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口镇:农村垃圾处理的样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7-17 15:03 信息来源:
  在三口镇,2.3万人口主要聚居于10平方公里范围内,人口密度大,农村环境污染较为突出,人民群众要求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愿望非常迫切。
  2010年,该镇提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浏阳最美乡村”的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7月11日,我们驱车来到三口镇,房前屋后、阡陌之间,很难看见垃圾和杂物,给人最突出的感受就是干净。
  “以前三口镇可没有现在这么干净,垃圾处理一直是令我们头疼的大事。”三口镇党委书记王桃文告诉我们,三口镇称得上是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的一个“标本”:全镇每天产生约30吨垃圾,如果搞“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全镇全年处理垃圾的运输费就需88万元,财政无力承担,浏阳市垃圾处理厂也无法容纳,垃圾没有去处,逼得只好就地消化。
  
  启动仪式上,省环保厅、省水利厅分别就湘江水污染治理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情况、湘江流域源头支流保护情况作了介绍。2011年—2012年,我省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关闭淘汰6 2家涉重金属污染企业,流域内经济结构得到极大提升。同时,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开工建设99个,其中83个项目获得国家和省级治理资金的支持。在源头支流保护方面,我省自2009年以来,累计向资兴、道县等项目市县投入8608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湘江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已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平方公里,改善了湘江上游生态环境。
  
  在三口镇,每个家庭都有一本《家庭手册》,镇上每月组织一次的卫生评比结果(最清洁户、清洁户和欠清洁户)都明确登记在手册上;每个农家院墙角,都有“一白两绿”三个垃圾桶,分别收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居民居住相对密集的“屋场”上,还修建了焚烧池和配有密封盖板的两尺见方沤肥池。当地村民周康友说,这个沤肥池专门用来倾倒瓜果皮、剩饭剩菜等垃圾,焚烧池就用来焚烧一些纸屑、竹木屑瓜壳等。自从修了这些池子,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增强了,乡间过去四处飘荡的臭味减轻了,蚊子苍蝇也少了很多。
  
  “现在我们村就配备了两个保洁员,村里公共区域由保洁员打扫,可回收的垃圾我们留着卖钱,煤渣、石块等就近铺路填坑,剩菜饭、瓜果皮等作肥料,纸屑、竹木屑入焚烧池烧毁,不可回收、有毒有害垃圾,则倒入垃圾桶,由保洁员统一收集,送镇中转站处理。每户每月只要交5块钱的保洁费,全村都干净整洁多了。”东盈村的杨厚凡告诉我们说。
  “分类减量可以把三口镇垃圾减少90%,全年垃圾转运费只需要10万元左右,解决起来就轻松多了。”王桃文说。
  2010年、2011年三口镇被评为长沙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十佳乡镇,成功创建了省级生态乡镇,农村环境治理“三口模式”成为长沙市推广的主模式之一。
  
< img src=""/>

三口镇:农村垃圾处理的样板

672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