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扎实推进封山育林加速培育森林资源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11-20 15:02 信息来源:
  近年来,邵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始终坚持把绿化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坚持“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突出绿化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显著功能,多措并举推进封山育林,加速培育森林资源,注重特色营造,加大投入力度,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高要求管理,积极构筑城乡一体化森林生态网络,将县城提质扩容与森林县城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特色鲜明、效益良好、功能完备的绿化建设体系,使人与自然和谐、人居环境良好的生态格局初步形成。邵东县因此被评为全省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先进县。
  投入超千万护“绿”山
  邵东县在植树造林、加速培育森林资源中,不只是喊口号、发文件,而是拿出真金白银,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
  2011年3月31日,在邵东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高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实施封山育林,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邵东建设的决议》。《决议》决定: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依法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从2011年至2020年,除重点工程和提高林分质量的低产林改造外,其余一律不得审批采伐林木。为实施封山育林,在森林集中连片区域和森林火灾易发区,建立永久性封 育林碑,营造生物防火带;加强林地保护,制定林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格林地审批管理;全面清理,关闭无证木(竹)加工企业,关停小作坊式生产的加工企业;严厉打击乱砍滥伐及乱占林地行为。《决议》规定从2011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封山育林专项经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也要在财政预算中列支森林资源保护专项经费。
  四管齐下建“绿”城
  邵东县坚持把“三边”造林作为植树造林的重中之重,按照“树典型、建亮点、抓示范、造精品”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打造绿化工程。
  一是启动实施“森林景观建设工程”,全面恢复城市周边受损林地。在中心城区建设了占地面积730 亩的昭阳公园,种植各类绿化大苗30多万株,采用绿叶树和彩叶树搭配,投入资金上百万元,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实现全面绿化,并达到“多林种、多树种、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效果。二是大力开展“绿城攻坚”活动,努力建设“森林邵东”。全县“绿城攻坚”,在城区道路、游园小区和周边山头种植50万棵大规格苗木,打造“一山一景”、“一山一花”的生态美景。三是着力开展“身边增绿”活动,扎实推进单位园区绿化。拆危建绿、拆围现绿、见缝插绿、规划建绿,大力推进“扩绿增绿”、“推窗见绿”、“行车有绿”等增绿行动。四是积极推进通道绿化,形成通道森林景观。以沪昆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娄邵铁路、320国道、315省道两侧造林绿化为重点,全面提升绿化质量。
  全民参与共染“绿”
  造林绿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邵东县动员了全社会力量参与,实行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社会投入并重,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明确各级财政投入城乡绿化。
  近年来,邵东县党政领导坚持带头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植绿、护绿、兴绿、爱绿意识,形成了广泛、深入、扎实、持久的全民义务植树的生动局面,使城市与乡村生态建设的方式、风格、内容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该县以实施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低效林改造等林业重点工程为重点构建生态骨架,以城边、路边、水边“三边”造林绿化为抓手,构建了连通城乡的绿色廊道,逐步实现了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邵东县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将造林绿化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营造出“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同时,林业部门严格依法查处在新造幼林地内非法取土、炸石、葬坟、冶炼、乱占林地、畜禽破坏及引发森林火灾等损绿毁绿案件。
  
< img src=""/>

邵东县扎实推进封山育林加速培育森林资源

67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