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响创新发展的“绿色引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2-05 15:47 信息来源:

  “逐梦‘绿富美’,对于石峰区来说,要切实担当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秉持新理念,立足新起点,拉响创新发展的‘绿色引擎’,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新城区,加快实现新常态下新崛起。”1月30日,省“两会”圆满闭幕,刚参加完省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株洲市石峰区委书记罗伟满怀激情对我们说。

  随后走进满目葱茏的石峰区,见这里优居长株潭三市融城发展的核心位置,是株洲市区绿色最浓、工业最强的山水名城,让人油然而生感叹,其作为省及株洲市两型建设成败所在地,已然打开长株潭绿心面向世界的美丽发展之窗,既是转型升级主战场,又是产业振兴主力军,日益展现出着力培育的旺盛增长新动力。

  区长龙志华介绍说,特别是2013年省政府“湘江一号工程”实施以来,石峰区全力以赴破解清水塘综合治理这个躲不了、绕不开、等不起的问题,逐步走出“污染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水困局,现在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石峰区深耕绿色产业技术革命,正加快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绿色创新发展升级。

  坚持绿色引领、创新驱动,石峰区牢牢牵住“清水塘”这个牛鼻子,着力强优势、促两型、补短板、抓项目、深改革,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以及发展绿色化、协调性、支撑力和原动力,“两型梦”、“小康梦”和“现代化梦”映照在“中国梦”锦绣石峰篇章里,迅速崛起“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去年位列我省20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达标县市区排名第9。

  美丽发展开启新程

  石峰大桥飞虹湘江两岸,与之相承的石峰大道,纵贯石峰城区南北,对接长株高速,无论是道中还是两厢的绿化带,尽是挺拔的高大香樟。这样的“绿色大道”如中车大道、环保大道等,在石峰区以“北拓”为主体、以“南提”和“西进”为羽翼的“一体两翼”美丽发展格局中相互交织,覆盖城区、园区和景区,并将绿脉渗透街区。

  2010年,罗伟上任石峰区委书记,果断开启全面建设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现代化新城区征程,明确坚持生态与发展两手并重齐抓,以绿色发展来推动两型建设,提出“5年再造一个新石峰”,奋力打造绿色、智慧、实力和幸福“四个石峰”,致力实现“两个率先突破”,即在株洲市率先建成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集群和在全省率先完成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

  在通往这条现代化新城区征途上,石峰区打响了攻坚克难的持久战:北拓,以造城方式推动田心片区轨道交通城全面发展;南提,用生态理念推进清水塘片区绿色搬迁改造提质;西进,按产城融合思路抓好九郎山片区生态资源开发。

  “绿色引擎”驱动科学发展,带动经济向绿色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智能化轨道交通高端装备制造业及其生产性服务业现已成为石峰超级顶梁大柱,支撑田心片区轨道交通城跨区融城发展,推动清水塘片区产业转型发展,带动九郎山片区生态旅游发展,努力实现“5年再造一个新石峰”奋斗目标。

  2015,“十二五”收官之年,石峰创造了传奇:不但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30余亿元,为2010年的1.5倍,而且支撑株洲轨道交通产业首过千亿大关,成为全市第一个过千亿的产业集群,也是全省继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业中第5个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同时,清水塘老工业区改造治理取得阶段性突破成果,九郎山跻身省级森林公园。

  2016,“十三五”开局之年,石峰谋篇续辉煌: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主动作为,实干兴区,锐意进取再崛起、再跨越……

  一体奋飞惊艳全球

  近年来,中车株机挟轨道交通装备优势,在东南亚、中东、中亚、欧洲、非洲等地尽情飞驰。

  去年11月15日,来自中车株机成功下线的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动车组,在马其顿成功开跑。当天,马其顿政府为之举行了隆重的接车仪式。

  这一“跑”即红,令全球瞩目。

  目前为止,中车株机先后获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新加坡、土耳其、印度、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海外项目订单。仅南非一单,中车株机击败众多国际知名“对手”,一举斩获359台机车订单,合同额达近21亿美元,这是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史上最大单笔出口订单,表明中国电力机车品牌获得国际认可。

  如今,中车株机已从“出口机车”实现了“出口技术”的工业文明演进,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全球化升级到“输出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管理”的新高度。

  登上这个新高度,与省及株洲市和石峰区的强力推进密不可分。

  值得指出的是,2013年,与实施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同步,省委、省政府对长株潭地区提出了“三个率先”的要求,就是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建成全国两型社会示范区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呼唤绿色回归,推进绿色转型。

  紧随2014年“四个全面”治国方略及2015年“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先后提出,“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和株洲发展的轨迹不谋而合。株洲市和石峰区坚定按下“由黑色向绿色,从高碳向低碳,从制造向创造”的可持续发展快捷键。

