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红:新宁县“三个聚焦”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5-05-08 10:29 信息来源:

新宁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总面积2812平方千米。这里山清水秀,素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誉。县内林业资源丰富,林地面积279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86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58%,林木绿化率达70.03%。近年来,新宁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省、市林长制工作部署,各项林业工作稳步推进、持续向好。相继获得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物种保护先进工作者、优秀林长等荣誉。

第一,聚焦组织体系建设,实施运行更加顺畅。新宁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湖南省重点林区县之一。自林长制工作全面推行以来,着力构建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运行机制,实现了“林长制”到“林长治”有效转变。一是注重高位推动。县级林长紧紧抓住“林长”牵头抓总的“牛鼻子”,通过林长会议、县委常委会及专题会议,林长令等形式,带头巡林,在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上精准发力,全年县级林长开展巡林巡查工作达100余次;及时协调解决制约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协调林业重难点问题10余项。二是注重夯实基础。设立县林长制工作事务中心,选优配强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每个乡镇设立林长办,优化调整护林员巡护网格736个,“一长四员”全部配备设置到位。加强护林员规范化管理,确保每个管护网格山有人管林有人护;强化护林员履职考核监管,推动巡山护林由上线打卡向问题发现转变,着力实现源头管控。三是注重机制创新。印发《新宁县“林长+志愿者”工作机制方案》,推动林长与志愿者群体相结合,既强化了林长履职效能,又充分发挥了志愿者的宣传作用,让更多群众了解林长制并积极参与到林长制工作中来。全年开展森林防火、候鸟保护等“林长+志愿者”活动近10次,参与人次达300人次,通过“林长+志愿者”机制,组建机关干部职工志愿巡护队,为巡护注入了更多力量。近两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没有发生重大破坏野生案件和负面舆情。

第二,聚焦“护绿”固本强基,守牢资源管护底线。全面推进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古树名木保护;扎实开展打击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林火阻隔系统两年行动任务。一是野生动植物保护有力有效。贯彻落实省、市关于野保工作要求,专项部署推进。2024年5月份,下发《关于开展新宁县“清风行动2024”的通知》《关于加强候鸟保护工作的提示函》等,强化、细化巡护值守及宣传要求,持续保持野生动植物保护高压态势。大力开展宣传引导,利用村村通、上门入户发放宣传手册、宣贯横幅等方式,搭建起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等“五进”平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普讲座,以及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等野生动植物保护主题宣传,重点区域和候鸟联防保护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在候鸟迁徙期,全县3个候鸟保护站均安排每班3人24小时现场值守巡护。候鸟保护期间,全县累计出动巡查巡护车辆100余次,巡护巡查人员500余人次,累计巡护1000公里,累计拆除鸟网20张,查获诱鸟器及其它非法猎捕工具10套,解救活体鸟类6只。二是珍稀濒危动植物资源保护实现突破。资源冷杉、银杉等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返迁基地内银杉、资源冷杉适应返迁环境,2022年种植的10株资源冷杉幼苗成活8株且长势良好;崀山石田朱鹮野外繁育取得新突破,全年繁育幼鸟5只;合欢盆距兰野外种群首次自然结实,标志着返迁取得成功;大黄花虾脊兰野生返迁并成活500株。三是古树名木保护和乡村公园建设有机融合。落实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两年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全面普查家底,通过古树名木认定、登记、建档、公布、挂牌等工作,摸清古树名木家底,全县现有古树3051株,其中一级古树171株、二级古树675株、三级古树2201株,名木4株。加强宣传科普,通过村村通、宣传栏及网络平台等媒体,以及举办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等,普及古树名木保护知识,提升社会公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强化“多重保护”,建立财政资金预算机制,设立古树名木保护专项经费,近3年投入财政资金220万元,抢救复壮一二级古树42株。建立“一树一长”保护机制,县、乡、村三级林长按所属功能区和行政区域分别包保一级古树及名木、二级古树、三级古树。建立古树名木保险机制,为全县古树名木购买保险;加强监督执法,严厉打击损害古树名木行为。同时,融合乡村公园建设保护古树名木,全力推进乡村公园“十百千”工程。完成安山乡车头村、水庙五里圳、黄龙柳山公园、麻林瑶族乡大圳村等4个特色乡村休闲公园建设,宛旦平故居、马头桥乡村公园建设,被列入2025年全市示范性乡村公园计划,以特色古树名木为标的崀山枫杨码头、回龙杨桥古银杏等地成为旅游热点、网红打卡点。

第三,聚焦“活绿”发展产业,林长上山财富下山。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创新推出“活绿”发展产业新模式。2024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69.9亿元,林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5%。一是以楠竹产业为纲,带动传统林木经济发展。响应“以竹代塑”倡议,贯彻落实湖南省《关于加快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利用楠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产业。改善楠竹产区交通条件,累计投入资金1800万,修建了竹林道150公里,改善了林区交通条件。推进楠竹低改提质,制定《新宁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楠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委托湖南省林科院编制了《新宁县竹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划分材用林、笋材两用林等类型,对竹林进行垦复、施肥、中耕、除草等“科学低改”,完成楠竹低改7000亩。大力扶持竹加工企业,将林木产业作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并出台系列优惠政策措施,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积极争资引项,争取到楠竹低改及竹产业综合开发等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申请专项债券6500万元。二是引导林下中药材种植,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宁是铁皮石斛原生地之一,崀山崖壁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是目前湖南省最大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全县适合木本药材生长的林地面积占比达40%以上,目前境内木本药材品种有厚朴、黄柏、杜仲、银杏等,有成片厚朴林6万亩、林下淫羊藿面积1500余亩;有铁皮石斛约300亩,产值每亩约1.5万元,成为真真切切从崖壁上开出的“美丽经济”。三是多种经营模式促进林业高质量发展。引导林业经营主体规范林权流转,以合同、林权证、固定资产登记证等形式规范流转100亩以上林地经营权的林地面积13.98万亩,50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主体51家。开展集体林地股权改革试点,引导国有林场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联合经营,促进集体林经营水平提升。2024年,谢家岭国有林场与桐古村三、四组签订入股山场林木采伐的合同,村组以集体山场作为乙方投资入股,由国有林场负责森林经营管理,砍伐林木收入按比例分成。同时,依托境内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森林康养。新宁县舜帝茶庄森林康养中心、新宁县裕锋生态农庄、崀山太阳谷生态园入选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

周志红:新宁县“三个聚焦”推进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

33668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