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郴州”在行动 再现林中之城 ——郴州市林业建设走笔之产业篇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9-22 15:01 信息来源:
  “建设‘森林郴州’,开展植树造林,既是改善生态、美化环境的需求,更是做大产业、创造效益的途径!”采访中,郴州市林业局局长李浩高兴地说。
  据他介绍,近年来郴州林业产业异军突起,除了常规造林外,还带动发展南竹30万亩,油茶90万亩,花卉苗木6万亩。
  去年,全市完成林业产业总产值1557242万元,同比增长42.37%,其中第一产业617559万元,第二产业624281万元,第三产业3154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2.42%、28.75%、61.9%。
  壮大产业
  扶持“龙头”抢市场
  南竹,是郴州城乡常见的林产品,具有投资风险小、经济价值高、资源再生性强等特点。
  为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投入、政策扶持等保障措施,南竹发展迎来了春天。
  他们以提高现有竹林林分质量为重点,采取了以垦复低改为主、新造竹林为辅的措施,实行定向培育和集约经营,提高了优质竹原料的供给能力。目前,全市已发展竹林面积129万亩,立竹1.89亿株,其中资兴、汝城、永兴等6个县(市区),面积均达10万亩以上。
  油茶是郴州的另一大亮点。作为湖南油茶主产区之一,郴州专门出台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开发油茶生产。目前全市现有油茶林面积190万亩。该市还提出,到2015年,全市将建设油茶高产示范基地150万亩,油茶良种苗圃300亩。
  抓住了“龙头”企业,就抓住了产业发展的“牛鼻子”!
  近年来,郴州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以龙头联基地、带产业。
  他们先后深入嘉禾嘉津油业公司、资兴茂盛家具厂、永兴绿洲木业公司、汝城绿叶木业公司等19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指导企业制订发展规划,争取产业发展项目、专项扶持资金和相关优惠政策。并及时掌握企业运行状况,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在贷款贴息、税费减免、原材料供应、基地建设、产品流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感谢省、市、县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我公司生产的‘波林牌’细木工板,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畅销产品,品牌效益逐年提高。”在汝城县绿叶木业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曾斌志这样向我们介绍。
  郴州还把林业产业品牌培育,作为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来抓,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培育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使得郴州的林产品逐渐走出“深闺”,走俏市场。
  目前,全市林产品现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湖南省出口名牌产品1个、湖南省著名商标3个、湖南名牌产品5个、湖南省林业产品十大品牌1个。
  多元开发
  林下经济红如火
  近日,我们来到安仁县龙海镇东南阳光公司脐橙基地,一进果园,只见5000余亩的脐橙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林下种植的西瓜爬满了山头,一群群土鸡在脐橙树下悠闲觅食……
  公司总经理阳凯华说,2005年公司尝试着拿出300亩果园,进行林下种植花生、大豆、辣椒、西红柿、西瓜,以弥补资金投入不足。结果当年就给公司带来了近9万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后,公司一发不可收拾,养殖、种植、旅游等项目一起上,走上了林上林下立体开发道路。
  目前,该公司脐橙基地种植5000亩,资产规模2850万元,林下种植、养殖面积3140亩,农户参与种植、养殖1260亩,年林下经济收入500余万元,带动农户创收218户。
  种药材,种水果,养家禽,养竹鼠……在郴州,类似“东南阳光”这种经营模式的公司,还有很多。他们集常规养殖、林下生态养殖、林下种植、水产养殖、珍贵苗木培育、生态农庄为一体,每年可创下不菲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郴州以发展民生林业为契机,充分发挥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林荫空间优势,林下经济成为林业经济转型和绿色增长的主要途径。
  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扶持、部门推动、示范带动,短短几年时间,林下经济实现了“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地下经济”向“地上经济”的华丽转身,广大群众由衷感叹,称这是一个“生态得保护、经济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好点子。
  目前,全市有100余个由集体、单位和个人组成的合作组织从事林下经济发展活动,年产值93195万元,年创利税7063万元,从业人员2万余人。
  “以林美景,以景带游,以游促林”。在郴州,以森林农家乐、森林观光旅游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旅游方兴未艾。每逢节假日,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九龙江省级森林公园便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里,亲近自然,享受生态,成为一种时尚。
  强化管理
  种苗产业向阳开
  “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用3-5年时间,着力打造成湘粤赣边际区域优质林木种苗中心。主要造林树种工程造林良种使用率达到100%,林木种子受检率达到100%,苗木受检率达到95%以上,造林种苗合格率达到95%以上。”郴州市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实施意见,为林木种苗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种苗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林业产业的发展。郴州通过建立健全种苗行政管理、监督检验、生产供应、政策保障等“四大体系”,实现了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化、品种多样化、质量标准化、造林良种化,为全市重点营造林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种苗保障。
  为健全监督检验体系,保证种苗质量,他们设立了质量监督网,按照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验制度,建立了抽查、检验和自查制度,依据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生产、经营、使用林木种苗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抽查,形成了市林业局种苗站对各县的林木种苗进行质量抽查,各县市区自查的一个常年运转的种苗质量监督网。
  该市还规定,出圃苗木必须经过林业技术人员按照用苗规格要求,检查验收后方可用于工程造林,切实把好市场准入关。在种子调拨使用过程中,坚持良种率100%的原则,所调拨的种子一律进行相关测定,合格后方可使用。凡不具备“四证一签”的种苗,不准进入市场。
  与此同时,郴州坚持走基地化、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路子,对主要造林树种要由分散育苗向相对集中育苗转变,推行定点订单式育苗,引导种苗生产有序进行,使圃地利用率、苗木合格率、造林成活率大大提高。
  据介绍,目前,郴州已发展大型造林育苗基地6个,面积3000余亩,全市90%以上的苗木来源于大型育苗基地,去年从省站调运良种5900公斤,预计出苗1.2亿株,重点工程造林全部使用良种,实现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自给率100%。
  在桂阳县极乐育苗基地,我们看到杉树、国外松、樟树等大片苗木生机勃勃。基地负责人说,基地实行定点订单式育苗,既保证了质量,又实现了种苗有序供给。
  去年9月,全省林木良种补贴试点工作及育苗现场会在郴州召开。在会上,郴州建立健全“四大体系”、促进林木种苗有序发展的做法,得到广泛推广。 
< img src=""/>

“森林郴州”在行动 再现林中之城 ——郴州市林业建设走笔之产业篇

6724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