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蚁舟蛾防治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9-01 00:00 信息来源:
  分布与危害:龙眼蚁舟蛾是一种食叶害虫,一般不会造成植株死亡。可它一旦大发生,对植株生长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在海南一年发生6-7代,多发生于高温、湿度较大的5-9月。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0-22毫米,翅展40-45毫米;触角红褐色,前翅灰褐色。卵长椭圆形,0.6毫米×0.9毫米。幼虫头暗褐色,胸足黑色,身体与腹足暗红褐色。臀足特化为枝状尾角,栖息时以腹足固定,首尾部翘起,形如舟状。
  发生规律:龙眼蚁舟蛾1年发生6-7代,无明显越冬。成虫产卵于树冠下部枝叶上,成不规则念珠状排列,初孵幼虫有群集性,老熟幼虫在枝条、树叉处吐丝结茧化蛹,茧黄褐色。5-6月或9-10月幼虫食害荔枝、龙眼、木麻黄等新梢嫩叶,严重时把叶片吃光。该虫虫口密度大时,易暴发成灾。龙眼蚁舟蛾在海南年生6-7代,无越冬垫伏现象,1月有幼虫活动,除1、6、7代历期60-70天外,余各代50-55(天),幼虫为害盛期5-9月。成虫趋光性不强,卵多产在树冠下部枝叶上,卵期5-10天,幼虫7龄,初孵幼虫群栖在树冠下枝条上,3龄后常在树冠下部为害枝条,幼虫老熟后固着在枝条、树叉等处结茧化蛹。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可结合果树的修剪或疏花、疏果、疏梢工作进行灭虫,以减少虫源。 &am ;nbp;
  (2)药剂防治:5-9月为幼虫盛发期,可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15%8817乳油2000倍液喷洒。
  
< img src=""/>

龙眼蚁舟蛾防治

679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