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6-09 11:22 【字体:
    
  福建柏栽培技术 
  福建柏柏科福建柏属,高达 25m , 胸径 1.5m ; 为我国南方和越南北方特有的珍贵速生用材树种,主干通直,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栽培管理容易。木材纹理细致美观,材质好,坚韧而有弹性,耐腐性强,加工性能好,可广泛用于高档家具、装饰面板、地板条、造纸、胶合板及建筑等方面。福建柏树形优美,叶色多变,可作为园林绿化及庭园观赏树种。福建柏耐瘠薄,生态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强,根部具多种菌根菌,有良好培肥改良土壤作用,可多代连栽。在较好立地条件下,生产速度与杉木相近,在较差地类生产快于杉木, 20 年轮伐期,平均胸径可达 16 cm 以上,每 667 m2 产材 15 m3 以上,较之目前正在研究开发的楠木、榉木、水青冈等优良装饰材树种生长快,轮伐期短,生态适应性广,宜于被林农接受推广栽培。鉴于该树种的优良特性,被国家科委及国家林业局列为当前南方各省林种结构调整的重要树种之一。 
  1 生物学特性和环境要求 
  福建柏是第三纪孑遗珍贵速生用材树种,目前间断分布我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重庆、四川、云南和越南北部局部地区,湖南炎陵、宜章莽山、江永、桂东、道县 800~1500m 中低山湿润地带均有分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福建柏属中性偏阳树种,喜温凉湿润气候,适生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 11.7-15 度, ≥10 ℃ 年积温 3700~4500 度, 1 月平均气温 3.7~5.0 ℃ , 7 月平均气温 22~24 ℃ , 极端高温 29.6 ℃ ,极端低温 -9.3 ℃ 。年无霜期 230~300d , 年日照 1300~ 1 800 h , 年降雨量 1600~2000 mm ,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以上,生境阴湿多雾,蒸发量小于降雨量。适于福建柏生长的小气候为旬均温 20~26 ℃ ,相对湿度 80%~89% ,土壤含水量 25%~30% ,旬降雨量不低于 40 mm 。福建柏有内生菌根,可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在土层深厚立地上生长速度快。分布区土壤主要有花岗岩、砂页岩和板岩发育的山地黄壤和黄棕壤,呈酸性, pH 值 5.0 ~6.5 ,土层较瘠薄,但肥力较高。 
  福建柏为浅根性树种,树冠发达,承雪量大,在山顶、风口、林缘的林木,易遭大风及冰冻危害,发生断梢或被冰雪压倒,不宜造林。 
  2 良种简介 
  目前,国内仅福建省建立了种子园,近几年湖南推广福建柏所需种子均由福建调入。 1995 年原国家科委接受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林学家吴中伦教授等专家的建议,将《福建柏珍贵建筑材树种良种选育及培育技术研究》列为国家 “ 九五 ” 科技攻关重大项目,由福建、湖南、江西三省林科院及中国林科院亚热带研究中心组成攻关组承担。该项目在国内外首次对福建柏开展了地理种源试验,参试材料含 6 个省共 23 个地理种源、 127 个家系优树。经苗期及幼林期选择,湖南省福建柏攻关协作组根据国家攻关指标材积遗传增益超过种源和家系平均值 15% 以上的选择标准,初步选择出适宜不同生态环境造林地的 10 个优良种源和 14 个优良家系,根据材积遗传增益大于优良种源或家系 60% 以上的标准,选择优良种源优树和家系中优树 239 株,并于 2004 年分别采种育苗, 2006 年春已营建子代测定林,为良种选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 
  3 造林选择 
  福建柏有内生菌根,可在贫瘠土壤中生长,在土层深厚立地上生长速度快。宜选在海拔 50~ 1200m 的凹形坡面,中下坡位,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沃、含腐殖质较多的微酸至中性土壤。采伐迹地、荒山、低产林改造、低郁闭度(郁闭度低于 0.5) 林分林冠下都可以营造福建柏。适宜营造混交林,林地以 Ⅰ 、Ⅱ 类地为宜。 
  福建拍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地貌 
  中山、低山、丘陵、平原 
  
  母岩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板岩、页岩、砂岩、砾岩、第四纪网纹层、铁层红壤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 
  
