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意识 促进城乡整洁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8-29 15:04
信息来源:
在全省上下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中,江华的决策者们深深认识到,行动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要借用这个手段改善江华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围绕这个目标,江华人走出了一条促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的新路子。
“抓”出来的卫生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是抓机制。县政府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对乡镇场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出台了整洁行动的系列文件,使之成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公布、一季一小结、年终结总账”。二是抓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卫生整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上下喊响了“抓环境卫生就是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口号。由县级领导带头,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学校学生、离退休干部广泛参与,开展上街进村规劝,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通过抓反复、反复抓,广大群众整洁认识由“要我整洁”变成了“我要整洁”。
“管”出来的文明县城。2011年底,江华县城成功摘取了全国文明县城的牌子,走出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创建文明县城的特色之路。这主要得益于建立了“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体系。首先是组织开展了县城“六大集中整治”、“机关卫生 比”、“垃圾不出门”等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除了乱丢乱扔、乱泼乱倒、乱写乱画、乱牵乱挂、乱堆乱放等“十乱”行为,并建立了“门前三包”长效机制,对城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清日运”。同时,依法聘请40名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员,协助职能部门进行教育、劝导和受委托管理各类市容和环境卫生违章行为。
“改”出来的乡村环境。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在昔日的江华农村随处可见。为改变这种状况,江华以“三清三改”为重点,以农村改厕为契机,近年来完成无害化三格式厕所4000座。今年,县财政按每个行政村1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共修建垃圾场35个,垃圾池1680个,配放垃圾桶25920个,配置板车、斗车、农用车等垃圾运输车185台(辆),聘请保洁员288名。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抓”出来的卫生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是抓机制。县政府将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纳入对乡镇场和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出台了整洁行动的系列文件,使之成为“一把手”工程。做到“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公布、一季一小结、年终结总账”。二是抓宣传。广泛深入开展卫生整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在全县上下喊响了“抓环境卫生就是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抓民生、就是抓发展”的口号。由县级领导带头,机关干部、群团组织、学校学生、离退休干部广泛参与,开展上街进村规劝,当场纠正车辆乱停乱靠、行人乱扔垃圾、商户占道经营等行为。通过抓反复、反复抓,广大群众整洁认识由“要我整洁”变成了“我要整洁”。
“管”出来的文明县城。2011年底,江华县城成功摘取了全国文明县城的牌子,走出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创建文明县城的特色之路。这主要得益于建立了“全覆盖、无缝隙”的管理体系。首先是组织开展了县城“六大集中整治”、“机关卫生 比”、“垃圾不出门”等一系列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除了乱丢乱扔、乱泼乱倒、乱写乱画、乱牵乱挂、乱堆乱放等“十乱”行为,并建立了“门前三包”长效机制,对城区垃圾做到“日产日清、日清日运”。同时,依法聘请40名市容和环境卫生监督员,协助职能部门进行教育、劝导和受委托管理各类市容和环境卫生违章行为。
“改”出来的乡村环境。垃圾成堆,污水横流,在昔日的江华农村随处可见。为改变这种状况,江华以“三清三改”为重点,以农村改厕为契机,近年来完成无害化三格式厕所4000座。今年,县财政按每个行政村1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用于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共修建垃圾场35个,垃圾池1680个,配放垃圾桶25920个,配置板车、斗车、农用车等垃圾运输车185台(辆),聘请保洁员288名。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