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柳(S.jingsuensis cv.)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2-01 11:22 【字体:
    
  苏柳栽培技术 
  苏柳是优良杂交柳树新无性系的总称,在我省引种的品种有 J172 、 J194 、 J795 、 J799 等多个无性系, 10 多年的引种栽培表现出适应性强、容易栽植、耐水湿等优良特性,即使在高地下水位和季节性淹水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因此,苏柳是极具发展前景的江、湖滩地短周期纸浆原料树种。 
  1 主要优良品种简介 
  1.1 苏柳 172 (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172 ’) 
  简称 J172 , 是垂白柳 × 旱柳 [(S. babylonica × S.alba ) × S.matsudanaf. lobatoglandulosa ] 的种间杂种,雌性。落叶乔木,主干通直,顶端优势明显,叶阔披针形,幼叶表面有毛;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抗柳瘿蚊。对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的土壤上,表现出极强的速生性。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1.2 苏柳 194 (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194 ’) 
  简称 J194 , 是(旱柳 × 钻天柳 (Choseniaarbutifolia.) )× 旱柳的属间远缘杂种再与旱柳回交的人工杂种,雄性。叶披针形,先端长尖;叶面光滑,叶背有短疏毛。叶柄微红。小枝绿色,直立;分枝角较小,树冠较窄,长椭圆形;树干较直。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1.3 苏柳 799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799 ’) 
  简称 J799 ,是旱柳 × 白柳 (S.babylonika × S.alba ) 的人工杂种无性系,雌株,树干微弯。披针形叶,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叶面绿色,背面被白粉,幼叶及嫩梢被白色柔毛,后脱落。冬季,苗木小枝冬季呈褐黄色。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1.4 苏柳 795 (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795 ’) 
  简称 J7 95 ,是旱柳 × 白柳 (S.babylonika × S.alba ) 是人工杂种无性系,雄株。突出的优点是树干通直圆满,分枝斜上,树冠小,长卵形。披针形叶,叶面绿色,背面被白粉,幼叶被白色柔毛,后脱落。冬季,苗木小枝橙红色。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1 . 5 苏柳 903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903 ’) 
  简称 J903 , 是从(旱柳 × 钻天柳) × 旱柳 [(S. matsudana × S. choseniaarbutifolia ) × S.matsudana ] 的人工杂种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雄株。分枝较粗,树冠开阔,卵圆形。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1 . 6 苏柳 485 (Salix × jiangsuensis cv. ‘ J485 ’) 
  简称 J485 ,是(旱柳 × 钻天柳) × 旱柳 [(S. matsudana × S. choseniaarbutifolia ) × S.matsudana ] 的人工杂种无性系的自由授粉后代中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树干通直,树冠下部小枝略下垂。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水肥、耐盐碱,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抗寒性较强。适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平原的江滩、湖滩地造林。 
  2 选地 
  一般选择沙质土壤或壤土作为造林地较为适宜。但在沙土和粘重的土地上,具有湿润的水分条件,也能生长。柳树能耐水淹,即使短期水淹漫顶也不会死亡。因此,在杨树造林不能存活的严重淹水滩地和高地下水位地带(地下水位 <0.5m) ,可选用柳树优良无性系营造柳树工业用材林。 
  3 整地 
  3.1 整地方式 
