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良:以林长制为抓手助推生态强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5-20 09:46 信息来源: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推进林长制工作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函括林业的各个方面,是抓好抓实林业工作的职责所在、使命所系,是保护生态资源、不断提高林业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罗霄山脉中麓,古有“衡之径庭、潭之门户”之称。境内四季分明,雨水充足,土壤肥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带。全县辖17个乡镇(街道),297个村(社区),2648平方公里,人口82万。林地面积253.8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3.6%。森林覆盖率58.19%,森林蓄积量近500万立方米,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自林长制工作启动以来,我县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发动,压实监管责任,加快构建“一长三员”分区负责的网格化管护体系,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不断健全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管理机制。截至目前,已下发《攸县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方案》《<攸县林长令制度>等七项制度》《攸县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文件,全县设立县级林长和副林长19名、乡镇(街道)林长和副林长233名、村级林长和副林长618名;全县共区划管护网格449个,配备护林员526个,监督员287个和执法人员34个;制作林长制公示牌473块。县、乡、村三级林长制度体系、组织体系和责任体系已初步建立,网格化管理已基本形成,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在林长制工作推进中,我县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地方领导不够重视,机构、人员等组织体系不够健全,乡、村两级林长履职还不到位;二是制度体系不完善,有的地方工作职责划分不清,巡林巡护制度流于形式;三是宣传引导不够,有的宣传形式单一、氛围不浓,群众对林长制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不高。

为进一步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落地,2022年我县将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紧扣县委“一二三四”发展思路,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总抓手,重抓生态保护、生态提质和生态惠民,持续封山育林,实施生态强县,致力打造“三个高地”推进“三大会战”,奋力开创攸县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以林长制工作为抓手,加强生态保护

1、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紧跟省市工作部署,进一步健全完善林长制工作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扎实做好巡护系统建设、宣传公示牌设立等工作,定期开展县、乡、村林长巡林和护林员巡护,压实“一长三员”网格化管护责任。督促各乡镇(街道)加大舆论宣传,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群众参与度。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考核办法,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在督查中总结、提炼、推广基层在推行林长制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长效机制。

2、持续抓实森林防火和安全生产。认真组织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回头看”,开展全覆盖式核查与整改,确保普查数据质量。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建设,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宣传、护林巡查、值班值守、物资储备、早期处置等工作,确保“打早、打小、打了”。按照“管行业管安全”要求,严格执行“一单四制”,推行“互联网+监督”“双随机一公开”,抓实抓牢森工企业、林业生产、森林食药品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

3、强力抓好松材线虫病除治。强力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攻坚行动,进一步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防控机制,压实乡镇(街道)属地管理责任,扎实做好疫情监测、检疫监管及疫情除治工作。开展严厉打击违规使用松材线虫病疫木及其制品专项行动,严抓疫木源头管理,加大枯死松树除治清理强度,力争拔除皇图岭、黄丰桥、网岭、新市等疫点乡镇,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4、严格森林资源监管。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强化林木采伐全程监管,开展森林蓄积量调查监测和生物多样性(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工作;编制完成《攸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21-2035)》,严格林地使用管理,强化要素保障,助力县重点工程建设和园区创业大会战。开展打击破坏林草资源“虎威行动”,形成常态化森林督查机制,依法加强自然保护地、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种质资源、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严厉打击各类毁林违法行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二、以中幼林抚育为基础,力促生态提质

5、科学推进国土绿化。坚持规划引领,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针阔叶混交,大力推广认建认养、“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等模式,加快推进石漠化地、紫色页岩地、重金属污染地、裸露山地、废弃矿区等难利用地造林。坚持科学绿化,严格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规占用耕地绿化造林。引导完成人工造林1万亩、义务植树170万株以上。

6、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按照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近自然经营理念,大力开展封山育林、生态廊道建设、退化林修复、中幼林抚育间伐、低产低效林改造等生态修复,优化低质林分的树种、林层、林龄结构和空间配置布局。统筹推进造、护、育一体化模式,摒弃“重造轻管”思维,定向培育大径材、优质材和经济林,提高森林经营质量和效益。全年完成封山育林2万亩、退化林修复0.2万亩、森林抚育3万亩。

7、切实加强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修复天然林,强化天然林保护修复成效考核监督,压实工作责任,加强技术指导,协助督促各乡镇(街道)完成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管护责任协议签订,并及时足额下拨补助资金,不断健全完善公益林管护和天然林保护修复机制。

8、积极争取林业项目。紧扣“财源建设大会战”目标,坚持项目至上,突出以项促收,精确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国家政策走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挖掘现有资源,积极向上争取林业工程项目,全年争资引项较2021年增长20%以上。

三、以油茶产业发展为主导,实施生态惠民

9、抓实油茶产业发展。围绕“做大基地、做强企业、做响品牌、做优产业”的目标,通过“政府引导、项目扶持、社会参与、平台助推”,持续巩固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和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工程,引导完成油茶新造0.8万亩、低改抚育10万亩以上。完成油茶种植细化调查与分析评价工作,开展林木种苗“双打”专项行动,严格油茶种苗质量监管。大力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创新营销方式,加快“攸县油茶”公用品牌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年产茶油1.3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20亿元。

10、培育壮大林下经济。以“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为驱动,加强政策扶持引导,优化林权流转服务,鼓励引导“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家庭农场、集体经济组织等模式发展壮大林下经济,积极扶持苗木花卉、竹木加工、林下种养等林业产业,借势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生态休闲、林业碳汇等新业态,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全面推行林长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攸县将始终坚持以林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生态保护、生态提质和生态惠民工程,实现森林资源“保存量、扩增量、提质量”,为建设生态强县、重振攸县雄风贡献林业力量。

(作者系攸县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正良:以林长制为抓手助推生态强县

2462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