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元投资项目因何被拒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1-25 14:59 信息来源:
  发展不可逾越。发展是两型社会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省委常委、长株潭试验区工委书记张文雄提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实处着力,尤其要实在两型产业上。做实两型产业,必须健全产业准入机制,建立产业提升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从本期开始,《两型湖南》将聚焦两型产业发展,从产业准入、产业提升和落后产能退出3个方面,阐释两型产业发展之道,敬请关注。
  今年3月,浙江一家客商怀揣着3亿元投资项目来到了株洲高新区。
  “3亿元的投资项目,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个小项目。”区招商合作局副局长吕军辉随即组织工作人员,陪同客人们对园区进行实地考察。
  园区内外交通四通八达;株洲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为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更为难得的是,项目生产所需的石灰、水泥、石英砂等原材料在本地有充足的供应……几天走下来,这家从事工业化住宅部件生产的企业对高新区兴趣大增。
  看中了高新区地缘、市场、成本等优势,该企业负责人正式向株洲高新区管委会提出入园申请。
  根据企业的投资规划,该项目主要生产加气 凝土(ALC)新型墙体材料、后道加工板材、中高密度CCA板等新型节能环保住宅部件,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5亿元,上缴税收近亿元。
  与此同时,招商、发改、国土、环保、税务等高新区工业项目入园评估小组成员单位,分别从各自专业出发,紧锣密鼓展开对该项目的综合评审工作,并引入第三方专业投资咨询机构,从市场角度给出客观评价。
  查阅相关资料,衔接产业规划布局,实地走访企业。在之后举行的该项目入园评估决策会议上,相关单位纷纷发言——
  “该项目生产的住宅部件具有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特点,可大量节约建筑工期,且具有轻质高强、防火隔热、抗震节能等特点。”
  “项目大量使用本地原材料,有利于形成相关产业链条。”
  “项目具有良好的预期收益,在创造税收的同时,还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
  几乎所有观点都一边倒地支持该项目。此时,环保部门开始陈述对该项目的评估意见:“该项目所生产的住宅部件虽然是新型环保产品,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块状石灰的破碎、各种粉料的搅拌等,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并难以控制,从而影响周边环境。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该项目不宜选址在高新区。”
  正是因为这条意见,高新区最终婉拒了该企业落户。
  原来,在高新区入园工业项目评估决策体系中,对所有项目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大气污染物排放、水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处理、污染物排放总量、噪声等级评价等5项环保指标,只要有一项不达标,不论项目投资多少、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如何,一律不予引进。
  通过严把项目准入关,株洲高新区引进入园的都是符合“两型”发展要求的产业和项目,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大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去年,株洲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1018亿元,成为继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之后全省第3个千亿产业园区,综合实力居中部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非省会城市高新区第1位。
  学会拒绝
  本报记者 贺佳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必然要消灭企业。在许多城市面临保护与开发矛盾的当前,株洲高新区的经验做法无疑给了我们许多启迪。
  在株洲高新区采访中,完全颠覆了自己对工业园区的传统印象。这里没有烟囱林立,不再乌烟瘴气,而是绿草如茵、绿柳垂阴,功能完善、百姓宜居。能够做到这一点,恰恰因为他们严格把住了项目准入关。
  作为地级城市的一个开发区,不可能没有那股强烈的开发冲动。坐拥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享有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优惠政策,在承接产业转移的浪潮中,株洲高新区完全有条件有基础多接纳一些大项目,从而让GDP的数值更大一些。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不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而是坚决把“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等“三高”项目挡在园区之外。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株洲市近年来涅?重生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在阵痛中学会了拒绝。作为新区,他们近3年来先后拒绝20多个项目共约15亿元的投资,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宁愿发展慢一点,也决不走污染老路”的坚强决心。他们所拒绝的,是落后的发展理念、落后的生产工艺、落后的管理方式,为的是将来更好地发展。
  株洲高新区的经验做法告诉我们,只有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准入标准,切实做到新上产业项目不放松环保要求,承接产业转移不降低环保门槛,扩大产业规模不增加排放总量,才能真正引进符合‘两型’发展要求的产业和项目,并形成集群效应,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 img src=""/>

3亿元投资项目因何被拒

672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