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平:武陵源区逐绿前行 促“林长治”
武陵源区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位于张家界市中部,澧水中上游,总面积397.5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51.9万亩,草地面积331亩,湿地面积1024亩,森林覆盖率77.94%,森林蓄积量217.4万立方米,拥有中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中国首批世界自然遗产、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张家界地貌”命名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桂冠。
近年来,武陵源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林长制的部署要求,建立健全最严格的森林资源保护机制,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富民惠民。202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中国天然氧吧、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世界地球日第七届“最美地球印记”主题科普活动“年度贡献奖”和“优秀作品奖”及湖南省自然保护地管理评估十佳单位和优秀单位、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评估优秀单位、森林防火工作优秀单位、国有林场质量评估优秀等次、秀美林场等荣誉。
一、当前工作及现状
(一)创新“林长+”模式,工作机制添活力。2023年,我区积极探索“林长+”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林长制工作机制,助力林长制推深做实、落地见效。一是“林长+检察长”,促进协作运行。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服务保障、专项治理、联合督导,打击涉林涉绿违法行为,强化生态保护的管护机制保障,以“检察蓝”守护“生态绿”。二是“林长+智慧林业”,增强科技赋能。启动实施全域视联网应用平台(智慧林业)建设,构建以林业为试点的“空天地”立体监测预警、指挥管理体系,在重点区域布设视频监测点位,建立高位摄像机视频监控防火平台和无人机智巡平台,强化森林督查违法图斑、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资源保护,构建林草湿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一体化监管体系。三是“林长+主题活动”,形成文化效应。充分利用义务植树、防火宣传、两年行动、资源保护等活动载体,将主题党日、清廉机关建设、工会、团建、鸽子花志愿服务等活动融入其中,让党建、团建、工建赋能林长制,形成浓厚的森林文化效应,为服务全区森林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提供文化保障。四是“林长+屋场会”,引导全民参与。区直部门在召开屋场会时,把林业法规政策、加强森林防火、倡导文明祭祖等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进行宣传,听取百姓心声与诉求,与群众“面对面”讨论和解决林地承包经营、林下经济发展等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把涉林问题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林草湿资源保护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实行“一张图”作战,生态底蕴更深厚。立足区情实际,把推深做实林长制作为描摹武陵源经济社会发展宏图的重要一笔进行浓墨重彩,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进全区生态底色。一是聚焦“扩绿”添风彩。深入广泛开展义务植树、生态修复等国土绿化行动,完成春季造林1000亩、森林质量提升补助项目750亩;湘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工建设,完成封山育林8057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7682亩。创建省级“美丽庭院”46个,以G241、插园公路为轴线,建设多彩森林廊道13公里,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绿”的别样风景。二是聚焦“护绿”守红线。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出台违规野外用火举报奖励办法,激励广大群众参与森林防火,及时发现、制止、惩处违法违规野外用火行为。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两年行动,完成生物防火林带26公里、防火隔离带17公里、防火通道16公里、消防水池1430立方米,建立1支50人的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两年行动”年度任务完成率均超过100%。扎实开展“强基础、抓演练、治隐患、严打击”、“护松2023”检疫执法、“清风行动”等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县域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全区林草湿资源、古树名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均达100%。三是聚焦“管绿”重查处。2023年完成四批森林督查下发的106个图斑核查,其中3个属于问题案件全部整改销号,并上报“国家森林督查暨林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加强林业行政审批和执法,严守林木采伐和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全年办理林木采伐298宗;受理林业行政案件19起、查处19起、查处率100%,收回林地52.43亩并恢复植被。四是聚焦“活绿”兴产业。推进林药、林茶、林蜂等林下经济发展,发展油茶1000亩、黄精150亩、天麻100亩,建立省级森林康养基地2家、林业龙头企业2家、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家、森林旅游民宿5家、林下经济示范点1家。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落实集体林所有权4.74万亩、承包经营权10810户。
(三)展开“全方位”宣传,舆论氛围更浓烈。打好“节会活动+主流媒体+传统形式”宣传组合拳,形成重磅推介,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一是搭建节会载体“宣”。积极参加世界地质公园论坛大会,成功举办“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张家界”暨第20届湖南张家界森林保护节、河流系统理论与模拟暨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等重大节会,深化宣传、交流、推介,进一步扩大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二是用好媒体资源“宣”。加强与媒体合作,全方位宣传林长制推行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家林草局政府网、红网等媒体广泛推介,2023年我区林长制工作在国家省市级媒体上稿98篇;通过设立宣传墙、宣传栏,悬挂横幅、印发资料、流动车辆等方式,使林长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三是把住创建契机“宣”。抓住“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秀美林场”、“美丽庭院”、林业合作示范社等创建契机,把义务植树、“四旁”绿化及森林防火、资源保护等内容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等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宣传引导全民支持、参与到林长制工作中来。
