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给“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献厚礼 21年绿化荒山70万亩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7-01 15:01
信息来源:
6月17日,隆回县林业局开展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纪念活动。
据该县林业局局长刘维湘介绍,该县自1994年以来,通过21年的植树造林为第二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献上了一份厚礼:21年间共绿化荒山70.19万亩,林地面积从191.31万亩增加到261.5万亩,增长36.69%;森林覆盖率从48.2%增加到60.03%,增加了11.83%;活立木蓄积量从365.4万立方米增加到866.16万立方米,增长136.99%。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被称之为“地球癌症”。
为治理土地荒漠化,该县从1994年起,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体现特色”的原则,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坚实的兴林举措盈乎上下,滚烫的创业热情“遍地燃烧”,如滚滚春潮,奔腾激荡,演绎高亢激昂“绿色交响曲”。
21年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理念在隆回县委、政府届届传承,历届县委、政府都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历县委政府都建立党政干部任期石漠化治理目标责任制,与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挂钩。通过一代代造林消荒,即一个个山头地植、一个个流域地治、 代代地造。
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以“绿了青山白了韶年头”的奉献精神换来山山岭岭,绿野茫茫,实现了“生态优良、产业发达、城镇优雅、生活富裕、林风文明、管理科学、林区和谐”的总体目标,描绘了一幅幅山青、村美、民富、林茂粮丰美丽画卷。
昔日的荒漠化土地成为青山披绿,碧水含笑,绿色长廊层林尽染,巍巍青山翠绿欲滴,“林”在村中村更美,村在“绿”中村更幽的人间天堂。
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据该县林业局局长刘维湘介绍,该县自1994年以来,通过21年的植树造林为第二十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献上了一份厚礼:21年间共绿化荒山70.19万亩,林地面积从191.31万亩增加到261.5万亩,增长36.69%;森林覆盖率从48.2%增加到60.03%,增加了11.83%;活立木蓄积量从365.4万立方米增加到866.16万立方米,增长136.99%。
“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等因素使干旱、半干旱和具有干旱灾害的半湿润地区的土地发生了退化”,被称之为“地球癌症”。
为治理土地荒漠化,该县从1994年起,按照“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因地制宜,各有侧重,体现特色”的原则,先后实施了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坚实的兴林举措盈乎上下,滚烫的创业热情“遍地燃烧”,如滚滚春潮,奔腾激荡,演绎高亢激昂“绿色交响曲”。
21年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理念在隆回县委、政府届届传承,历届县委、政府都成立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历县委政府都建立党政干部任期石漠化治理目标责任制,与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挂钩。通过一代代造林消荒,即一个个山头地植、一个个流域地治、 代代地造。
全县干部职工和群众以“绿了青山白了韶年头”的奉献精神换来山山岭岭,绿野茫茫,实现了“生态优良、产业发达、城镇优雅、生活富裕、林风文明、管理科学、林区和谐”的总体目标,描绘了一幅幅山青、村美、民富、林茂粮丰美丽画卷。
昔日的荒漠化土地成为青山披绿,碧水含笑,绿色长廊层林尽染,巍巍青山翠绿欲滴,“林”在村中村更美,村在“绿”中村更幽的人间天堂。
该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全国国土绿化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