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绪政:积极防控野生动物致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3-10-30 16:09 信息来源:

近年来,随着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的大力实施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不断增强,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野生动物种群产生变化,棕熊、野猪、蛇等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多,与人民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近”,野生动物活动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渐凸显。为减少野生动物活动对人民群众的危害,石门县从多角度入手,积极开展野生动物致害防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了有力保障。

一、基本情况

石门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边陲,澧水中游,武陵山脉东缘,有“武陵门户”与“潇湘北极”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97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4个街道、4个农林场和1个管理区。据最新调查统计,全县现有林地面积423.07万亩,森林蓄积量1507万立方米,有维管束植物3241种,陆生脊椎动物542种,昆虫4770种,被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先后设立了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夹山国家森林公园、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梯隘国家石漠公园、罗坪省级地质公园、洛浦寺省级森林公园、白云山市级森林公园等7个自然护地,自然保护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9.1%,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

二、主要做法

一是强化领导抓落实。石门县高度重视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将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纳入了林长制“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责任体系,在全省范围内探索开展了防控野猪危害试点,制定出台了全县防控野猪危害工作方案,明确了各级林长、相关县直部门和属地政府的职责,将防控责任压实到了每个山头地块,形成了“林长+部门+四员”的野生动物致害防控工作机制。

二是开展调查摸家底。为科学有效地开展野生动物危害防控,2020年以来,石门县聘请专业机构在全县范围内相继开展了野生动物致害调查和生物多样性普查,基本摸清了全县野生动物特别是致害野生动物的种类、数量和致害损失。据调查统计,全县仅野猪就有近6000头,野生动物致害面积超2万亩,年损失约540万元,其中野猪致害约1.5万余亩,损失约350万元;棕熊、猕猴、鸟类致害约0.5万余亩,损失约190万元。

三是立体宣传提认识。为提高全社会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石门县通过在融媒体开展《绿色石门》专栏、制作短视频、印刷标语横幅、张贴宣传广告、短信提醒、微信推送等方式,利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国生态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动土先核林、猎野终害己”的主题宣传,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和野生动物致害防范的基本常识,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处理野生动物保护和致害关系。

四是科学猎捕减危害。为有效控制野猪种群数量和危害范围,石门县积极开展野猪危害防控,自2022年起,分两次申请了共340头的野猪猎捕指标,在林业部门牵头负责下,以先培训后授权的方式,组织专业猎捕力量,在自然保护地范围之外的区域,有计划的实施猎捕,使其控制在合理的数量区间。截至目前,共审核发放狩猎许可证59本,猎杀野猪100余头,缓解了林农对野生动物致害处置不及时的不满情绪。

五是建立保险补损失。为减轻人民群众因野生动物致害造成的损失,石门县借鉴农业保险的模式,探索建立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理赔机制。自2021年起,每年投入40万元,在保险公司投保,为全县行政区域内野生动物侵害造成人身伤害或农作物、林木、苗木、牲畜等较大财产损失进行补偿。截止目前,共理赔65宗,理赔金额70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金额达4.4198万元。

三、存在的困难和下步打算

目前,石门县野生动物致害工作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群众的期盼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在野生动物致害赔偿后,危害仍处持续状态;二是野猪猎捕工作由于没有申请到猎枪,捕杀效果不太理想;三是因投保力度有限,保险理赔能力明显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学习其他地区防范野生动物致害先进经验,加强对野生动物致害的监督管理,加大对野猪种群的定向猎捕力度,有序提高保险投入额度,争取更大的赔付比例,力争将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全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向绪政:积极防控野生动物致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2622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