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村“大变身”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11-25 15:00 信息来源:
   过去以矿山开采为主要收入的临武县万水乡井头村,现在不但大幅退出矿业经济,还“走出去”搞特色种植,实现了“大变身”。近日记者到该村采访时,村支书周作民说,这都归功于转型发展。
  井头村有村民290户、1200多人,位于三十六湾矿区山脚下。以前,90%以上的村民从事矿业经营,是远近闻名的“采矿村”。但随着矿山资源逐渐枯竭及矿业生产秩序整顿,矿业经济难以为继,村子发展陷入困境。
  2008年,临武县加大荒山及废弃矿山复垦力度,规定复垦废弃荒山、矿山给予一定补助,这为井头村带来了新的机遇。近几年,在生态与经济因素双重驱动下,村里先后复垦荒山500多亩搞种植。尝到甜头后,村民们还“走出去”租地搞种植。村支书周作民率先带两个儿子,到广东花都租了20亩地种绿萝,当年投入,当年见效。“见有钱可赚,村民们到我的基地来取经,现在村里有近一半人在花都种绿萝,户均年收入15万余元。”谈起自己当初的决定,周作民很欣慰。
  村民周杏珠先后投入80万元,在花都建种植基地。她告诉记者,等内地市场成熟时,她准备把绿萝产业“移植”过来,带动更多人参加。
  虽有很多村民在外闯市场,但留在本地的也“闲不住”。目前,在村里养鱼、养鸭及种蔬菜、水果的专业大户,已有14户。
  除了转型搞种植外,井头村还因地制宜,引导村民依托三十六湾矿区搞第三产业,办宾馆酒店、搞物流运输等,为村里15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周作民介绍,村里现有农家别墅150余栋、轿车160多辆,今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万元。
  井头村在大搞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持续开展新农村建设。2010年以来,先后投入6200余万元,修路建学校,给家家户户装上了自来水,还改厨改厕,拆空心房380多间,实施了亮化、绿化等工程。
  “原来村里到处脏、乱、差,现在完全改变了。”村民周作万说,村里有了专门的保洁员,各项休闲设施也很齐全,村民经常在休闲广场跳舞、打球。村子连续几年被评为郴州市小康文明村。 
< img src=""/>

采矿村“大变身”

672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