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成为造林绿化最大受益者——聚焦湖南郴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系列报道-惠民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9-22 15:01
信息来源:
湖南省郴州市从2010年提出建设森林城市,到2012年正式启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几年间,从城市到乡村,从山上到山下,从公路两旁到河流两岸,不断掀起植树造林的高潮。
如今的郴州,林山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景象随处可见,城市、郊区、农村、山地、丘陵等各类森林版块,与道路、水系、农田等各类森林生态廊道连接,“一区一环三带多点”的森林网络格局正在形成。
郴州距离创森的目标不再遥远。
郴州市林业局局长李浩说,创森为郴州带来了四大转变:从“森林围城”向“森林进城”的转变,从“山上为主”向“城乡覆盖”转变,从“森林营造”向“森林经营”转变,从“单一部门创森”向“全民参与创森”转变。郴州百姓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郴州通过森林城市创建,让森林走进城市、走进乡村,美化了人居环境,愉悦了人们身心。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集中清理整顿了疏残林地、石漠化地区、紫页岩地区“三难”地带,让郴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山区林农积极承包荒山、荒地,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创建与 林富民的统一。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提升了郴州的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工业园区地价攀升,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兴业。招商、聚才、创业、富民、强市一举多赢。
永兴县湘阴渡镇堡口村村民刘兵说,过去,村里不少年轻人无事可干,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创森活动开展以来,当地动员群众依托工程上山植树,不仅有了经济收入,周边环境也越来越美。
据郴州市环保局2012年环保监测数据显示,郴州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365天,地表水四类及以上水体比率66.67%,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3.3分贝。
李浩说:“良好的生态基础,持续的绿化攻坚,郴州的生态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郴州在造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现建设成果惠民。
在201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创森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来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作,让群众生活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喝上更干净的水。同时,将创森与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结合起来,加快竹、油茶、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药品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地在森林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便利。
各地将绿化工程作为重点,着力实施一批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小品等惠民享绿工程,大力提倡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加快推进绿道网规划建设,让城乡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绿化成果。
为营造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创森氛围,郴州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郴州市举办了“林邑杯”有奖征文大赛、“我心目中的森林郴州”摄影大赛;在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等媒体开设创森专题,制作公益广告和宣传片花,在各地电视台滚动播出;在高铁郴州西站候车大厅树立LED宣传牌;在城区出租车灯上展示创森宣传标语;在每个县(市、区)城的入口处竖立4块大型宣传标牌、50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发放创森宣传手册10万份;在全市开展创森知识竞赛以及创森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认建认养活动。
今年3月,郴州市绿化委员会面向社会发出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倡议书,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电话咨询和认建认养的市民络绎不绝。
据统计,植树节期间,全市城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3万人次,植树68万株,城区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目前,全市已有246万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完成植树89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
与此同时,郴州市还举办莽山杜鹃花节、东江湖生态旅游节、茶文化节、郁金香花节等生态科普活动,让百姓参与其中,切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组织机关干部、广大市民参加义务植树、捐资认植和养绿护绿活动,并在全市建立中华林、碳汇林及各类纪念林植树基地;鼓励城乡居民充分利用“四旁”用地开展绿化,广大群众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得到增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建设森林城市是人心所向。”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说,郴州将以创森为动力,持续开展绿化攻坚,让森林遍布城乡,让城乡居民生活在森林中、花园里,让郴州的生态环境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
如今的郴州,林山相依、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依、林村相依、林居相依的景象随处可见,城市、郊区、农村、山地、丘陵等各类森林版块,与道路、水系、农田等各类森林生态廊道连接,“一区一环三带多点”的森林网络格局正在形成。
郴州距离创森的目标不再遥远。
郴州市林业局局长李浩说,创森为郴州带来了四大转变:从“森林围城”向“森林进城”的转变,从“山上为主”向“城乡覆盖”转变,从“森林营造”向“森林经营”转变,从“单一部门创森”向“全民参与创森”转变。郴州百姓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郴州通过森林城市创建,让森林走进城市、走进乡村,美化了人居环境,愉悦了人们身心。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集中清理整顿了疏残林地、石漠化地区、紫页岩地区“三难”地带,让郴州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大力发展接续产业、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特别是山区林农积极承包荒山、荒地,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生态创建与 林富民的统一。
通过森林城市创建,提升了郴州的城市形象,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工业园区地价攀升,有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前来兴业。招商、聚才、创业、富民、强市一举多赢。
永兴县湘阴渡镇堡口村村民刘兵说,过去,村里不少年轻人无事可干,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创森活动开展以来,当地动员群众依托工程上山植树,不仅有了经济收入,周边环境也越来越美。
据郴州市环保局2012年环保监测数据显示,郴州市年空气污染指数小于或等于100的天数365天,地表水四类及以上水体比率66.67%,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53.3分贝。
李浩说:“良好的生态基础,持续的绿化攻坚,郴州的生态环境将会越来越好。”
郴州在造林绿化、森林城市建设中,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现建设成果惠民。
在2012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把创森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重大民生来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美化工作,让群众生活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旁,能够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喝上更干净的水。同时,将创森与发展现代林业产业结合起来,加快竹、油茶、花卉苗木、森林食品、森林药品和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各地在森林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为市民提供便利。
各地将绿化工程作为重点,着力实施一批公园广场、公共绿地、绿化小品等惠民享绿工程,大力提倡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加快推进绿道网规划建设,让城乡居民最大限度地共享绿化成果。
为营造全民参与、全面推进的创森氛围,郴州市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郴州市举办了“林邑杯”有奖征文大赛、“我心目中的森林郴州”摄影大赛;在郴州电视台、郴州日报等媒体开设创森专题,制作公益广告和宣传片花,在各地电视台滚动播出;在高铁郴州西站候车大厅树立LED宣传牌;在城区出租车灯上展示创森宣传标语;在每个县(市、区)城的入口处竖立4块大型宣传标牌、50条以上固定宣传标语;发放创森宣传手册10万份;在全市开展创森知识竞赛以及创森知识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村入户活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认建认养活动。
今年3月,郴州市绿化委员会面向社会发出绿地认建认养活动倡议书,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电话咨询和认建认养的市民络绎不绝。
据统计,植树节期间,全市城区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超过23万人次,植树68万株,城区适龄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目前,全市已有246万人以各种形式参加义务植树,完成植树890万株,义务植树尽责率达85%。
与此同时,郴州市还举办莽山杜鹃花节、东江湖生态旅游节、茶文化节、郁金香花节等生态科普活动,让百姓参与其中,切身感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组织机关干部、广大市民参加义务植树、捐资认植和养绿护绿活动,并在全市建立中华林、碳汇林及各类纪念林植树基地;鼓励城乡居民充分利用“四旁”用地开展绿化,广大群众爱绿、护绿、兴绿的意识得到增强。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建设森林城市是人心所向。”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说,郴州将以创森为动力,持续开展绿化攻坚,让森林遍布城乡,让城乡居民生活在森林中、花园里,让郴州的生态环境更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鸟更多,花更美,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