  海拔高度 (m)
  50~1200 
  
  坡度 
  平坡、缓坡、斜坡、陡坡、急坡 
  
  坡向 
  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及无坡向 
  
  坡位 
  中、下部 
  
  腐殖质层厚度 
  薄腐、中腐、厚腐 
  
  土壤厚度 
  中土、厚土 
  10 
  立地类型 
  11 ,12,13,21 ,22,23,31 ,32,33,61,62,81,82,83,91,92,93
  11 
  土壤质地 
  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pH 值 4.5 ~7.5 
  13 
  极端最低温度 ( ℃ )
  -15
  4 整地 
  林地清理应根据造林地植被的多少和坡度大小而定。属采伐迹地采伐剩余物多,坡度较小的可以采用劈草清杂炼山清理。清理杂灌和采伐剩余物时应均匀铺于林地,利于控制火烧强度进行炼山,中等火烧强度炼山有利于土壤释放养分,促进林木生长;采伐迹地采伐剩余物和杂灌不多、坡度较陡、林冠下套种的必须采用块状清理。穴垦整地,穴规格 50 cm × 50cm × 40cm 或采取环山水平带清理,带面宽 1.2cm 左右,垦复 20 cm 再挖穴,穴规格 40cm × 40cm × 40cm , 带面必须水平,内低外高呈反坡梯田状。所有植穴回表土时注意拾净杂草、杂根以及枯枝落叶,是经炼山整地的,对未烧净的枯枝落叶物也不能回入穴内,以免引起白蚁的繁殖。每穴可施土杂肥 10kg ,磷肥 0.5kg ,饼肥 0.5kg 。由于福建柏侧枝发达,造林密度不宜太稀,适当密植可提前郁闭,减少抚育次数,抑制侧枝生长,确保干形通直,密度以每 hm2 3000~3600 株为佳。 
  5 栽植 
  由于福建柏萌动较早,一般在冬未春初造林最佳,冬季造林在土壤封冻前进行;春季造林在苗木新芽萌动前进行。小苗宜春季雨季造林。栽植时应注意苗木的保护,做到苗木随起苗,随打泥浆,随栽植。当日不能栽完的,应假植在苗地或造林地蔽荫处,保护苗根。福建柏因根系发达,起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伤害根系,过长根系稍加修剪,打泥浆时放入少许灭蚁灵,预防白蚁为害。栽植时注意苗梢不 “ 反山 ” (即鳞叶的正面朝下坡,有白粉气孔线的背面向上坡),须根舒展,适当深栽,适当密植。覆土打紧时注意莲基不要碰伤破皮,以免 遭受白蚁为害。成活率一般可达 90% 以上。福建柏较为耐荫,它与杉木、柳杉、马尾松、樟树、擦树、火力楠、闽楠等树种混交造林,都表现出生长稳定、相互促进的良好效果。在环境因素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福建柏在混交林中生长情况优于纯林,福建柏人工林应以营造混交林为主。 
  6 修枝间伐 
  福建柏由于其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整枝不良,侧枝发达,尖削度大,出材率低,影响了木材材质、木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结合抚育,适当去除冠下的一部分活枝、全部的濒死枝和死枝,可促进主干通直生长,增加树干的圆满度,培育主干无节木材和提高木材品质。修枝强度以 50% 为适宜即修剪后枝下高占树高的 50% ,保留密度为每 hm2l 200 株,方法可用平切法,紧贴树干用小锯子从枝条下方向上将活枝、死枝切掉。 
  抚育间伐是调整林分结构,改善林内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措施。幼林郁闭后,郁闭度达 0.9 以上,枝下高达 1/2 以上,被压木占 20% 以上,或林冠下套种林木出现过分拥挤时,要及时进行抚育间伐,调整立木密度,一般在 12 年以后即可开始第 1 次间伐,间伐强度 20% ( 按株数计),按砍小留大、留优去劣,留稀去密,并适当照顾株行距的原则间伐被压木,弯曲木、被害木,间伐后郁闭度为 0.7 ~ 0.8 为宜。保留 2400~2880 株。第二次强度间伐,在 15 年之后,间伐保留 1200~1440 株 /hm2 。
  7 施肥 
  福建柏是耐荫、喜荫的树种,幼林前期生长慢,施肥促进幼林前期的生长,促进提早郁闭,创造荫湿的林内小环境,促进早成林成好林,对福建柏林分的生长、生产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施肥也是缩短福建柏人工林经营周期、维护林地肥力的科学手段之一。幼林期施肥与松土、除草同时进行,每 hm2 施 150 kg 氮肥和 300 kg 磷肥。南方地区林地土壤缺磷,应以施磷肥为主,幼林前期施肥量以 200 g/ 株为佳,并配合施 N ,对促进生长和干物质积累、提高叶绿素含量效果更佳;南方地区比较富 K ,因此不必施 K 肥。 
  对处于生长旺盛后期的林分,适量施肥可提高养分的利用率和存留量,使林分继续保持旺盛的生长趋势,有利于培养大径材人工林,较佳的施肥量组合为每 hm2 施尿素 150kg 、钙镁磷肥 300kg 、氯化钾 100 kg 。 
  8 中耕除草 