  整地质量直接影响到造林成活率和后期林木的生长。在湖滩地进行造林,林地土壤比较粘重。因此在造林前必须全面整地,主要包括两个环节:即犁地和靶地。犁地时间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一般在秋末冬初,犁地深度 25cm 左右;靶地约在犁地后的 3 周内进行,深度 20cm 。 
  3.2 造林密度 
  人工林的栽植密度除依林种和利用目的而不同外,还受立地条件的制约。 
  营建短轮伐期的中小径级纤维用材可以适当密植, 5 年左右轮伐的,造林株行距为 2m × 2m 或 2m × 3m ;营建中径级矿用材, 7~8 年轮伐的人工林,造林株行距为 3m × 4m 或 4m × 5m 等; “ 四旁 ” 或园林绿化,单行栽植株距 4~5m ,多行种植的造林密度不小于 4m × 5m , 以延长其轮伐期,避免频繁造林。 
  在滩地造林,因江面宽阔,汛期淹水,大风浪易冲毁幼林,一般株行距设置为 3m × 2m 或 2m × 2m 。在土壤肥力低、长期淹水的低滩,稀植的林木易受风浪冲击而倒伏,在该立地应以株行距 3m × 1m 或 1.5m × lm 的高密度造林,以生产小径材为主;在土壤肥沃、地势较高的湖区滩地,可按 3m × 4m 或 5m × 4m 密度造林,以培育出较大径级的用材林。 
  3.3 基肥 
  造林地应结合整地及土壤肥力状况施足有机肥。一般每亩施用土杂肥或农家肥 1500kg 左右。 
  4 栽植 
  4.1 栽植季节 
  造林时间宜在 2 月中下旬,最迟不得迟于 3 月中旬。 
  4.2 栽植方法 
  由于柳树垂直根系不如水平根系发达,深栽不仅能有效地扩大根系的分布范围,而且造林后,较深层的土壤地下水分供应较浅表层丰富,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地下水位在 lm 以上的可深栽 1m ,水 位不足 1m 的,可深栽 80cm , 栽植深度最少应不少于 50cm 。 
  在苗木栽植之前,要先将苗木或插干置流水或清水中浸泡 5~7d ,让柳苗或柳干吸足水分,以提高造林成活率。 
  造林方式:宜用植苗式或插干式造林, ①在不淹水地或 “ 四旁 ” 造林可采用 “ 大穴深栽 ” 即用大规格苗(苗高 3m 以上,地径 2.5cm 以上)大栽植穴(方形穴径 60~80cm ) 、深栽(大于 50cm ), 以提高苗木抗旱能力和成活率; ②在季节性淹水滩地造林可采用 1 年生苗插干深 50cm 造林; ③在低滩地应用 2 年生大苗造林,且在栽植前要将苗木侧枝全部修剪掉,以减轻风浪冲击对苗木引起的倒伏。 
  5 整形修剪 
  5.1 修枝 
  为促使主干圆满,提高出材率,应从造林的翌年始对柳树进行修剪,修枝最好要逐年或隔年进行。否则修枝间隔时间过长,修剪切口大,难以愈合,且对次年的干径和材积生长均有很大影响。 
  修枝的具体时间以选在冬季落叶后进行较好。在 2~5 年内要修去树干高度 1/ 3 ~1/2 的侧枝,保持冠干比 2 : 3~1 : 2 ;在 6~10 年内修去树干高度 1/2 的侧枝和徒长枝,保持冠干比 1:2 。柳树因顶芽缺失,春季抽稍后,要注意修除主梢上部的竞争枝,以培养通直的主干。 
  5.2 间伐 
  通过林木间伐,可促进保留木的生长,同时,可获取间伐木的收益。间伐强度和次数视造林密度和培育目标而定,通常采用隔行间伐,每次的间伐强度为 30%~50 % 。如按株行距 3m × 4m 造林的林分,间伐是在 8 年生时进行的,伐后株行距 6m × 4m ,在伐后第 2 年,林木的胸径生长明显增加,在 9~10 年生时,材积生长率达 22.4% ,每 667m2 蓄积量净增 1.55m3 。高密度栽植林分,即使间伐,其对促进林木生长的作用也不一定明显。因此,对密植的柳树林分在造林后至主伐这段时间内,一般不宜间伐。 
  6 抚育管理 
  主要进行除草、施肥和间作。 
  6.1 除草、施肥 
  一般在造林后的 2 年,应清除树干周围的杂草、灌木,而滩地易长杂草,在林分第 1 年控制杂草生长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最常用及最有效的杂草控制方法是中耕和施用除草剂结合。除草剂种类很多,如草甘膦,喷施时间以嫩草长至 5~10cm 时为佳,喷施量为 2. 2~ 3. 3 kg/hm2 。喷施除草剂时,切不可喷施到树干,以免伤害树体。 
  在肥力较低的滩地,新造苏柳林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效果比较好。施肥应在 4 月下旬至 6 月中旬进行,造林后第 1 年施肥 1 次,每株施尿素 150g , 造林后第 2~4 年施肥 1~2 次,每株施尿素 150 ~ 300g , 方法为在根旁挖环状沟埋施。 
  6.2 抗旱排涝 
  干旱季节有条件的林地应进行灌水抗旱。 3~ 6 月往往降雨量大,林地容易发生内涝,且这个季节正处林木生长旺季,应注意排除林地溃水。 
  6.3 间作 
  有条件的林地在林分郁闭前实行林粮间作,间种作物以油菜、小麦、豆科植物等矮干作物为好,以耕代抚,可以抑制杂草生长;同时,通过对作物除草、施肥,也可疏松土壤、增加土地肥力。按株行距 2 m × 3m 或 4 m × 3m 栽植的柳树造林地,一般可间种 2~3 年。江湖滩地,特别是芦草低滩地,无法实行林粮间作的,如果林下不是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的杂草,可于春末夏初和秋季撒施 400 kg/hm2 左右的标准化肥后,用旋耕耙旋耕、灌水,既能除草,又等于施了一次绿肥和速效肥,对于林木生长相当有利。 
