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稠(Cyclobalanopsisgilva ( Blume) Oerst.)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1-31 11:22
【字体: 大 中 小】
红稠栽培技术
红稠属壳斗科,青冈属中珍贵树种之一,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于国内外。湖南主产湘西南,其他地区偶见。分布于华东及贵州、台湾。日本也有产。材质坚硬致密,气干比重 0.7 以上。木材红褐色,纹理优美、光泽,特有的香味,抗虫蛀蚀,且有遇火难燃,耐湿不腐等特点,为江南四大名木之一。红稠以高大挺拔的树型,荫浓的叶形,既是优良的绿化造林树种,也可以培育成很好的庭院观赏和园林树种。由于长期以来阔叶林资源遭受过度砍伐,红 稠 资源越来越少。然而天然红稠的生长期较长,人工林又受到自身生物学特性的制约,成活率较低。为更好保护与发展这一珍贵树种资源,收集基因资源,探索人工林的发展途径与栽 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 形态特征
红稠 ( Cyclobala no psisgilva ( Blume) Oerst. ) , 又名赤皮青 冈 ,常绿乔木,干通直,高达 30m , 胸径 lm ; 树皮暗 褐 色。 小枝密被灰黄色或黄褐色星状绒毛。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长 6~12cm ,宽 2~3.5cm ,先端渐尖,基部窄楔形,中部以上具短芒状锯齿,侧脉 11~18 对,上面不明显,下面被灰黄色星状短绒毛;叶柄长 1~ 1.5cm , 有微柔毛;托叶窄披针形,长约 5mm ,被黄褐色级毛。雌花序长约 lcm , 通常有花 2 朵,花序及苞片密被黄色级毛,花柱基部合生。壳斗碗形,包果约 1/4 ,高 6~8mm ,被灰黄色薄毛;具 6 ~7 环带,全缘;果卵状椭圆形,或圆锥形径 1~ 1.5cm , 高 1.5 ~2 cm , 顶部被微柔毛。花期 5 月;果期 10 月。
2 生长环境需求
它属于深根性树种,根部有较强的萌生力,能耐间歇性的短期水浸。寿命长,病虫害少,能生长成大径材。红稠适生于海拔 700m 以下,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的地方,特别是在山谷、山洼、阴坡下部及河边台地,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的壤质土壤上,生长尤佳。造林地宜选择在花岗岩、板页岩、石灰岩、砂砾岩、红色粘土及河湖冲击物发育的红壤、山地黄壤及潮土,以沙质土,沙壤土,轻壤土为佳, pH 值 5~6 。避免在贫瘠的山顶、山瘠造林。
3 整地
整地能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保肥蓄水能力,有利于幼林根系伸展和对水肥的吸收,是保障林木丰产的基本技术措施之一。整地时间宜在造林前三个月即十、十一月份进行。整地前要清除所有的灌木杂草,并将灌藤杂物清理出林地,严禁炼山。整地方法要根据造林地成土母岩(母质)、土壤种类、坡度大小、植被状况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整地方式宜采用穴垦,整地挖穴规格为 60cm × 60cm × 40cm , 植树穴沿等高线呈 “ 品 ” 字形排列。在整地时,要做到心土、表土分开堆放,回穴时,先放基肥,表土覆盖基肥上,同时还应把穴周围的肥土收入穴内,以集中养分,促进林木生长。
4 栽植
4. 1 造林方法
2 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越冬芽开始萌发,因此,造林季节要适当提前,从大寒至立春最为适宜,即年前 12 月 ~ 1 月或翌年 2 月造林,如果土壤湿润可提前到初冬进行造林,于大雪节气营造的幼苗在立春即萌发出新根。
(1) 实生苗造林一年生幼苗主根特别发达,侧根稀少,必须严格掌握栽植技术。造林前苗木进行修剪枝叶,剪去三分之二的枝叶和过长的主根,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随起苗随栽植,根部打泥浆,栽时根系舒展,层层放土压实,埋土可至根际 8~10cm 处。
(2) 直播造林宜在土壤疏松的山地进行,每穴种子 5 粒,成梅花形排列,覆土 3~5cm 。冬播的覆土应厚些。
