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竹林道为绥宁百姓增收致富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11-20 15:02 信息来源:
  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和全省竹产业建设示范县,现有楠竹林3.74万公顷,立竹蓄积量8000万根。近年来,面对木材资源日益减少的现状,绥宁县坚持把楠竹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口来推进,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走上了一条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截至目前,全县实现楠竹产业年总产值8.6亿元,林农年均竹收入达730元。为全县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去的绥宁县,虽然有着丰富的楠竹资源,但没有发展起来,主要原因是楠竹山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除了畜行走的小路,多数山上根本没路。大部分运输依赖肩挑背扛的传统作业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竹林生产潜力的进一步发挥,竹农只能望山兴叹。
  “要想富,先修路”,为了不让老百姓守着“金饭碗”讨饭吃,绥宁县出台了《楠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按照突出重点、注重效益、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扶持竹农投身竹林道路建设。县财政按铺砂路面18.8元/米、未铺砂路面10元/米给予补助。通过以上多种扶持措施,大大激发了农民修建竹林道的积极性。
  塘乡五龙村,楠竹产业发展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村民自行筹资80多万元,修建竹林道120多公里,集体投入20多万元,修建道路主线和桥梁。形成了山路相连,路路相通的竹林道网,不论是山场的远近,竹林资源都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该村竹林便道建设,不仅让村民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增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真正让竹农走上了发展致富的“快车道”。同时全村开展楠竹丰产培育累计333多公顷,平均每年每亩增加竹笋45个,增加成竹32根,平均胸径增长1.6厘米,亩平立竹度达到220根以上,平均胸径9厘米以上,为竹农每年均增收1000元。现在五龙村仅楠竹山每年增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万元,均2000元。这仅仅是绥宁县楠竹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由于竹林道的不断给力,绥宁的楠竹产业发展已形成了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涌现出了一大批产业发展后劲的示范乡镇、村和产业示范区,使楠竹产业走上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稳定的道路,做大做强楠竹产业,打造绿色绥宁经济强县,为全县的经济的发展再创新的辉煌。
  
< img src=""/>

建设竹林道为绥宁百姓增收致富

67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