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有公园,我们农村也会有”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10-14 15:01
信息来源:
“城里有公园,我们农村也会有。”10月11日,在偏远的茶陵县腰陂镇横屋村,村民杨雪仔站在村公园施工现场,自豪地对记者说。
修建休闲公园,是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为加快改变横屋村面貌,将一个贫困村打造成最美乡村的举措之一。
一个偏远贫穷的山村,短时间里面貌大变,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走上横屋路,年年喝稀粥”。这句流传已久的打油诗,是横屋村以前的真实写照。横屋村地处3个乡镇交界处,全村2569人,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只有1470元,是国家级贫困村。去年初,省直机关再次开展建整扶贫活动。当年3月,省民政厅将横屋村定为其帮扶联系村。
如何让横屋村尽快富起来?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了解到,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更多的是没有志气,没有主心骨,“穷习惯了”。扶贫先扶志。工作组一家一户走访,挨家挨户谈心。在很短时间里,村民原来麻木的心有了“感觉”,纷纷表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村里的面貌。
工作组进村不久,村里开始修建长1.6公里、宽5米的通组公路。由于村民积极参加,工 仅花了20天。今年3月,横屋村石江三组17户村民反映,门前河上是一座木桥,每年涨水时就为孩子上学担忧。工作组调查后设法筹资,村民积极投劳,很快建成一座小桥。工作小组还组织村民,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完成了8100米水渠硬化和5口山塘清淤防渗,修建了一间水泵房。
基础设施完善了,生产条件改善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
工作组通过调研,决定“四面开花”:组织村民到本县火田镇参观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在村里建立了“以奖代投”制度,扶持和培育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聘请农技员对农田进行土质测量、评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全村种植优质水稻1500多亩;瞄准绿色食品产业,新造油茶227亩;将100亩土地承包给湖南大森林公司,作为番薯种植基地。
茶陵县委常委、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建高告诉记者,横屋村毗邻当地有名的万樟园林,村里还将利用这一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修建休闲公园,是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为加快改变横屋村面貌,将一个贫困村打造成最美乡村的举措之一。
一个偏远贫穷的山村,短时间里面貌大变,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走上横屋路,年年喝稀粥”。这句流传已久的打油诗,是横屋村以前的真实写照。横屋村地处3个乡镇交界处,全村2569人,收入主要靠种植水稻和外出务工,2012年人均收入只有1470元,是国家级贫困村。去年初,省直机关再次开展建整扶贫活动。当年3月,省民政厅将横屋村定为其帮扶联系村。
如何让横屋村尽快富起来?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进村入户了解到,很多贫困户之所以贫困,更多的是没有志气,没有主心骨,“穷习惯了”。扶贫先扶志。工作组一家一户走访,挨家挨户谈心。在很短时间里,村民原来麻木的心有了“感觉”,纷纷表示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改变村里的面貌。
工作组进村不久,村里开始修建长1.6公里、宽5米的通组公路。由于村民积极参加,工 仅花了20天。今年3月,横屋村石江三组17户村民反映,门前河上是一座木桥,每年涨水时就为孩子上学担忧。工作组调查后设法筹资,村民积极投劳,很快建成一座小桥。工作小组还组织村民,新建了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和健身广场,完成了8100米水渠硬化和5口山塘清淤防渗,修建了一间水泵房。
基础设施完善了,生产条件改善了,下一步就是如何发展产业,加快脱贫致富。
工作组通过调研,决定“四面开花”:组织村民到本县火田镇参观万头黄牛养殖基地,在村里建立了“以奖代投”制度,扶持和培育致富能手和种养大户;聘请农技员对农田进行土质测量、评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全村种植优质水稻1500多亩;瞄准绿色食品产业,新造油茶227亩;将100亩土地承包给湖南大森林公司,作为番薯种植基地。
茶陵县委常委、省民政厅驻村工作组组长刘建高告诉记者,横屋村毗邻当地有名的万樟园林,村里还将利用这一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