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银山映酉水——保靖县退耕还林20年纪实
从白云山到吕洞山,一条酉水河唱尽人间乡愁,从四方城到魏家寨,两座古城遗址述说着遥远的故事。当时光漫溢到2020年盛夏,穿越在湘西中部保靖县的迁清路上,酉水河上倒影着青山的靓影;乘坐车辆行驶在209国道、318省道,满眼的青山让人赏心悦目。
看此景象,谁又能想到20年前,朱镕基总理曾留下“浩浩汤汤何日现 葱茏不见梦难圆”诘问和感叹?不见青山,不见绿水,乡梦难圆。从2001年起,“退耕还林”成为保靖生态建设的泼墨山水挂图,一批批林业人挥汗如雨绘至现在。
根据森林资源调查,2019年度,保靖县森林覆盖率为70.24%,全县林木绿化率为71.95%,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约92.63亿元,森林植被总碳汇储量95.14万吨。
一个个数据背后,是湖南林业70年来保靖县退耕还林的鸿篇巨制,是如橼巨手在酉水河畔烙印的生态文明图腾。保靖退耕还林,20年来累计造林63.45万亩。弹指一挥间,保靖生态建设换了人间。
挥舞锄头去造林 万水千山只等闲
时光回到2001年冬天。“我们召开了全县退耕还林誓师大会,各个乡镇向县委、县政府签订了军令状。”回忆起20年前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的一幕,已经退休的保靖县林业局局长彭利顺介绍道。花白的头发,深锁的眉宇,终于在他的回忆中鲜活、生动了起来。
“那时,大家都不是很明白退耕还林,所以造林工作还是很难推动。”彭利顺这样说道。
再难的路,总是要走;再深的水,总是要趟。无论天晴落雨,保靖各个乡镇的各个山头,千万把锄头挖醒了沉睡的大山。
在葫芦镇大岩村,村民们天还没亮就上山,带着午饭去造林,夜色漆黑才回家。经过整整一个冬春的挥汗如雨,该村完成退耕还林3325亩。
“在退耕还林造林工程中,全县涌现了身患癌症的村干部带领村民造林、全家人一个不落去挖坑栽树、背着小孩上山栽苗等许多感人故事。我现在已经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了,但退耕还林时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一直映在我的脑海中。”从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整整担任了7年保靖县林业局局长的彭利顺,对该县的退耕还林如数家珍。他不辞辛劳,披星戴月,日夜兼程,保靖的300多个村庄的山头,留下了他跋涉的汗水和足迹。
2004年,保靖县被省政府授予“退耕还林先进集体”。2006年,该县代表湖南省接受国家退耕还林核查,各项抽查数据位于全国前茅。
保靖县于2001年启动退林还林项目,共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3.45万亩,项目覆盖了94.8%的农业人口,是湘西自治州人均退耕还林面积最大的县。
踏遍青山人未老 千山护林留足音
为了让青山长绿,真正让退耕还林造福于民,保靖县打造了一支能力强、作风良、听指挥的护林员队伍。他们始终坚守在林区,守护着万里绿疆。哪怕是烈日当空,哪怕是风吹雨打,哪怕是冰雪严寒,他们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巡山护林,只为护住心中的葱茏。
时光荏苒,二十年过去了,保靖县生态护林员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从最初的235人发展到了现在的1120人。
长潭河乡马路村生态护林员王家炳参与护林已第三个年头了,他管辖的林区,自己每天都要走一遭,只有看着那些熟悉的树木花草,他才安心。
2019年9月12日,马路村一组与二组交界处的田坎,因村民不慎燃起了火。他一发现,就立即赶往现场,并当机立断打电话叫上距离火源最近的护林员,一起去扑火。因为处理及时,很快就控制了火势,保护了森林资源。
更让人感慨的是,同年8月3日,王家炳的亲姑公被村民发现砍树,有些村民就劝他说,老人家年纪大了不懂规矩,又是初犯,干脆就算了。但是王家炳二话没说,找来村委干部、林业站站长,按照规章制度,罚款5百元。他说:“我不能因为对方是我亲姑公,就袒护他。要是我这么做了,其他的护林员怎么想,以后我们的护林工作还怎么搞?我不能搞特殊,该罚就得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我去做”。
王家炳用自己的行动坚守职责,他把使命烙印在心间,那一方山水如今更绿、更美。
在建设护林员队伍方面,保靖县林业局不断完善护林员培训和考核机制,每一位护林员都进行了岗前业务知识培训与测试。只有考试通过,护林员方能上岗。同时,各乡镇也分批开展了以森林防火扑救、职业道德、林地林木保护管理等业务知识培训。
舒展笑颜为退耕 人间正道是沧桑
退耕还林二十年,保靖换了新模样。保靖县林业局局长龙泽金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了,山更青了,水更绿了,人民也得到了实惠。退耕还林,真正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至2019年底,该县已累计到位退耕还林项目资金等8.62亿元,让人民更富,经济更好。
普戎镇牙吾村彭圣记是退耕还林项目实施后的受益者。他激动的说:“退耕还林,让我们这里不再是穷山恶水,现在走到那个山头上去都是绿油油的一片。同时,国家补贴的资金也让我家顺利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真是一举两得!这个政策要得!”。
彭圣记家有退耕还林面积29.3亩,每年仅退耕还林补贴就有14650元。他说:“我家小孩彭晓惠今年也上高三了,有了退耕还林,孩子上学就更轻松”。
退耕还林,为子孙后代留住了青山绿水,也让更多的“彭晓惠”走出了大山,让他们在葱茏中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奋发图强改写自己的命运。
该县还利用退耕还林项目,抓好农业产业建设。据统计,该县在退耕还林中开发了柑橘、茶叶等达4.5万亩,经济林开发项目使该县的农村支柱产业面积增加了近1/3。
2014年以来,该县还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涉及到了全县12个乡镇、78个村,总投资2.47亿元,真正实现了“荒山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2016年,保靖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3000亩,并顺利通过了省级检查验收。2020年8月27日,保靖县代表湖南省迎接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检查验收,该县的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为100%、建档率100%、管护率100%、成林率95.9%,退耕还林工作获得专家们的高度称赞,顺利通过了国家级检查验收。
看得见的山水,记得住的乡愁,留得住的乡情。退耕还林20年,一个山美、水美、景美的保靖正款款走来。退耕还林,这项造福子孙后代、惠泽千秋的民生工程,在新时代绽放着新的芳华,鸣奏出更动人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