  福建柏缓苗期较长,幼林期需要侧方蔽荫的环境,因此造林后的上半年仅对混交林中的福建柏做穴状锄草抚育(其他树种全垦锄草抚育),下半年秋后才全面锄草抚育,锄草时应挖除茅草、杂灌、竹笋,进行扶苗,特别注意不要损伤基茎,因基茎破皮极易受白蚁为害, 且皮部愈合能力差,易生病腐。 掌握内浅外深,留意将所锄杂草离开幼树,不能压苗,最好能水平带放置,有利于挂淤贮水,防止水土流失。以后每年抚育 2 次,共抚育 3 年, 4 年后林分郁闭。 
  9 病虫害管理 
  9.1 病害 
  9.1.1 立枯病 
  (1) 发病特征 
  该病发生在幼苗期。发病特征主要有: 
  ① 烂芽:发芽前的种子和发芽后的嫩芽腐烂死亡。 
  ② 猝倒:幼苗出土 2 个月内根茎叶萎薦腐烂。 
  ③ 茎叶腐烂:幼苗的茎叶萎薦腐烂。 
  ④ 根腐根皮和细根组织腐烂。 
  (2) 防治方法 
  ① 土壤选择:选择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 pH 在 5~7.5 的土壤,忌用粘重土壤。 
  ② 土壤消毒:用 1% ~3% 硫酸亚铁液喷洒, 4.5kg /m2 , 7 d 后播种或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 50 mL 加水至 6~12 kg 浇土,完后用草袋覆盖, 10 d 后揭去草袋再过 2 d 播种。 
  ③ 种子消毒在催芽前用 1% 高锰酸钾浸泡种子 30 min 。 
  ④ 药剂治疗:用 1:1200 波尔多液(每 2. 5 kg 加赛力散 10 g )进行喷洒, 10~15d 1 次,共 3 次 ; 或者用 50% 托布律 400~800 倍液,退菌特 500 倍液,或 25% 多菌灵 800 倍液喷洒。 
  9.2 虫害 
  9.2.1 金龟子 
  (1) 发生特征 
  主要以幼虫危害幼苗。幼虫随着身体的长大逐步咬食根系。春季为幼苗活动旺盛期, 3 ~ 5 月份,当 10 cm 深土温达 15 ℃ 以上时,种子萌发,幼虫生长,危害严重。幼苗高 10 cm 以下时根系幼嫩,幼虫于土内 2~5cm 深处啃食幼根,并将主根咬断;幼苗高 10~30cm 时,幼虫则以啃食幼根皮为主,在土内 2~10cm 深处将主根啃食 2/3 至一周,呈不规则缺刻状,使地上部分叶片萎蔫,顶梢下垂,最后导致幼苗死亡。 
  (2) 防治方法 
  ① 在选择育苗地时,应充分调査了解虫情,如幼虫量过大,每 hm2 用 50% 辛硫磷颗粒 剂 30 ~45kg 处理上壤,井可兼治其他地下害虫。 
  ② 适时翻耕土地,采用人工捕杀和放养家禽啄食,可减轻危害。成虫盛发期,利用灯光诱捕。 
  ③ 苗圃地必须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作肥料,以免孳生脐螬。 
  ④ 幼苗生长期发现幼虫危害,可在被害苗周围 2~10 cm 土层内捕杀。并用 50% 辛硫磷乳油或 25% 乙酞甲胺磷 1000 倍液灌注根际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9.2.2 黑翅土白蚁 
  (1) 发生特征 
  取食苗木和大树的根茎、树皮,被害严重时,引起苗木和大树枯死,并可从伤口侵入成年树木木质部为害。 
  (2) 防治方法 
  ① 整地时清除伐根等白蚁喜食材料,施用堆肥必须充分腐熟。 
  ② 可根据泥被、泥线、羽化孔突等地在上的特点判断蚁巢的位置,进行挖巢杀灭。 
  10 采伐 
  福建柏木材的可溶物含量高,随着树龄增加,其木材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增加, 20 年即可达到工艺成熟,可采伐。 
  11 技术咨询专家 
  林峰,男,博士,湖南省林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先后参与完成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2 项、国家林业局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和林业行业标准制订项目各 1 项、省林业厅项目 1 项鉴定科研 成果 4 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 项, 10 个红花繼木新品种被国家林业局审定为国家级优良新品种,获全国第六届花卉博览会科技成果一等奖、观赏苗木二等奖和省首届花博会科技成果一等奖。目前主持国家科技支撑子专题《优质珍贵用材树种福建柏新品种选育》等项目 4 项。先后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 
  工作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 
  地址: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 658 号 
  邮编: 410004
  联系电话: 13687356381
  E - mail : lfqzt@ 163. com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 img src=""/>

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6701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