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明珠”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1-25 14:59 信息来源:
  盏盏日月灯,照亮条条幸福路;滴滴山溪水,流出串串夜明珠。
  1月16日,记者来到华能湖南湘祁水电站采访,其负责人津津乐道地说起了这副对联。
  湘祁水电站坐落在祁东、祁阳县交界处,为湘水干流11级梯级开发中的第6级,总装机容量8万千瓦,年发电3.18亿千瓦时,是兼顾航运、灌溉、交通、旅游、养殖及城镇开发等综合效益的大Ⅱ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
  湘祁水电站总经理助理吴建文介绍,该电站是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调整能源结构、实施绿色发展行动计划的第一个自主投资建设的水电项目,工程于2009年开工,去年8月25日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按期完成了4台机组投产发电任务,创下多项新纪录:
  工程建设连续安全生产1200天,库区移民安置和枢纽工程实现下闸蓄水同步验收;
  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同步投运,成为省内第一个集水能和太阳能于一体的绿色环保型水电站;
  在省内首次实现长沙远程控制,异地开、停机,水电站“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成为现实;
  几乎没有施工准备期的情况下,创造了湘江干流上首台机组仅用26个月建成投产的新纪录。特别是4号机组,从交付安装到投产仅用47天,创同类型机组安装最短工期。
  2008年3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招标,取得湘祁水电枢纽工程开发权,2009年10月开工建设。2010年1月,湘江出现罕见冬汛,4至6月又出现大范围超频暴雨和洪水,围堰经受了10次每秒5000立方米以上流量的考验,最大一次洪峰达每秒1.1万立方米。
  为将洪水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湘祁水电站优化设计、加强防渗处理。为保截流目标实现,建设者将一期闸坝7孔闸门干地安装调整为5孔干地安装、2孔水上安装。在7号孔弧门安装中,有效利用作业面交叉作业空隙时间,创造了2天拆一台高架门机、3天装一孔弧门的“湘祁速度”。
  刚战洪水,又迎来反常的高温天气。施工现场室外温度高达42摄氏度,基坑内达50摄氏度。湘祁人毫不畏惧,战高温,抢进度。2010年12月初,顺利完成了右岸水下部分工程施工,并成功实现二期截流。
  湘祁水电站是“华能”第一个水电项目。“华能”将其多年积累的火电建设管理经验融入水电建设中,优化利用各方资源,做到优势互补。在设计上,将原设计的Ⅲ级船闸进行优化,在保证闸室宽度和门槛水深前提下,预留航道提升能力,大大节省了投资。将厂区路灯设计成风光一体式,厂房与生活区屋顶采用光伏发电,处处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同时,跟踪国内智能化水电厂最新技术,以源网协调发展的“无人值守,少人值班”模式为基础,以远程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努力建设“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化水电厂。
  “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片环境、促进一方和谐”。湘祁水电站建设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部分移民集中安置点进行设计优化,切实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创造良好条件。
  湘祁水电站库区淹没涉及祁阳、祁东2县10个乡镇60个村(社区)210个组,征用土地共计2417公顷(含水面),库区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任务繁重。有关方面充分依靠库区各级政府,及时疏导、化解移民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效促进库区移民工作顺利开展,至今未发生阻工等群体性事件。
  “华能”还投资近1000万元,与祁东县政府共同修建了电站大坝至归阳镇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周边百姓出行。电站坝顶建公路桥,联通了祁阳、祁东和常宁3县(市),将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尤其是电站投产后,可缓解湘南地区电力紧张局面,还能为地方财政增加收入,并形成库容3亿立方米的水库,改善了河道,拓宽了水域。电站环境优美,绿草如茵,成为湘南地区一颗光彩熠熠的“绿色明珠”。
  
< img src=""/>

“绿色明珠”

67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