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3-17 11:22
【字体: 大 中 小】
复羽叶栾树栽培技术
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 是无患子科 ( Sapindaceae ) 栾 树属 (Koelreuteria) 的珍贵树种,又名花楸树、泡花树、摇钱树、响炮树、野胡椒树等。 落叶乔木,高达 20 m , 树冠近圆球形;树皮褐色,细纵裂,小枝稍有棱,无顶芽,皮孔明显; 2 回奇数羽状复叶,对生,厚纸质,总叶轴圆筒形,密生绢状灰色短柔毛;小叶 9~15 ,卵状长椭圆形,长 5~10 cm ,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下面主脉上有灰色绒毛。花小,金 黄色,杂性,雌性同株,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约 20 cm 。蒴果具膜质的果皮,膨大如膀胱状,成熟时 3 瓣裂;果三角状卵形,长 4~5cm ,顶端尖,成熟时红褐色或桔红色。花期 4 ~7 月;果期 9 ~ 10 月。
复羽叶栾树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湖南主产湘西。海拔 200 ~ 1000 m 山地疏林中。喜光,略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喜生于石灰质的土壤,在微酸性及微碱性土壤都能生长,也能耐盐溃及短期水涝;但以深厚、肥沃、湿润的土壤上生长良好。深根性,主根发达,抗风力强,萌蘖能力强,不耐干旱瘠薄修剪;生长速度中等,幼树生长较慢,以后渐快。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有较强的抗性。
主要经济价值有: ① 园林绿化:栾树树冠圆球形,树形端正,枝叶茂密而秀丽,春季嫩叶紫红色,夏季黄花满树,秋天叶色金黄色、果实紫红色似灯笼,十分美丽,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和观赏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林,也可用作防护林及荒山绿化的树种。 ② 由于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有较强的抗性,适于厂矿绿化美化。 ③ 其它用途广泛。抗污染 树种。木材较脆,易加工,可作板料、器具等用。叶含大量的单宁,可提取的栲胶。花金黄色。可作黄色染料。种子含油率达 35 % ,可榨油,供制肥皂及润滑油等。根,根皮或花可药用,能疏风清热,止咳,杀虫。
1 选地
选择海拔 1500 m 以下的低山、丘岗和平原,由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和红色粘土类 等发育的红壤、黄壤,坡度为缓坡、平坡,坡向以南、西、东南、西南及无坡之地为最好,坡位以山坡的中下部、山谷、山洼的土层深厚肥沃地带,腐殖质层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 壤厚度以中至厚为最好,土壤质地以沙土、沙壤土和轻壤土最合造,立地条件以肥沃型和中等肥沃型合适,土壤酸碱度应在 5 ~ 8 之间。
2 整地
2.1 造林地清理
复羽叶栾树只适应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造林,在造林迹地清理过程中先将地中的树枝、树叶和杂草进行清理和集中,然后选择无风的天气、放到迹地的中央、并在有人看护的前提下进行集中烧毁。在清理过程中,必须保留生长好的乔木树种的幼苗和幼树。
复羽叶栾树主要适生立地因子表
编号
立地因子
适生条件
1
地貌
低山、丘陵、平原
2
母岩母质
花岗岩、片麻岩、板岩、页岩、砂岩、烁岩、石英砂岩、第四纪网纹层、石灰岩
3
土壤类型
红壤、山地黄壤
4
海拔高度 (m)
1 200 以下
5
坡度
斜坡、缓坡、平坡
6
坡向
南、西、东南、西南及无坡向
7
坡位
中、下部、谷地、平地
8
腐殖质层厚度
中、厚
9
土壤厚度
中、厚
10
立地类型
11 、 12 、 21 、 22 、 31 、 32 、 41 、 42 、 61 、 62
11
土壤质地
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
12
土壤酸碱度
5 ~8
13
极端最低温度 ( ℃ )
-13
2.2 整地时间
冬季或造林前,以冬季最好。
2.3 整地方式
2.3.1 穴垦整地
低山、丘陵、平原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适宜于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造林地。穴规格为 50 cm × 50 cm × 50 cm 或 60 cm × 60 cm × 50 cm 。穴星整地可节省用工,便于保留造林地小树和花木,为以后形成混交林,增为新林分的环保效益。
2.4 造林密度
对于全垦整地的造林密度宜 4 m × 4m 、 4m × 5m 、 5m × 5m 。具体密度按经营目的、立地条件和苗木数量等方面决定。
2.5 基肥
每穴施磷肥 0.5 kg, 施复合肥 0. 25 kg 。
3 栽植
3.1 栽植季节
冬季和过年后的 2 月份,一定在复羽叶栾树的芽未萌动之前栽植。
3.2 苗木起苗、分级、修枝打叶、浆根和保护
3.2.1 苗木起苗
用 1 年生苗造林,在起苗时如土壤干燥,要先一天浇水润根,用机具松土起苗,不宜用手强拔。
3.2.2 苗木分级
苗木取出后要根据苗的平均高度将所有苗木分为 2 ~3 级,以便分级造林。
3.2.3 苗木修剪
苗木分级后,要尽快将所有的苗木进行修剪,修剪主要是剪除裸根苗上的过长的主根、多头、双株。
3.2.4 苗木的浆根
