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昌银: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3-05-09 16:56 信息来源:

靖州是林业大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69.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31.5万亩,森林覆盖率76.21%,蓄积量1104万立方米,人均拥有量位居湖南省第一。是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全省林业十强县,也是“中国杨梅之乡”、“中国茯苓之乡”。近年来,靖州县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两大主题,开拓思路、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奋力谱写林业发展新篇章。2022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31.9亿元,特别是在发展县域特色林业产业发展上精心谋划、重点发力,为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一、取得的成效

1.林下经济持续壮大。2022年林下种植中药材10480亩,建设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4个。2023年,投资5700余万元推进马园万亩中药材林下示范基地建设,种植中药材3200亩。建成了全省最大的中药材数字化交易平台,2022年,茯苓鲜货市场交易额达4亿元以上。引导林农流转林下林地经营权3万亩,在三锹、坳上、大堡子、太阳坪等乡镇的松杉杂林下,养殖黄牛、跑山羊、山地鸡等家禽家畜,年收益可达3000万元以上,极大提升了林地效益,为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奠定了基础。

2.楠竹产业态势良好。完成了楠竹FSC、CFCC双认证审核,该证可以正式上市结算。编制完成《靖州县竹产业编制规划(2023-2030年)》初稿。同时引进新品竹斑布一号,已试种100亩。启动了5000亩楠竹丰产示范基地建设。今年完成竹林道路建设20公里。立足丰富的楠竹资源,成功引进聚竹和领高两家楠竹精深加工企业落户靖州,与银山、华森王、庄驰三家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加速推进竹产业链条强链、补链、延链。目前,靖州竹产品远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年产值2.8亿元,林农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3.生态价值多元转换。在全省首创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交易系统,首次实现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颁证、交易、贷款,发放首批抵押贷款830万元。全力申报全国生态产品价值机制试点,马园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为怀化市申报试点开展生态资产价值评估3个典型区域之一。稳步推进排牙山马园、江东金鑫、太阳坪贯堡渡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示范项目。2022年我县荣获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县“三链”融合推动生态“产品”变现经验获得省人民政府表扬。

二、主要做法

推进产业化建设,是提升靖州林业产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键。按照“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效益”的思路,在产业建设过程中,着力构筑龙头企业,以资本为纽带,通过“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组建具有一定经营规模和实力并可带动一方经济的一种经济体,打造品牌,靠规模去获得效益。做好产业化建设,我县重点做了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新发展机制,打造林下经济新模式。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积极推行以“中药材+林下经济+科研科普+休闲康养”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一是坚持精心谋划。突出以茯苓为主的林下中药材种植,编制茯苓发展规划和茯苓种植工作方案(2022-2025年),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茯苓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茯苓种植企业与有害生物除治户就验材料供应进行对接,力争破除原材料供应瓶颈。二是坚持龙头带动。以补天药业等茯苓精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标准化种植林下中药材,建设万亩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暨林下种植基地,全力保障中成药优质原料药材的供应,满足企业科研与生产的需要。同时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进行一体化经营,带动林农增收致富。三是坚持立体经营。以规模化种植中药材示范基地为基础,完善周边基础服务设施,利用周边靖州(排牙山)国家森林公园、飞山景区、飞山水库等资源,大力在文旅、康养上做文章,打造研学基地,广泛宣传基地特色,将其打造成为森林康养基地的亮点。现在马园种子园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往,成为的靖州新的网红打卡点。

2.注重楠竹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一是坚持高位推进。编制《靖州县楠竹产业发展规划》,指导我县楠竹产业发展。推进楠竹FSC认证工作,申报渠阳镇为中国楠竹特色之乡,打造楠竹产业特色品牌,起草了《关于推进楠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方位、全范围推动楠竹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出台奖励措施,开展楠竹林低产改造和新造,对经验收合格的楠竹低产林改造,按验收合格面积给予奖补资金,推动楠竹资源培育。规划建设竹林道路,缓解竹林运输难难题。三是盘活资源资产。积极推进“三权分治”模式,摸索林下经营权流转模式,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流转、抵押、交易、融资、变现等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价值转换。四是强化科技支撑。与湖南省林科院竹研究所签订技术合作协议,着力培育楠竹资源,提高我县楠竹质量。积极引进竹木新品种,扩宽竹木资源。同时为提高楠竹低产林改造质量,实行技术服务跟踪制,每个乡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点跟进低改山场,要求各技术服务责任人对各自服务对象从规划设计、施工质量及进度、苗木质量把关到幼林抚育等进行全程服务。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立县竹产业链招商考察小组,前往外省考察竹产业全链条企业,学习借鉴竹产业发展经验,引进精深竹加工企业。

3、强化园区支撑,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坚持以工业化思维抓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茯苓科技产业园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省农副产品重点加工区、一二三产业融合示范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医药、食品等健康产业;甘太综合加工园重点发展新型材料加工、竹木精深加工、工业仓储物流等主导产业。在2022年上半年公布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综合评价中,排名全省第34位,获评全省“五好”园区创建工作先进园区。成功入列“全省绿色园区”创建计划。建立了茯苓、杨梅工程技术中心,加快推进产学研融合。目前已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家,拥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省级研发中心1个。

三、下一步打算

1.推进楠竹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楠竹产业,成立县楠竹产业协会,完成编制《靖州县楠竹产业发展规划》和楠竹FSC、CFCC认证工作,积极培育“靖州百户百万元”楠竹经营大户,加快修建竹林道路,解决竹材运输难问题。以申报渠阳镇“中国竹业特色之乡”为契机,推进楠竹低产改造、高效基地建设,到2025年建设万亩丰产楠竹示范基地。

2.全力发展茯苓产业。重点解决我县茯苓产业发展原材料供应问题,支持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疫木无害化种植茯苓研究,推广疫木种植茯苓技术,推动疫区摘帽,回归松材正常利用。

3.积极培育林下经济。突出林下中药材种植,重点打造马园种子园、太阳坪贯堡渡、甘棠五里冲林下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培育林下经济新型经营主体,引导林地经营权规模流转,破解林下经济发展土地集约问题,推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促进我县以中药材种植、放养牛、羊、鸡为主的林下经济良性发展。

4.稳步推进改革创新。打造林业资源交易平台,支持完善生态产品经营权登记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流转、抵押、交易、融资、变现等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价值转换。

石昌银:发展林业特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29342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