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长沙 绿色星城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6-27 15:03
信息来源:
绿色是湖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绿色湖南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全面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四化两型”战略,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生态文明建设在湖南的具体实践。建设“绿色湖南”,不仅顺应当今世界绿色发展的时代潮流,深化了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还突显出了省委、省政府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及其自觉担当起在全国绿色发展中的重大责任,更是彰显出湖南后发崛起的竞争优势,筑起了中部地区的生态屏障,突出了湖南在全国生态空间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发展成果。“绿色湖南”的靓丽名片正以其前所未有的山清水秀,开启着百姓的幸福生活。
山:绿之魂
巍巍岳麓临江雄踞,碧绿湘江蜿蜒北上,橘子洲浮碧江心,长沙城翘首中部。“山、水、洲、城”,独一无二的神韵让千年古城独领风骚。
长沙,享有“历史古城”、“文化名城”、“革命圣城”等诸多美誉。辖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和长沙、宁乡2县及浏阳市,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704万,其中市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约32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 万。
2001年以来,长沙市委、市政府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围绕“山、水、洲、城”构建起复合型、多层次、多功能城市绿色生态体系。2006年和2008年,长沙相继捧回“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两项桂冠,2010、2011年,长沙又相继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长沙,已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之城!
绿色,是山的生命;山,是绿色的灵魂。
岳麓山,雄踞长沙之西,这里,无数参天大树与千年古寺名刹相依相伴,绿意盈盈,令人流连忘返;山下绿树成荫,书声朗朗,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一大批高等学府与千年岳麓书院和谐共存,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衍生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历年来,长沙市委、市政府在高度重视和保护岳麓山的同时,对城区和周边的自然山体加强了保护和控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润儿强调,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长沙的山丘、水体、植被,杜绝移山、填水、毁林等愚蠢行为,实现城在山中、房在林中、路在绿中、人在景中。
长沙在大规模城市建设进程中,尽最大努力保留原有山体和原生植被:寸土寸金的长沙城内,依山就势建起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王陵公园、南郊公园等生态公园特色明显,成为市民游玩休息的好去处;层峦叠翠的长沙城郊,科学规划、严格控制,沿环线两侧划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新建了仙姑岭公园、岳鞍阁公园等公园,勾绘出“绿树城边依、青山城外绕”的美丽景象。
在长沙城郊外围,群山环抱,风景宜人,沩山杜鹃遍地满山红,黑麋峰翠竹玉立绿树成荫,大围山原始次生林莽莽苍苍。如今,这些地方都建起了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
水:绿之源
绿色,是流淌的音符;水,是绿色的源泉。
长沙,湘江穿城北去;浏阳河、捞刀河逶迤东来;龙王港、靳江河、圭塘河蜿蜒城中。年嘉湖、跃进湖、月湖、西湖、石燕湖星罗棋布于城里城外。斑马湖、千龙湖等湿地环绕城市,构成一个完整的水网。
长沙,因山而美,因水更秀。近年来,长沙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过去,湘江长沙段、浏阳河两岸是低矮的棚户聚集地和杂草丛生的荒土。通过风光带建设,如今,江河两岸已是绿树掩映,成为长沙市民休闲散步,乐水怡情的好地方。长沙的沿江沿河风光带总长度已达到216.8公里。
洲:绿之眼
绿色,是灵动的坐标;洲,是绿色的点睛之笔。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1925年,青年毛泽东写下《沁园春?长沙》,橘子洲从此享誉中外。
2005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橘子洲提质改造工程,先后投入14亿多元,安置居民、整治岸线、疏浚河道、修复旧址、重植生态,使橘子洲成为极富湖湘文化特色的大型景区。今天的橘子洲,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人们来到这里,可以春赏桃李,夏享清凉,秋品金橘,冬醉红梅,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橘子洲,已经成为了长沙市呈现给世界的一张绚丽城市名片!
在长沙湘江段,从南至北还有巴溪洲、傅家洲、回龙洲、月亮岛等10多个大小绿洲,像一张张绿色的请柬,热情地邀约着各方的宾客。
城:绿之韵
如果说,“山、水、洲”是大自然的恩赐;那么,城市绿化则是勤劳的长沙人用双手创造出来奉献给社会的礼物。
近6年多来,长沙大力实施“拓城、通路、治污、治水、增绿、添景”六大城市建设工程,城市建设累计投入1000亿元以上,用于城乡绿化美化净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资金超过150亿元,市区新增绿地800多万平方米。
地处岳麓山下的西湖渔场,一块已经公开拍卖准备作为房地产开发的600亩水面和土地,也被长沙市政府花巨资回购,建设碧波荡漾的西湖文化公园。如今,长沙已经建成开放的社区公园达57个,基本实现了居民出门300米见绿的目标。
早从2009年6月1日起,长沙就实现了城市景区公园全部免费开放;如今,长沙又建成开放了洋湖湿地公园、园林生态园、月湖公园、滨江公园、麓谷公园等一批特色公园。
人在林中走,车在林中行。漫步长沙街头,处处绿树成荫、满目葱茏。芙蓉南路、机场高速、岳麓大道等道路绿化率甚至达到40%以上。初步形成了以乡土树种为主,乔灌花草立体构筑的道路绿化网。
房在绿中,人在景中。长沙城内,以烈士公园、天心公园等数十个大型公园为主体,以数百个区级公园、小区游园为依托,构成了半城绿树半城楼的景象。全市园林式和花园式单位达724家。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如今,环城林带、绿色通道等林带建设共150公里,新增绿地2400公顷。
近年来,市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0%,成活率达95%。
替河山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在《绿色湖南建设纲要》的引领下,以“山、水、洲、城”为核心,山水相依、林路相联、洲水相映,一幅幅秀美的城市生态画卷扑面而来,绿色长沙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