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晴明:致力“五个坚持”,奋力谱写林长制工作新篇章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2-04-07 16:39 信息来源: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宁乡市林业局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要求,致力“五个坚持”,全力推进林长制工作,对积极保护发展林草资源,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关于林长制的思考

全面推行林长制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大举措,是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的必然要求,可以从“林”“长”“制”三字着手推进工作。一是夯实“林”的基础。森林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夯实林业基础,就是筑牢生态屏障,积极抓好营造林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严防森林火灾发生,全面保护发展林草资源。二是强化“长”的推动。强化地方党委政府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主体责任和主导作用,将各级林长明确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使保护发展林草资源的责任由林草部门提升到党委政府,落实到党政领导,实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是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最大保障。在工作中,应利用好此次林草管理责任制的突破和升级,推动各级“长”履职尽责,从根本上解决生态保护责任模糊、“谁管谁都不管”的问题。三是发挥“制”的作用。从上至下建立的林长会议、林长巡林、部门协作、督查考核等制度,既能促使当地林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森林保护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得到及时研究,又能保证巡林、护林等具体工作落地落实,因地制宜的制定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同时,可与时俱进的创新森林资源管理方式,深入推进智慧林业建设,结合卫星遥感影像、无人机技术,实现当地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管理,不断提升林业数字化管理创新水平。

二、宁乡市的主要做法

1、坚持对标对表,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宁乡市林业局认真研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同时组织抽调专职业务干部6名成立了以局长牵头,副局长主抓的林长制工作专班,实地考察学习安徽省岳西市、湖南省石门县等林长制改革试点的先进经验,从中不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径。先后深入市域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实地调研,进一步摸底基层护林员、林业站、执法力量等基本情况,确保林长制各项工作既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又能走出一条符合宁乡实情的有效路子,最终确定了“两长三员三化”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措施(两长:林长、百姓林长;三员:护林员、监管员、执法人员;三化:机制制度集成化、资源管护网格化、监测监管智慧化)。

2、坚持以上率下,把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改革作为关键举措。2021年9月26日,宁乡市召开了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动员会议,面向全市印发了宁乡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建立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构建“县级统筹负责、乡村具体落实、社会监督参与”的林长制责任机制,明确了以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核心的组织体系,形成了宁乡市市林长名单和十项制度。宁乡市林长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第一副林长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将全市按行政区域和6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划分为5个责任区,分别由1名市副林长同志负责,实现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出题目、谋思路、提要求、抓推进、促改革的重要组织保障。

3、坚持整体施策,把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作为重要方法。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从维护这个生命共同体的安全出发,紧紧围绕《方案》中的六项重点任务,持续在做好护绿、增绿、用绿、管绿和活绿上下功夫。一是在“护绿”上下功夫。全面落实市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制度,编制实施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规划。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所有涉林涉湿资源特别是香山国家森林公园、金洲湖国家湿地公园、沩山国家风景名胜区、花明楼省级风景名胜区、靳江省级湿地公园及黄材香榧等重点保护地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强化西部雪峰山余脉生态屏障带和沩、乌、楚、靳“四江八岸”生态保护带森林草原资源的保护管理,确保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管理体系,实现林草管护全覆盖、无死角。二是在“增绿”上下功夫。持续推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依托国家和省市林草重点工程,大力实施市域“四江八岸”重点生态区域的生态保护修复、西部生态屏障带的生态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大工程;加快推进“五场复绿”(退出的矿场、废弃的工场、停办的砖场、退养的猪场、拆除的屋场),修复生态环境的“伤疤”;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和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战略储备林建设等森林经营措施,提升森林碳汇能力。三是在“管绿”上下功夫。向科技要管理,聚焦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人防、技防、物防相结合的一体化资源管护体系,以“林长制”促进“林长治”。充分发挥森林防火护林员的作用,并将市级护林员307个增加至320名,建立“两长三员”的森林草原资源管理体系。充分运用遥感、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进数据整合和应用工作,强化森林草原湿地资源灾害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加快打造“智慧林业”平台,形成一个平台全覆盖、全监管的“天空地”(卫星遥感判读+无人机调查核实+移动APP人工监测)智慧监管模式。依托平台掌握全市森林草原湿地资源动态,随时随地掌握全市各地护林员巡护情况、问题发现处理情况,真正做到对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四在“用绿”上下功夫。结合优势林草资源,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用足用活用好林业资源,重点发展油茶、森林药材、苗木花卉等绿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生态观光、森林康养等新兴业态,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双向转换通道,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相互融合的新路子,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五是在“活绿”上下功夫。紧紧抓住以林草改革“一子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全盘活”,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运行机制,探索政府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推行自然保护地内集体林地地役权制度改革等方式,创新生态保护和林农利益维护双实现机制。

4、坚持问题导向,把完善配套政策作为重要支撑。改革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重点在于完善好各项配套措施,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宁乡市在湖南省林长制工作7项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宁乡实际进行归并整合,建立了林长令、林长会议、林长巡林、部门协作、信息公开与通报、督查考核、护林员队伍建设管理、监管员、执法员队伍建设管理、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共十项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着力点。确定了各林长在巡护调研、协调调度、跟踪问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各项任务;明确了林长办在完善配套机制、建立目标责任、细化考核指标、强化激励约束、统筹协调各方、紧盯任务进度、推进工作落实、开展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困难、及时处置上报等各环节工作;列出了各协作单位在各司其职,全力配合、齐心协力破解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任务。通过各项配套机制的建立,在全市初步建立了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协作机制。

5、坚持共建共享,把增进人民群众的生态福祉作为基本落脚点。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在林长制推行过程中,宁乡市在社会层面先行先试落实林长责任制,于2021年1月28日召开宁乡市百姓林长办成立大会,在湖南省首开先河率先组建百姓林长办公室,设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百姓林长,组建了一支3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镇村百姓林长每月对辖区森林不定期开展巡查、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对森林病虫害情况、破坏森林生态以及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商业性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进行处理。同时,做好森林防灭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禁食野生蘑菇等宣传监督工作,引导更多群众知晓、参与和监督,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工作格局。

让每一片森林,拥有专属的守护者。宁乡市林业局将继续全面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推动林长制工作从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真正实现共管、共建、共治、共享的林业改革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宁乡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晴明:致力“五个坚持”,奋力谱写林长制工作新篇章

2273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