二、主要成效及亮点
2023年,我区在林长制全面见效、出特色、添亮点上下功夫,为推深做实林长制提供强大助力。
(一)恢复一个机构。在2022年建立区林长制事务中心的基础上,2023年我区全面恢复基层林业工作站,明确专人和经费,进一步增强基层林业治理能力,确保林业管理服务正常运转。
(二)创新两项工作。一是建立“林长+检察长”协作机制,与检察院共同办理1起非法占用林地案件,收回占用林地6亩,恢复植被3996㎡;协同办理了本辖区首例采挖野生天麻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等5个案件,以“检察蓝”守护了“生态绿”。二是推行“屋场会”议林工作,自2022年夏季以来,为应对高温干旱天气,我区把森林防火、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等宣传纳入联村单位到组召开“屋场会”的主要内容之一,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守护绿色家园、保护绿水青山的行动中来。
(三)争创三个试点。一是争创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防灭火体系试点项目建设,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多次赴省进京汇报对接工作。6月10日国家林草局原副局长李树铭率全国高级防火专家来武陵源区调研,高度肯定我区森林防火工作,提出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希望,促进项目试点前期工作。二是启动实施全域视联网应用平台(智慧林业)建设,着力打造全省首个县级林草湿资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一体化监测预警平台,推动林长制工作运行更快捷、更精准、更科学。三是积极配合市林业局在全省首次发布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充分利用我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濒危珍稀物种多等资源优势,积极争取创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县),打好生态发展“先行牌”。
(四)实施四大举措。一是推进第三轮《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3—2035)》修编,在解决保护分区分级、管控导则、主要地块、重大项目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形成共识,现已完成文本编写,目前进行最后一轮完善、核稿。二是开展《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修订,2023年《条例》列入省人大常委会立法修订计划项目,省人大、省司法、省林业多次来武陵源区开展实地调研座谈,高位推动立法修订工作,2024年1月17日经湖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修订通过。三是实施自然保护地第三轮第二批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目前协议签订、腾房让地等工作有序推进,有力维护自然保护地的完整与原貌。四是实施猕猴种群分流调控,“猴子扰客”事件和“致害庄稼”投诉明显下降,有效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升了景区管理能力和对外形象。
(五)举办五大活动。一是举办大型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张家界暨第20届湖南张家界森林保护节,做好全国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湖南站)启动仪式。二是举办首届中国(张家界)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实现“一地跨越、全市突破”目标,促进文化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三是举办首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加速当地推进文旅融合早“出圈”。四是举办河流系统理论与模拟暨张家界地貌国际研讨会,促进地质公园管理与建设、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等工作,提升科普研学游水准和国际影响力。五是举办全国“峰林穿越”自行车挑战赛,吸引多国选手参加,彰显武陵源生态林业新成果,助力“旅游+”新业态的形成。
三、下步打算及措施
下一步,我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林长制统领全局,聚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强优势、补短板,推动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一机制”。以全域视联网应用平台(智慧林业)建设为契机,创新“林长+林智”工作机制,健全林长履职机制,建立全域全天候森林防灭火及林草湿资源监管等林业智能化管理体系、林业治理能力及治理水平现代化新模式,构建一套空地一体、共建共用共治的全域视联网视频信息系统,实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智慧管理目标,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成效明显的林业亮点。
(二)实施“一提质”。高质量完成2023年度湘西北生物多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建设规模59602亩(封山育林项目51943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7659亩),进一步提升全区生态系统质量,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样板工程。
(三)编好“两规划”。积极主动搞好衔接沟通,力争完成《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3-2035)》修编,启动《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加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深化世界地质公园交流合作。
(四)抓好“三防范”。一防火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两年行动目标任务和武陵源全域视联网一期(智慧林业平台)项目建设;抓实做细森林防火宣传、督导、值班、隐患排查等工作,消除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事故,保持森林火灾“0”受害率。二防病虫,持续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扎实开展“护松2024”检疫执法专项行动,保持全区无疫情好成绩,力争拔除最后1个疫点(共2个疫点)。三防保护地违法行为,积极协调、汇报对接,争取成立“区自然保护地保护中心”,加强林业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扎实开展林草湿资源督查、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绿盾”、风景名胜区监测等相关违法图斑整改销号,筑牢生态保护红线和生态安全底线。
(五)落实“四强化”。一强责任,加强统筹协调,进一步强化各级林长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和行业责任;加强乡级林长办和林业工作站队伍建设,着力解决林业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提升基层林业治理能力。二强监管,进一步强化对生态护林员、科技员履职能力的监管,全面提升护林员的上线巡护率、有效巡护率和“131”机制的处置能力。三强野保,抓好野生动植物、湿地、古树名木、珍稀动植物和“旗舰”物种保护,严厉打击猎捕、贩卖、运输、经营野生动植物违法行为。四强指导,不断加强日常指导与绩效评估,提升部门联动、干群参与林长制工作的积极性,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林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