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晴明:扛实森林资源安全责任积极推进网格化管护和“三大一基础”建设
宁乡市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林地193万亩,因森林面积广阔,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难度较大,森林火灾是威胁我市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我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安全至上”理念,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积极推进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三大一基础”建设,突出抓好网格化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应急演练、宣传动员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抓住防火主动权,近年来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和因灾人员伤亡事故,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一、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保护森林资源除依靠智能预警监控系统外,护林员巡山护林是重要的手段,网格护林员队伍是保护森林资源尤其是预防森林火灾的中坚力量。
1.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六级联防模式。宁乡市自2014年组建护林员队伍,创新推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机制,结合地理位置、自然界限等,将全市森林资源分成318个网格,每个网格林地承包给护林员进行管护。特别是2021年以来,开创了森林防火网格化六级联防模式(市领导联乡镇街道、林业局班子负责片区和干部负责乡镇街道、乡级领导联村社区、村社区干部联组、护林员负责网格、组长党员负责山头),且市、乡、村三级都明确了森林资源管护林长、副林长、科技员、监管员和执法员,实现了每个山头地块都有人巡护和管理。全市819名林长、87名科技员、256名监管员、63名执法员和318名护林员,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开展巡林护林。
2.加强网格管理,实行业绩收入联动。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协议》,指定每名护林员的管护区域,明确护林员工作职责为:森林防火巡护宣传、排除火灾隐患、制止野外火源和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现森林火情及时报告并组织扑救等。宁乡市林业局和属地乡镇(街道)对护林员工作履职情况实行量化管理、联合考核,对护林员的巡护行动轨迹实行在线监控,护林员接受市森防指办和市林业局的管理监督和调度指挥,318名护林员全部安装使用省巡护系统,每天开展巡护宣传6小时以上。履职到位的护林员人均待遇为2万元/年,有履职不到位的情况根据《森林资源管护协议》按次扣减绩效承包金。
3.加强技能培训,增强应急处突能力。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护林员进行森林防灭火技能培训和森林消防应急演练,市级每年组织1次以上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体能训练、资源管理和防灭火业务技能、扑救火安全、器材使用操作等,既增强了护林员单兵作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安全防护能力等,又打造了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森林资源管护力量,近年每次参加省市大练兵比武都名列前茅。
二、强化“三大一基础”建设
1.强化防火大宣传。一是抓紧传统宣传不放松。2022年以来,全市发放张贴“禁火令”“林长令”“森林防火命令”“封山禁火令”等100万余份,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40万多份,召开屋场会2200多次,悬挂横幅3000余幅,制作安装森林防火警示牌2000多块,出动宣传车6.4万余次,播放“村村响”“云广播”5.6万余次,制作2个警示教育片,转发观看警示教育片28万余人次。二是倡导文明安全绿色祭祀。每年春节和清明节期间,出动2.4万余人次,在主要林区、人员密集地设置森林防火检查卡点和“鲜花换烟花鞭炮”点350余个,发放鲜花60余万支。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宣传。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森林防火宣传进校园活动,让广大学生增强森林防火意识的同时向家长宣传动员。四是致力浓厚“大宣传”氛围。2022年9月市委书记、市长共同签发《关于加强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的紧急令》,全市各乡镇(街道)扎实落实“敲门入户行动”,与农户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市林业局和各乡镇在全市进山路口安装张贴1600块森林防火标识标牌和89幅大型宣传标语。
2.抓实应急大培训。每年组织1次以上护林员森林防灭火业务技能集中培训和2次以上森林火灾扑救现场指挥员、值班员业务知识培训,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不定期组织护林员、指挥员、值班员和森林火灾扑救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森林消防应急演练。长期准备3支各20人森林防灭火应急队伍和充分的扑救火装备,随时准备应对和支援各乡镇森林火灾的扑救和处置。2022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开展30多次森林防灭火培训演练,参加培训和演练人员1500余人,全市面对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突能力明显增强。
3.开展隐患大排查。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按照“全领域、全流程、全覆盖和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的要求,对林区林缘重要设施、重点工程、重点人群等重大风险点持续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治理,2022年共排查森林火灾安全隐患501个、林区输配电设施森林火灾隐患20个,林业行业安全生产隐患18个。二是加强隐患整改。2022年全市花费150多万元,对各乡镇主要坟墓集中区域的林地进行除草除杂,防止因上坟燃放烟花鞭炮、燃烧纸钱引发森林火灾。电力部门通过加立电杆、砍青扫障、更换绝缘线等对林区输配电设施隐患进行整治,排查的隐患均已整改到位。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编制完成《宁乡市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2021—2035年)》,2022年统筹资金320万元,对18个乡镇原建238.1公里生物防火林带进行了全面抚育补植,新建114.7公里生物防火林带,改造30.7公里。通过向上争取和自行采购相结合,全面充实了我市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318名护林员均配齐了防火鞋服帽、二号工具、电动灭火水枪、小喇叭等日常巡护和应急装备。
三、着眼组织领导保效果
1.提前部署调度。每年除夕、春节、清明、五一、国庆等重要节假日前,均提前组织各乡镇(街道)和相关单位召开森林防火工作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各乡镇(街道)森林防火属地责任和成员单位责任,提醒加强宣传动员、严格值班值守、加强应急物资和队伍准备、加强巡护等。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印发文明安全绿色祭祀倡议书,市林业局制定分区负责工作方案,提前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强化值班值守。市森林防火值班室和各乡镇(街道)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一旦发生森林火情,能够及时掌握火情火警动态,并迅速调度组织队伍扑救。
3.强化督查督促。市林业局班子成员实行分区负责制。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和森林火险高发日,市林业局组织4个组巡回对各乡镇(街道)、相关单位和护林员进行督查指导,督促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应急物资和队伍建设,严格值班值守,加强巡护管理,严防森林火灾发生。2022年印发督查通报12期。
4.强化违法用火治理。市林业局联合市应急局、市森林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和各乡镇(街道)加强对农业生产用火、林业生产用火、工业生产用火、祭祀用火、生活用火等野外用火行为的治理和管控。同时,对历年来失火被追刑责的典型案件编成微视频,积极开展以案说法。2022年,全市共劝阻和教育野外用火人员6809人次,留置训诫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