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里长出的“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12-18 15:00
信息来源: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12月17日,我们来到曾经历山洪灾害的临湘市詹桥镇,如画的村庄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生机盎然。镇党委书记李四海感慨:“‘生态詹桥’的绿,是从人们心底里长出来的!”
詹桥镇位于大云山下,是矿业大镇、林区大镇,但村民靠山吃山,生态保护意识较淡薄。“2011年6月那场特大山洪灾害,给干群上了一堂深刻的‘环保课’。” 李四海介绍说,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要全面规划,科学重建,走生态发展之路,通过示范基地建设,采用“以奖代投”等方式,鼓励重灾区云山村、观山村发展杨梅产业。“你看我家杨梅树长得多好!”云山村村民姜卫龙在自家杨梅园里喜滋滋地说:“村里帮自己流转了30亩土地,又帮忙调来了杨梅苗。今年杨梅树开始挂果,我赚了1万多元!”目前,该镇杨梅种植面积达210亩,每亩年产值超4000元。
来到姜卫龙的住处,屋舍俨然,整齐划一。他好高兴:“这里建房、绿化等重建项目,都在政府引导下进行了科学规划,环境好,住着踏实。”该镇投入310余万元,在集镇建成了2100多平方米的集中安置点,远离了地质灾害隐患;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了7.2公里的河道改造,将不宜建房地段作为绿化重点,布置休闲、健身等设施。这些都成了一道道风景。
目前,该镇掀起了“清洁家园”高潮。观山村清洁家园协会清扫员李师傅介绍,户户张贴了《卫生公约》,配备了垃圾桶,通过日常卫生评比,确保家园清洁。村支书刘模义很自豪:目前全村7个组都建成了生态亮点屋场!
詹桥镇位于大云山下,是矿业大镇、林区大镇,但村民靠山吃山,生态保护意识较淡薄。“2011年6月那场特大山洪灾害,给干群上了一堂深刻的‘环保课’。” 李四海介绍说,镇党委政府痛定思痛,要全面规划,科学重建,走生态发展之路,通过示范基地建设,采用“以奖代投”等方式,鼓励重灾区云山村、观山村发展杨梅产业。“你看我家杨梅树长得多好!”云山村村民姜卫龙在自家杨梅园里喜滋滋地说:“村里帮自己流转了30亩土地,又帮忙调来了杨梅苗。今年杨梅树开始挂果,我赚了1万多元!”目前,该镇杨梅种植面积达210亩,每亩年产值超4000元。
来到姜卫龙的住处,屋舍俨然,整齐划一。他好高兴:“这里建房、绿化等重建项目,都在政府引导下进行了科学规划,环境好,住着踏实。”该镇投入310余万元,在集镇建成了2100多平方米的集中安置点,远离了地质灾害隐患;投入1200多万元,完成了7.2公里的河道改造,将不宜建房地段作为绿化重点,布置休闲、健身等设施。这些都成了一道道风景。
目前,该镇掀起了“清洁家园”高潮。观山村清洁家园协会清扫员李师傅介绍,户户张贴了《卫生公约》,配备了垃圾桶,通过日常卫生评比,确保家园清洁。村支书刘模义很自豪:目前全村7个组都建成了生态亮点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