  7 病虫害防治 
  苏柳病虫害较多,常见的虫害有舞毒蛾、柳杉毛虫、金龟子等;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烂皮病、根锈病等。 
  7.1 虫害 
  舞毒蛾: ①此虫灾在郁闭度大、组成复杂的林分中很少发生,成片造林时可营造混交林 控制此种虫害的大发生; ②可招引益鸟。鸟是舞毒蛾的天地,防治效果好,成本低; ③用 25% 敌敌畏乳剂或 5% 可湿性敌敌畏的 50 倍液消灭幼虫。在树干绑草,幼虫白天下树藏在草束中,便于消灭。秋末冬初可以刮除树上卵块。也可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灭虫,也可在幼虫发生期利用昼伏夜出上、下树习性,于树干胸高处涂 1:20 的阿维菌素机油药环,环宽略小于直径杀灭幼虫。 
  柳杉毛虫: ①在 10 月间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成虫; ②利用炎热天幼虫需要下树避荫喝水的习性,在树干涂刷毒环(较浓的药液加些胶性物质),截杀幼虫; ③喷洒 90% 敌百虫 1000 倍, 5% 马拉松乳剂 600 倍, 25% 的敌敌畏乳剂均可防治; ④此虫结茧位置低,便于人工采茧消灭,但要注意防毒,也可搜捕炎热天下树避荫的幼虫。 
  金龟子:金龟子通常发生在造林后的第 1 年,树体刚刚开始发芽至嫩叶展开( 3d 月)。防治方法是在树木开始发芽时用 40% 氧化乐果喷施 1 次,待嫩叶完全展开时再喷施 1 次,另外,发现害虫立即进行防治。 
  7.2 病害 
  白粉病:秋分前后发病高峰期,用 15% 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或 203 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柳树烂皮病: ①不要强度进行修剪; ② 3 月中旬至 4 月上旬涂白; ③可用刀将树皮割条缝,涂 1% 退菌特、 5% 的甲基托布津、 95% 的苛性钠 200 倍液。 
  柳树根锈病:该病是一种严重危害柳树正常生长的根部病害,严重时全株干枯死亡。在防治上选择一些抑菌效果较好的硫酸铜、三唑酮、百菌清、二硫化碳、十三吗啉等药剂稀释后用于柳树根锈病的防治,防治效果较好。处理次数和时间以每年早春及夏末病菌开始活动时分 2 次进行为佳。在进行药剂防治的同时,可同时用 2% 福尔马林液土壤消毒、更换客土等措施配合防治。还有一种简单的办法是把患有根腐病变的部位附近的土壤取走,除掉烂根后用草木灰盖上,然后覆盖新土。 
  8 采伐与加工 
  采伐时间:合理的主伐年龄是保证人工林高产、高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最佳主伐年龄的确定应首先在考虑立地潜能及可能的优势营林措施基础上确定培育目标,最后依据以工艺成熟为基限,重点考虑经济成熟,适当兼顾数量成熟的原则,确定最佳主伐年龄。根据研究,苏柳人工林的数量成熟龄为 6~10 年。根据对苏柳 J- 172 和苏柳 J- 194 生长规律研究表明: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最快时期是 1~5 年,材积平均生长量在 6 年时最高。 
  采伐方法:采伐时深挖树兜 50~60cm , 将所有树根截断采伐,可增加林木材积,又有利于林地再利用。 
  加工: A 建筑材:柳树木材作为建筑材料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如可作梁木构架、檩条、椽子、天花板等。 B 纤维材:苏柳具有速生、成林容易、成活率高、木材解剖特征和化 学含量成分适合制纸浆等特点,是阔叶材中理想的树种之一。另外,苏柳的梢头、枝丫及工厂的下脚碎料均可作为生产刨花板、纤维板的原料。 C 其他:胶合板材、包装材、定向结构板。 
  9 技术咨询专家 
  汤玉喜,博士,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林学会杨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第二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林木育种与栽培、林业生态工程。参与或主持国家、部省等相关研究项目 20 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其它奖项 6 项;发表研究论文 30 余篇,参编专著 2 本。先后荣获 “ 第二届湖南林业青年科技奖 ” 、 “ 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 ” 、 “ 全国绿化奖章 ” ,入选湖南省新世纪 121 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联系电话 : 0731 -85578715 , E-mail: tangyx999@yahoo.com.cn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
< img src=""/>

苏柳(S.jingsuensis cv.)

67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