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场变新城 ——湘潭集约用地示范点一瞥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8-28 15:04
信息来源:
紧临湘潭市行政中心,有一片地多年来被人们称为都市里“被遗忘的角落”。这里有被砂石、渣土堆占的垃圾填埋场;有10多家破产改制的小企业;有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工厂老宿舍,破旧脏乱,许多人一家4代蜗居在一套40平方米的房子里。
8月23日记者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走进两型社会试验区”采访团来到这里看到,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如今变成了大工地。臭水沟、垃圾堆场被夷为平地正在进行绿化,一栋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一栋20层高的新住宅正在封顶。
“要搬家了,年底就搬,搬到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新房子。”见到记者,76岁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湘潭城区面积不大,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供不应求,“被遗忘的角落”热闹起来,成了集约用地示范点。
示范点面积1948亩,地处河东主城区东北角,北临湘江,公交车可直达湘潭火车站、河东市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拆迁重建全面提质后,将成为一个黄金码头。改棚户,盖高楼,建绿地公园,彻底改变人居环境;同时通过土地开发,发展商务金融、商贸服务业,培育新兴城市产业。
&nb p; 湘潭市土地资源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预算总投资16.5亿元,除去绿化、道路等公益设施用地,可出让净地1315亩,按照每亩250万元计算,可实现经济效益32.9亿元。2009年5月示范点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统一规划,整体包装,成片开发,净地出让”。
按照建设规划,片区全面拆迁后重建用地分成六大块,即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住综合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这里将建设两个总用地面积约171亩的生态景观公园,拉通5条公路,配套相应的小学、幼儿园、加油站和公共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盘活存量土地和提高容积率是旧城改造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途径。”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赵延仁告诉记者,按照先安置后开发的原则,目前征地拆迁已进入扫尾阶段,两个安置区主体工程已竣工并分配到位,拆迁户由政府统一买了养老保险,小房换大房;所有基础设施如道路、生态公园、中心广场等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统一拆迁出让,高起点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达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湘潭集约土地示范点的经营模式。“目前效益明显,但还是土地开发经营部分的经济效益,3年后片区建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赵延仁说。
8月23日记者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走进两型社会试验区”采访团来到这里看到,这个“被遗忘的角落”如今变成了大工地。臭水沟、垃圾堆场被夷为平地正在进行绿化,一栋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一栋20层高的新住宅正在封顶。
“要搬家了,年底就搬,搬到120平方米的大房子,新房子。”见到记者,76岁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湘潭城区面积不大,可利用土地资源非常有限,新型城镇化建设用地供不应求,“被遗忘的角落”热闹起来,成了集约用地示范点。
示范点面积1948亩,地处河东主城区东北角,北临湘江,公交车可直达湘潭火车站、河东市中心。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拆迁重建全面提质后,将成为一个黄金码头。改棚户,盖高楼,建绿地公园,彻底改变人居环境;同时通过土地开发,发展商务金融、商贸服务业,培育新兴城市产业。
&nb p; 湘潭市土地资源经营公司相关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预算总投资16.5亿元,除去绿化、道路等公益设施用地,可出让净地1315亩,按照每亩250万元计算,可实现经济效益32.9亿元。2009年5月示范点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统一规划,整体包装,成片开发,净地出让”。
按照建设规划,片区全面拆迁后重建用地分成六大块,即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商住综合用地、交通设施用地、绿地。这里将建设两个总用地面积约171亩的生态景观公园,拉通5条公路,配套相应的小学、幼儿园、加油站和公共停车场等公共设施。
“盘活存量土地和提高容积率是旧城改造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途径。”湘潭市两型办副主任赵延仁告诉记者,按照先安置后开发的原则,目前征地拆迁已进入扫尾阶段,两个安置区主体工程已竣工并分配到位,拆迁户由政府统一买了养老保险,小房换大房;所有基础设施如道路、生态公园、中心广场等项目已完成施工图设计。
统一拆迁出让,高起点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土地高效利用,达到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湘潭集约土地示范点的经营模式。“目前效益明显,但还是土地开发经营部分的经济效益,3年后片区建成,为城市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估量。”赵延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