芦荟叶枯病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1-19 00:00 信息来源:
  分布与危害
  芦荟叶枯病主要为害芦荟叶片。多从叶尖或叶缘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圆形干枯,病斑皱缩,中央灰褐色,边缘具水渍状暗褐色的环带,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症状多从叶尖或叶缘产生褐色小斑点,后扩展为半圆形干枯,病斑皱缩,中央灰褐色,边缘具水渍状暗褐色的环带,后期病斑上生小黑点排列呈同心轮纹状。
  病原
  Leptosphaeria sp.称一种小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假囊壳球形至近球形,生在叶面,有乳突状喙,大小168-216μm,壁厚。子囊棍棒形至圆筒形,两层壁,大小9l-108×10-12(μm)。子囊间有线形无色假侧丝,内生8个子囊孢子,单行交错排列。子囊孢子长圆筒形,浅褐色至暗褐色,具分隔5-7个,分隔处缢缩,大小17-24×4-6(μm)。
  发生规律
  广东等南方地区全年发病,经常可见到,比炭疽病轻,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曾有(Leptosphaeria nigrans(Desm.)Ces.&de Not.的报道,与我国的是否一致还需明确。该菌以菌丝体在土壤中越冬。菌丝体在土中可存活 ~3年,靠雨水或昆虫 传播。该菌怎样侵染叶组织,如何形成病斑,条件如何,目前尚未明确。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防止该病向无病区扩散。
  (2)选用库拉索、中国芦荟、木立芦荟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3)采用组织快繁技术,提供无病优质种苗。
  (4)芦荟忌湿怕冷,注意科学用水,合理施肥,注意磷钾配合使用,增强抗病力。
  (5)发病初期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1100倍式波尔多液、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 img src=""/>

芦荟叶枯病

6795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