  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株洲市轨道交通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规划布局“建设一座城,打造三中心,实现两千亿”宏伟蓝图,致力建成集研发、制造、服务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城,建成世界一流的轨道交通装备研发中心、制造中心和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服务中心,力争在2015年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产值首过1000亿元基础上,到2020年突破2000亿元。

  作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和“中国动车组的发祥地”中车株机所在地的石峰区田心片区,成了上升到省级层面倾力打造的株洲轨道交通城。

  以中车株机前身田心机车厂为发轫,历经近80年的不断发育,形成了中车株机、中车株所和中车电机三大主机企业,拥有完全自主配套的产业基地及先进的制造手段和完备的研发体系,并且轨道交通装备业正向生产性服务业延伸,呈现“走好两条钢轨、走出两条钢轨”的多元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态势。

  区委书记罗伟表示,积极对接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优先支持三大主机企业建设研究院,增强产品创新研发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并重点支持核心制造企业和配套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大力推进IGBT、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确保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环节始终扎根于田心片区,真正把轨道交通产业打造成湖南省的标志性产业,加快石峰从制造大区向制造强区迈进。

  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石峰区竭尽全力推动轨道交通城拓展区开发建设,在切实完善建成区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大力推动清水塘片区转型升级的绿色搬迁,着力构筑九郎山片区山水人文的绿色屏障,发展物流、金融、酒店、商旅等现代服务业,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环境,打造全球轨道交通产业最具竞争力的绿色智能版块。

  两翼协力守望湘江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石峰发展势如鲲鹏腾飞,北拓田心片区轨道交通已经显示翘首全球的雄姿,南提清水塘片区生态新城及西进九郎山片区开发景区,无疑让其平添了强劲有力的绿色翅膀,九郎山片区的翼尖当属象征人文高地的秋瑾故居,清水塘片区的翼尖自是屹立湘江水岸的石峰公园,相形之下,石峰区真似鲲鹏展翅翱翔碧水蓝天……

  全线竣工不久的清水塘片区东西的铜霞路,长达7余公里,路宽42米,是株潭交通干线,一头连着石峰大道,一头与京港澳高速互通,全面拉开了生态修复的战场。

  沿着这条“绿色大道”,由东往西看过去,继东面与石峰大道一路之隔的旗滨玻璃成为绿色搬迁的首个典范后,以清水塘进入全国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为契机,目前已累计关停、淘汰污染企业80家及生产线25条,推广清洁能源及企业生产审核45家,落实节能减排项目50多个。

  不容忽略的是,“一五”、“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清水塘重工业基地,曾经为株洲工业史写下辉煌的章节,尽管成了今日株洲挥之不去的隐痛,可是10年后的清水塘将被改造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代表性工程。

  区长龙志华高兴地告诉我们,去年,株洲市委、市政府颁布了推进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成立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工作协调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政策融资、征拆征收、搬迁转型、改革改制、新城规划建设和信访维稳等6个专项组日常工作。

  在搬迁改造付诸实施中,石峰区上下勇挑重担。区委书记罗伟兼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区长龙志华担任征拆征收组长,坚持“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全区一盘棋,劲往一处使,破解“企业怎么搬、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土地怎么治、新城怎么建”等难题,变“清水塘”为“清水湖”。

  而在此前的2012年,石峰区从顶层设计了“清水湖生态新城”,这一探索实践成果,为去年株洲创建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提供了重构“清水湖生态新城”及株洲市区生态修复可资借鉴的蓝本。

  几年来,石峰区通过控源头、治遗留、促搬迁的方式开展河湖综合治理,先后完成了工业废水处理、霞湾港治理、含重金属废渣治理5大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目前,正在推进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霞湾港重金属污染治理二期等4大环境治理项目建设。

  与此同步,石峰区加快培育发展替代产业,大力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和以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大了绿色转型升级步伐。

  顺着与长潭接壤的九郎山至法华岭山脉,九郎山麓的田心南车物流基地已开工建设,而在法华岭下,谋划已久的铜塘湾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成功获得海关总署和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审批,同时,湘江金属物流城项目也在有序推进,区域物流中心正在迅速形成。

  为加快“五色九郎”开发进程,石峰区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已开发秋瑾故居、枫林水寨等一批特色项目,不断聚集商气人气,最终将九郎山地区打造成以居住养老、乡村旅游、生态保育和特色农业等产业为主导,具有湖湘风貌特色的长株潭城郊休闲旅游的新名片。

  展望未来,区委书记罗伟说,石峰优势明显,既是国家轨道交通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又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和新型城镇化等试点,这些国家级重大战略平台,必将吸引信息流和技术流等生产要素不断集聚,多元政策叠加,多方共同推进,石峰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 img src=""/>

拉响创新发展的“绿色引擎”

672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