(3) 截干造林对于粗壮的苗木可采用截干造林,切干部位离苗基 10 cm 为宜,截干造林苗木萌条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注意幼弱苗木不可采取截干造林方式。由于其幼树耐荫且随后生长易分叉,可营造混交林,促进主干生长。
4.2 造林密度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顶芽优势不明显,密度太小,侧枝与主干所接受的日照强度相差无几,致使侧枝与主干竞相生长。适当提高造林密度可以抑制侧枝生长扩展,促进幼林高生长,同时也可降低幼树灼伤死亡率。建议纯林造林密度以造林 4500 株 /hm2 左右为宜。
5 抚育管理
在中立地上需连续抚育 5 次,即造林当年和第二年分别于 5 月、 9 月各抚育一次,第 3 年 5 月或 9 月抚育一次;在高立地上需连续抚育 6 次,即造林当年和第二年、第三年分别于 5 月、 9 月各抚育一次。抚育方式为铲草浅耕抚育。
6 施肥
施肥是加快红稠生长的重要措施之一。红稠木所需要的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幼林多施氮肥适宜,以加速幼林新梢生长,提早进入郁闭,减少杂草争肥争光的矛盾,促进速生丰产,施肥季节宜以春季为好,使根系能及时吸收养分,促使林分生长。
7 病虫害防治
7.1 主要病害
红稠人工林中主要病害是青冈霉病,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形成散圆形黑色斑点,若不及时防治,病斑逐渐扩大增多并连接一起形成一层黑色煤层,影响光合作用,妨碍树木生长。防治方法除了加强抚育管理,搞好林内卫生外,冬季喷 3 度,初春喷 1 度石硫合剂,可杀死越冬菌丝。
7.2 主要虫害
红稠木主要虫害有吉丁虫,属于蛀干性害虫,危害幼树干基,幼虫蛀入基干韧皮部,吃食部分韧皮而后钻入木质部危害干材,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枯死。一般采用常规方法中的熏杀法进行防治。或虫眼插毒签毒杀。
8 间伐与采伐
间伐的原则是 “ 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照顾均匀 ” ,即下层间伐法。在间伐前,应对林木进行每木调査(主要测量胸径和树高),确定优势木、平均木和劣势木的等级。间伐时,首先砍去病虫害严重、多梢、断梢、严重弯曲木,其次砍去生长量远低于平均木的树木,按要求间伐的强度、时间进行间伐,不能任意加大间伐强度。
间伐开始期,因造林密度、立地条件、幼林抚育状况不同而异。当林分郁闭度达到 0.9 时,天然整枝,约占树冠长度三分之一左右,一般 8~9 年即会出现此情况后可开始间伐。 9~10 年后可开始弱度抚育间伐。伐除约 10%~20% ,生长势弱的,干型不好的植株,并结 合进行修枝,以改善林分的通风和光照条件。带状和块状整地的原在带间和块间保留侧方庇护的非目的树种,可以逐年分期伐除。 15~20 年后,胸径进入高峰,林分自然分化主次树冠已明显形成,为保证林相整齐,当林分郁闭度又恢复到 0.9 时,可进行第二次间伐,在第一层林中保留树冠密集、尖顶、树干通直,生长旺盛的优质木。间伐强度 30%~50% 。以后根据生长发育情况,还可进行三次间伐。
9 技术咨询专家
贺果山,男,汉族, 1956 年生,中共党员,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79 年 7 月毕业于中南林学院林学专业,研究领域:林木良种选育、丰产栽培和森林持续经营技术。主持和参加了 “ 六五 ” 、 “ 七五 ” 、 “ 八五 ” 、 “ 九五 ” 国家和省科技攻关项目《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国家科技攻关课题《湖南省杉木建筑材优化栽培模式研究》、国家攻关子课题《湖南省杉木造林区种源选择研究》、《高世代杉木种子园建立技术研究》、《杉木地理变异和种源区划分的研究》、《杉木造林优良种源选择及推广》、《秃杉自然分布区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林业部科技进步 一等奖 1 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 23 篇。 联系电话: 13873176570 。 E-mail : he1798@yahoo.com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