苗木修剪后,要马上进行浆根处理。浆根最好用黄心土和钙镁磷肥,按 10:1 配合,再加适量的腐熟人尿和水调成的泥浆,这样有促进苗根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作用。
3.2.5 苗木的保护
苗木修枝打叶和浆根后,要马上 50 株一捆将苗木捆扎好,然后用地膜将每捆的根系捆扎好,并将捆扎好根系的苗木放到阴凉处,等待苗木运输,这样可以防止浆根的苗木根系的 水分损失,从而影响造林成活率。
苗木装车后,要用塑料薄膜或类似能防止水分损失的物品将苗木覆盖,苗木运到后,要小心将苗木下车,并存放在阴凉处。
总之苗木要及时起苗、及时分级、及时修剪打叶、及时浆根、及时包装、及时运输,尽可能减少苗木在空间暴露,遭受风吹日晒的时间。
3. 3 栽植方法
裸根苗采用 “ 三覆二踩一提苗 ” 的通用造林方法;如果是容器苗,在容器袋撕开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中的基质不散,在栽植时免去 “ 一提苗 ” 的过程, “ 二踩 ” 一定注意不要将已撕开的容器中的基质踩散,只是在容器基质的周围轻踩,使容器基质与穴中的土壤充分密接。
4 修枝
在头 3 年及时剪除树根处的萌发枝、树干上的霸王枝,确保主茎的生长。
幼苗基部喜生萌生枝,另外由于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个顶梢,影响主干生长,以培育用材为目的的,在造林头几年要进行抹芽和及时剪除主梢侧边的次顶梢,以确保主顶梢的生长,加快主干高生长。抹芽是离地面树高三分之二以下的嫩芽抹掉,减少养分消耗。修枝主要是将树冠下部受光较少的枝条除掉。修枝要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三分之二。过多修枝会丧失一部分制造营养物质的树叶,而影响树木生长。修枝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5 施肥
在头 3 年,于每年复羽叶栾树的芽子萌发前在树冠周围开沟每株施复合肥 0.25kg 。
6 松土除草
幼林抚育宜在生长高峰和旱季将到之前进行。造林的第一年抚育次数宜多,一般以不少于二次较好。以后每年抚育次数应根据幼林生长发育情况决定。一般每年都要进行 1~2 次,及至幼林开始郁闭,林地杂草少了,可以每隔 1~2 年除杂松土一次。如能在林内间种农作物,以耕代抚是促进林木生长较有效的办法。
7 病虫害防治
至今未发现危害复羽叶栾树的主要病虫害。
7. 1 栾树流胶病
7.1.1 症状
此病主要发生于树干和主枝,枝条上也可发生。发病初期,病部稍肿胀,呈暗褐色,表面湿润,后病部凹陷裂开,溢出淡黄色半透明的柔软胶块,最后变成琥珀状硬质胶块,表面光滑发亮。树木生长衰弱,发生严重时可引起部分枝条干枯。
7.1.2 防治方法
(1) 刮疤涂药用刀片刮除枝干上的胶状物,然后有 10 倍梳理剂(一种用多种中药复配的药剂)涂抹伤口。
(2) 加强管理冬季注意防寒、防冻,可涂白或涂梳理剂。夏季注意防日灼,及时防治枝干病虫害,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3) 药物防治早春萌动前喷石硫合剂,每 10 d 喷 1 次,连喷两次,以杀死越冬病菌。 发病期喷百菌清或多菌灵 800 ~ 1 000 倍液。
7.2 栾树蚜虫
7.2.1 症状
为害栾树的嫩梢、嫩芽、嫩叶,发生严重时树梢、叶上布满虫体,嫩叶皱缩成团,嫩梢弯曲不长,并有大量分泌物。
7.2.2 防治方法
(1) 于若蚜初孵期开始喷洒蚜虱净 2000 倍液等吡虫啉药剂 o
(2) 于初发期及时剪掉树干上虫害严重的萌生枝,消灭初发生尚未扩散的蚜虫。
(3) 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等天敌。
7.3 六星黑点豹蠢蛾
7.3.1 症状
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 4 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为害, 5 月中旬陆续化蛹, 6 月上旬成虫羽化交尾产卵, 6 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可由叶柄基部、叶片主脉后部或直接蛀入枝条内,被蛀枝条先端枯萎。幼虫可转移为害,也可在虫道内掉头, 10 月份幼虫蛀入二年生枝条越冬。该虫钻蛀为害时排出大量颗粒状木屑。受害植株八九月份出现大量枯枝,严重破坏景观。
7.3.2 防治方法
(1) 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剪除带虫枝、枯枝。
(2) 在幼虫孵化蛀人期喷洒触杀药剂,如见虫杀 1000 倍液,或用吡虫啉 2000 倍液等内吸药剂防治。
8 采伐
为培育大径材,复羽叶栾树的主伐时期应为 20~25 年。视具体林分,宜采用皆伐或择伐的方法。
9 技术咨询专家
彭春良:研究员,硕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森林植物园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入选湖南省 121 人才工程,国家林业局与湖南省确定的植 物学科带头人。中国林木引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树木学会理事,省林学会常务理事,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南植物志》编委。主要从事植物分类,植物引种驯化和林学 研究。曾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12 项,其中二等奖 4 项。发表学术论文(著) 50 余篇 ( 部),发表植物新种 10 个。办公电话: 13507479263 。
信息来源: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