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云:妙用“三招式”,深推“林长制”
衡东县位于湖南东部偏南,县域面积1926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总人口78万人,是罗荣桓元帅故里、中国土菜名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市,林地面积10.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3.64%,森林蓄积量达320万立方米。今年以来,衡东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树牢“两山”理念,扛起“双碳”责任,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关于林业工作决策部署,紧盯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目标,全面推动林长制全域落地,以林长制实现“林长治”。
一、谋新招,以顶层设计统筹全局
(一)推行“十字巡林法”。在坚持常态化巡林的基础上,创新推出“十字巡林法”,即:“二听、五巡、五防、五查、五看”。(二听:一听工作汇报。二听群众心声。五巡:巡山,巡路,巡水,巡村,巡企。五防:防火,防虫,防盗,防灾,防占。五查:一查人员配置,二查工作运行,三查资金发放,四查护林员巡林情况,五查生态环保督查和森林资源督查问题整改落实、验收销号情况。五看:一看办公场所,二看资料台账,三看森林防灭火器材配备和半专业扑火队演练情况,四看林业五大产业发展情况,五看林业工程项目实施及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扩绿增绿的效果)。通过印发《十字巡林法》知识手册,普及推广林长制巡护系统,县、乡、村三级林长及护林员巡林频次和巡林效率大大提高。
(二)推动宣传突破。为宣传衡东林长制工作开通微信公众号(“衡东林长制”公众号),主要用于发布省、市、县林长制日常工作动态、先进经验和典型事迹,宣扬绿色发展理念,及时对外宣传林长制相关信息,通过挖掘典型事例、示范带动,不断增强社会各界保护森林资源的思想意识,营造全民知晓、支持和推进林长制工作的社会氛围。同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发布“衡东林长制LOGO”,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得到了广大群众和各级林长的普遍认可。
(三)推广“群众林长”。衡东县以三樟镇为试点率先推广“群众林长”义务护林工作机制,全镇大批社会知名人士、退休老干部和离退村干部、党员、组长主动申请加入到义务巡林队伍,镇里按照“村推、镇管、村用”的管理模式,发展“群众林长”25名,“一个网格一名专职护林员,一村一名‘群众林长’”让管护体系更加完善。县林业局正加紧出台《衡东县推行“群众林长”工作实施方案》,继续广泛发动地方乡贤、退休干部和离退村干部、党员、组长等社会群体,自愿参与到当地的义务管林护林巡林工作。
二、出实招,以绣花功夫服务全局
(一)森林防灭火有力。2021年,我县成功举办全省森林防火宣传主题活动,被省林业局评为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先进单位。森林防灭火工作形成了一套完整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是经费保障足。县财政每年安排预算森林防灭火日常工作经费80万元、县专业扑火队经费120万元、乡镇森林防灭火工作经费240万元,今年新增森林防灭火装备物资更换补充经费50万元,用于防火宣传巡查、火源管控、设施建设、器材添置、扑火队员工资、扑火经费等。二是队伍建设强。县林业局成立了一支30人的专业扑救队伍,县应急管理局及相关部门成立了多支综合救援队伍,17个乡镇分别组建了不少于30人的半专业扑火队伍,各村成立了不少于10人的群众扑救队伍,县林业局专业扑火队进行常态化拉练,并按时对各乡镇的半专业扑火队伍轮流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三是宣传力度大。今年以来印发《森林防火禁火令》8万份、《致人民群众的一封公开信》20万份、森林防火宣传挂历2.6万份、森林防火宣传手册1万份等森林防火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发放,实行入户签收制度,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积极开展“屋场恳谈会”、“小手拉大手”等活动,同时在全县主干道、重点林区新增固定永久性防火警示牌60余块。今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无省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热点,我们将在获得全省先进的基础上,力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二)乡村绿化推进有序。2022年,衡阳市政府下达通道绿化任务县道30公里,绿化乡道65公里,村道205公里。已完成县道绿化40.1公里,乡道绿化95公里,村道绿化49个村270公里。我县按照省局文件精神,将乡村公路绿化纳入中央财政造林补助,积极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生态人居环境,大力推动乡村道路和四旁绿化。用活中央财政造林资金,调整补助比例,公路两旁绿化树30株折算1亩,村民房前屋后20株折算1亩,“四旁”种植两排以上的乔木、灌木以及花卉、草,按实际测算面积,造林补贴标准为400元/亩。我们早筹划、早准备,在1月21日召开了申报村道绿化的68个村的动员会和培训会,积极推动乡村通道绿化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经有49个村基本完成乡村道路绿化任务。基本实现打造“屋前有树、房前有景”的生态宜居家园目标。今年计划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逐步推进”原则,年内重点打造10个精品村、30个重点村,实施通道绿化200公里以上,争创国家级美丽乡村1-2个、省级美丽乡村2-3个,确保稳居全省先进行列。
(三)油茶产业发展有效。我县油茶产业先后荣获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油茶大县、全省产油大县等殊荣,油茶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稳居全省前四,全县油茶林面积达75万亩,1万亩以上油茶示范园1个,1000亩以上油茶示范园30个,油茶精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油茶籽5.5万吨以上,年产值达37.5亿元。今年全县完成油茶新造0.71万亩、油茶低改3.02万亩,小作坊升级改造十家。土菜配茶油,越吃越健康,越吃越有味,油茶产业每年创造价值收益颇丰,“衡东大桃”油茶优良品种享誉省内外,“老知青”“南岳”“南岳衡山”3个茶油公用品牌倍受消费者青睐,这些品牌成为我县林业产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三、用硬招,以责任链条支撑全局
(一)健全组织体系。成立县林长制工作委员会,由县委书记担任县林长、县长任第一副林长、联点乡镇的县级领导任副林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各乡镇、村相应构建林长制组织体系。设立县、乡两级林长办,县林长办设在县林业局,由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县长任林长办主任,县林业局成立林长制事务中心,编办核定人员编制,专职从事林长制工作。乡镇林长办由分管副职任林长办主任,各乡镇林长办按要求配备专职人员3人。
(二)健全制度体系。县级制定出台“一方案、七制度、三办法”,基本形成制度建设的“四梁八柱”,乡镇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县林长办的相关方案、制度和办法,制定乡镇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实施方案、巡林制度、会议制度、信息制度,以及对村级林长、护林员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方案,并确保制度上墙。确保林长制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并提高年底工作绩效考核比分权重,力促林长制工作推深做实。
(三)健全管护体系。建设“一长三员”(林长、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和巡护系统建设,
全县共计设立县级林长23名、乡级林长214名,村级林长555名,划分巡护网格270个,选聘护林员270名、监管员20名、执法人员39名,形成“一长三员”闭环管护网格。同时优化配齐护林装备,组织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培训,分批次到乡镇开展巡护系统专项培训和业务指导,截至9月1日,17个乡镇已全部完成培训,培训乡、村林长和护林员上千人,巡林出勤率达100%。
(四)健全监督体系。建立县级按照县委书记、县长两位县林长包管全县,连点乡镇的分管县级领导包乡镇,林长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助保障县级林长开展巡林、林长会议、调研督导等活动、乡镇按照“林长包片、蹲点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护林员包山头”的林长制责任追究体系模式。全县上下形成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作者系衡东县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