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 打造内河流域发展示范区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4-09 14:58 信息来源:
  【编者按】“湘水至清,虽深五六丈,见底了了然,石子如樗蒲矣,五色鲜明。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绿竹生焉,上叶甚密,下疏辽,常如有风气。”东晋罗含笔下的母亲河湘江很美。千百年,湘江北去,奔流不息,湘江变得沧桑,变得沉重。湘水已不清澈,两岸喧嚣浮华。湘江承载得太多而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湘江不能就此消沉,湘江呼唤再次蜕变!近日《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获批出台,湘江的蝶变梦想从此开始。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湘江会怎么变?湘江两岸会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请看红网专题报道《蝶变?湘江》。
  站在湖南科学发展的又一重要节点,7000万湖湘儿女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我们的母亲河——湘江。
  
  近日获批的《湘江流域科学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到2020年把湘江打造成湖南重要的产业轴线、黄金水道、文化长廊和生态家园。
  
  近日,红网记者也专门就湘江流域空间格局优化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等问题采访了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唐宇文。
  
  《规划》提出要把湘江建成健康湘江、富庶湘江、和谐湘江和丰盈湘江,总的说来就是要建设“美丽湘江”。在唐宇文看来,也就是要通过这么一个规划,促进流域内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乡区域以及上下游的和谐发展。
  
    
  “一核四极四轴”:以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为核心,衡阳、郴州、永州、娄底等四个次级中心城市为支撑极点,京港澳、娄邵永、潭娄邵、衡永等四条交通走廊为轴线,构建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格局。
    
  “一圈一区一带”:以长株潭都市农业圈、娄邵衡永丘岗节水农业区、南岭-罗霄山山地农业带为主体的农业空间格局。
  
  “三屏五库十一廊”:以南岭、幕阜-罗霄山、雪峰山等自然山体为生态屏障,东江湖、水府庙、株树桥、欧阳海和涔天河五大水库为重要水源地和湿地,以湘江干流及其十大主要支流潇水、舂陵水、蒸水、耒水、洣水、渌水、涓水、涟水、浏阳河和沩水为生态廊道。
  
  “这一空间布局充分利用了湘江流域江河水系、生态资源、旅游资源、城镇体系、交通网络和山林田园,将构筑出‘山水田园系统,城乡功能一体’的良好人居环境。”唐宇文解释道。
  
  湘江流域总体规划涵盖9市67个县市区,如何实现上中下游的协调发展?怎样布局湘江流域内相关产业,实现绿色GDP和经济GDP的同步增长?
  
  对此唐宇文表示,在区域协调发展这一块,坚持合理的空间开发模式。在流域中上游地区实行据点式开发和点轴开发,在重点发展衡阳、郴州、永州、娄底等中心城市的基础上,依托主要交通干线,加快区内京港澳、二广、泉南、厦蓉等经济轴带建设。
  
  同时更好的引导下游地区由点轴开发模式向网络开发模式提升,深化环长株潭城市群融合发展,把握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机遇,加强与长三角、成渝经济区的经济联系。
  
  而在产业布局方面,唐宇文介绍将秉承差异化发展的总思路,中上游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及劳动密集型轻工制造与电子信息产业,并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下游地区依托科技智力优势及良好的产业配套条件,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两型”产业体系。 
< img src=""/>

湘江 打造内河流域发展示范区

67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