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一湖四水”安澜是湖南人民的历史责任
近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实地调研“一湖四水”保护治理和开发情况时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永葆“一湖四水”安澜,为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贡献湖南力量。这释放出了湖南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重大信号。
今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用一句话明确了长江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原则、总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湖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葆“一湖四水”安澜,为保护好长江一江清水贡献力量,既是湖南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对长江流域、对全国生态治理义不容辞的责任。
贡献湖南力量,就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让日夜不息、奔腾入湖的湘资沅澧,让浩浩荡荡的洞庭湖,注入长江的都是清澈之水;让山川秀美、天蓝地绿的三湘美景,为长江流域添色添彩。
为了保护长江这条“母亲河”,湖南一直在努力。作为省委、省政府的“一号重点工程”,湘江保护、治理成效初显,经过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的源头攻坚战,湘江污染减少了,河道畅通了,水质好转了,湘江正一天天靓丽起来。这样的成绩背后,是湖南壮士断腕的努力:数以千计的污染企业被关停搬迁,沿江大片地区禁牧禁养,投资数百亿元建成大批治污设施……
当然,湘江保护与治理远未到可以高枕无忧的程度:河道大型采砂还有无序、过度现象,一些地方生活污水直排江中,“九龙治水”合力还未完全形成。
保护湘江,我们仍需持续发力。今年4月,省政府正式下达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这项计划涵盖全面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全面推进干支流两岸及流域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重点区域企业搬迁、关停和遗留固废治理等七大主要任务。
与此同时,我们要将保护、治理的范围从湘江延伸到资江、沅江、澧水和洞庭湖,将一湖四水统筹起来,并结合长江三峡大坝修建后,江、河、湖、库关系的新变化,科学应对洞庭湖区水多、水少、水脏、水不均等问题,丰水期防好汛,枯水期确保用水安全。
这是更为艰巨的任务,也是更为激动人心的事业。从古至今,治水都是大事、难事,也是好事、德政。把水的文章做好了,“一湖四水”安澜了,利在当代,功在千秋;造福湘楚,惠及长江。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到这件功德无量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