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柏林:谱写“竹”梦新篇——浏阳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竹产业是浏阳的传统优势产业与富民产业,推动其转型升级,不仅是实现生态价值转化的关键,更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肩负着打造“湘赣边竹业振兴标杆”的使命,我们深入浙江安吉、益阳桃江等地考察学习,切身感受到先进地区以竹兴业、点绿成金的澎湃动能。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浙江安吉竹产业实现了从卖原竹到进原竹、用竹竿到用全竹、物理利用到生化利用、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的四次跨越,成为全国竹加工制造业集群高地。安吉现有竹林约100万亩,总产值达180.28亿元,增速8.65%。益阳桃江县抢抓“以竹代塑”等机遇,创新探索“竹旅文体康”融合模式,全力打造产业链群,全县竹产业产值155.21亿元,关联产业实现综合产值287.5亿元,带动本地就业16万人,人均增收逾4500元。邵阳绥宁立足楠竹资源,构建了从上游竹拉丝/竹片、中游竹胶板/竹帘,到下游竹地板/竹家具/竹工艺品,并延伸至竹下脚料再利用、笋食品加工的全产业链,竹产业工业产值约32亿元,综合效益约53.8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的80%以上,为全县居民年人均增收1.43万元。
对标先进、审视自身,如何将浏阳丰厚的“竹家底”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是我们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丰富的资源禀赋、深厚的产业积淀与迫切的转型需求,正是我们破局奋起、谱写新篇的坚实底气。
一、全链条贯通:强基固本,提质增效,畅通价值转化通道
一是前端:整合资源,高效培育。推动竹林集约经营,推广“国企+合作社+基地”模式,引导竹农以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竹林,重点支持竹林生产道路(运材道、作业道)、喷灌系统升级改造,配套建设竹材物理分解场地等初加工点,切实破解竹子“下山难、下山贵”困境,降低采运成本,让沉睡的竹资源“活”起来、“流”起来。
二是中端:精深加工,价值跃升。一方面,筑巢引凤。筹划建设“全竹利用循环产业园”,深化产学研合作,攻关精深加工技术、环保工艺与智能装备,提升效率与标准化水平。靶向引进科技型、规模型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打造竹板材、竹家居、竹食品、竹炭等高附加值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本土孵化。在楠竹主产乡镇科学布局笋竹初加工点,重点发展以竹板材、竹家居、竹食品、竹基新材料(饲料、活性炭)为核心的精深加工集群。鼓励竹企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加强纵向分工与横向协作,打造风险共担、互利共赢、集约高效的企业集群,推动产业由“小而散”向“精而强”蝶变。
三是后端: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大力推广“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应用场景,推动竹缠绕管廊、竹纤维复合材料等新兴产品在工程、包装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扶持企业走品牌化路线,培育一批有影响力、有特色、高品质的“浏阳竹品牌”。利用电商平台、博览会、交易会等拓宽推广渠道,提升市场接纳度与品牌美誉度。建立健全竹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夯实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溢价能力。
二、全业态融合:创新驱动,跨界赋能,释放产业乘数效应
一是“一产”奠基提质。探索定向培育技术,科学规划采伐周期与经营计划,提升竹林产量。推进竹林集约化、标准化经营,重点建设丰产竹林基地和笋用林,力争年均新增集约化经营主体30个以上,同步推动林下经济、生态景观等多功能开发。
二是“二产”创新赋能。推动加工制造向“高、精、尖”升级,涵盖传统竹制品焕新(家具、工艺品)、新型材料研发(复合材料、纤维制品)、生物质利用(活性炭)、食品加工(笋制品)等多领域。深化循环利用,拓展“以竹代木”“以竹代塑”应用,提升产业“含新量”与“含绿量”。
三是三产融合增值。文旅融合:深挖浏阳特色竹工艺、竹文化,结合花炮艺术、客家风情打造竹主题展示体验空间,塑造特色竹文旅IP,开发具有地域文化标识的文旅商品。业态联动:推动竹产业与烟花文旅、生态康养、乡村休闲深度融合,依托凤凰山茶园、大围山竹林景观,开发竹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线路。筹划建设潇湘竹品·竹生活美学馆,打造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竹林康养区、竹林慢生活体验基地,构建富有魅力的竹林生态旅游圈,做强“竹文旅”品牌影响力。
三、全方位支撑:系统集成,优化生态,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一是政策规划引领。加强顶层设计,成立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完善发展规划,积极融入省级“千亿竹产业”战略。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大科研投入,支持竹机械研究院建设和关键技术攻关。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质量检测、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二是平台机制支撑。健全家居建材产业链联动机制,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以链促竹。强化竹业协会、社会组织纽带功能,促进行业自律与协作共生。加强竹林生产经营技术指导和培训,全面提升从业者素质技能。
三是金融营商助力。精准落实贴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龙头企业培育和重大项目落地。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竹林经营权贷”“竹企发展贷”等金融产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辟竹材运输“绿色通道”,强化土地、人才、能源等全流程要素保障。
浏阳将以“全链条贯通”实现资源高效转化与价值跃升,以“全业态融合”催生新动能与新增长极,以“全方位支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生态,系统发力推动竹产业迈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续的未来,矢志打造全国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为乡村振兴与绿色经济转型贡献可借鉴、可推广的“浏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