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咸勇:发展油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为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桂阳是湖南省油茶主产区、核心区之一,境内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最适宜油茶树的种植和生长,农民栽培经营油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全县油茶林面积最多时曾达45.9万亩,目前全县油茶林保存面积达30万亩。面对国家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我县将以资源培育为基础、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融合发展为路径,大力推进油茶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加“油”。
一、目标任务
2023-2025年,全县完成油茶新造林4.44万亩,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9.01万亩(其中:更新改造0.95万亩,抚育改造5.86万亩,品种改造2.2万亩);到2025年全县高产油茶林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2023年全县完成油茶新造林1.72万亩,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3.60万亩(其中:更新改造0.38万亩,抚育改造2.34万亩,品种改造0.88万亩)。
二、工作重点
1、推进油茶种植基地集约化发展。一是在农民自愿、合法、有偿的前提下,鼓励适宜营造油茶的林地向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生产大户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政策性资金不撒胡椒面,重点扶持上规模的生产经营户、企业。三是每年对油茶生产大户和成效突出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好的经验进行推广。
2、推进油茶种植高质量发展。根据省、市下达的《油茶产业发展三年(2023-2025年)行动方案》文件精神,我县科学制定了《桂阳县2023-2025年油茶产业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按照“优化存量、扩大增量”的要求,增加油茶林面积,并更新改造、抚育改造、品种改造三种方式,高质量改造低产林,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形成以油茶丰产林为主体的新格局,在力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3、推进油茶加工产业化发展。通过政策资金引导,积极支持桂阳县天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一个集油茶鲜果处理、茶料仓储、油茶加工为重点的油茶综合加工厂;支持桂阳县郴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开展茶油小作坊提质改造,同时按照“一企一品”“一县一品”的形式,启动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整体提升全县油茶加工能力和油茶产品的知名度。
4、推进油茶产业示范化发展。依托油茶种植传统乡镇,在全县重点建设洋市、樟市等2个油茶种植示范乡镇;在樟市镇油茶种植区建设1个集油茶观光、休闲、度假等主要特色的油茶观光区,继续举办“油茶花开”山茶油文化节活动,推动油茶产业与油茶文化、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三、保障措施
1、深入广泛宣传,再掀发展热潮。通过主流新闻媒体、发放宣传资料、召开专题会、现场会等方式,向全县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政府的扶持政策,提高群众的种植热情、调动农民发展油茶的积极性,形成发展油茶产业的深厚氛围;同时,积极做好招引企业、能人大户油茶种植的宣传工作,做到既保持大户种植积极性,又能引导种植大户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2、创新发展机制,打造本土品牌。一是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发展新机制,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外地客商来我县发展油茶产业。二是积极倡导油茶林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间作黄精玉竹等经济作物、林下养殖、休闲旅游等配套产业,提高基地综合效益,实现以短养长。三是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建设,培植油茶龙头企业,进一步规范提升油茶小作坊,提高桂阳茶油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重点支持桂阳县天能生态农业公司注册的“御能”牌油茶,形成桂阳本土油茶品牌,开创“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模式。
3、加强部门服务,当好坚强后盾。一是尽快完善《桂阳县油茶生产标准化流程》,使桂阳油茶生产过程标准化,质量统一化,管理规范化。加大对各油茶生产企业、个人的技术培训力度,特别是施肥、剪枝、病虫害防治等后期管护的培训。二是利用“桂阳县油茶产业协会”,作为各油茶企业及种植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更好的加强我县油茶生产、经营和技术服务。三是主动与保险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以油茶协会为依托,加大保险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油茶林种植投保,将降低油茶种植户的风险,保障种植户的稳定收入,为做大做强我县油茶产业做好坚强后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