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如何发挥林业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1-03-31 10:42 信息来源:


在3月15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在此之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作了安排部署。要实现这一目标,有两大主要途径:一是工业和能源领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排;二是保护修复森林、草原、湿地等,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即固碳。有专家曾形象地描述森林固氮过程,“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存储二氧化碳”。森林固碳利用自然过程,不需要很高成本,同时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森林固氮是应对气候变化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今后的林业工作中,我们将牢牢把握国土绿化这一主线,持续在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上下功夫,为 “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新的贡献。

1、植树造林,扩大造林面积。全市现有林地面积2328万亩,有林地1883万亩,竹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53%。据初步统计,全市约有40万亩难利用地,这是造林绿化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也是未来人工造林绿化攻坚的主战场。一是大力推进宜林荒山荒地 “清零”行动。以石漠化区、矿区、重金属污染区、裸露山地等为重点,通过人工造林、矿山修复等项目,抓好面上造林工作,实现宜林尽林、不留空地。二是大力推进“见缝插绿”行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结合义务植树活动,重点抓好“城边、村边、路边、水边、宅边”五边造林,逐步消除造林绿化死角死面和碎片化问题,形成连续的、完整的、系统性的近自然生态景观。三是大力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围绕全省生态廊道建设总体部署,以“1+3”工程为重点,抓好湘江流域沿岸和二广、泉南、厦蓉3条高速公路两侧的省级生态廊道建设。同时,指导各县区围绕国道、省道、铁路等主要通道,打造一条不低于5公里长的生态廊道示范线。

2、精准提升,提高森林蓄积量。目前,全国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约为90立方米/公顷,约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70%。而湖南省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为51.45立方米/公顷,永州市为57.89立方米/公顷,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远低于全国、全世界的平均水平,森林蓄积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如何提高森林蓄积量上,需要下更大的功夫。一是实施低效林改造。通过间伐、补植、科学抚育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手段,对老化退化林进行改造,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促进森林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固碳增强。二是实施混交造林。坚持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草种为主,大力营造混交林,优化造林模式,实现从树种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如: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经济树种和美观树种混交等,构建科学合理的林相结构,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的森林群落,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是实施储备林建设。以国有林场为重点,在突出防护林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结合优材更替、大径材培育、森林生态景观提升等工程措施,加强储备林基地建设。

3、硬核保护,增强森林系统功能。保护森林,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围绕“四地三林两木一物”,全面筑牢生态屏障,守住生态红线,让潇湘大地常绿常青,不断增强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四地,即林地、湿地、草地和自然保护地。扎实推进林地一张图、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森林督查等工作,切实加强林地监管。全面启动小微湿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还湿成果,加强对湿地公园的监管。抓好江永燕子山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和管理。有序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环保问题整改,加强日常监管。三林,即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对天然林实行全面禁伐,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全面管护,对防护林实行封控提质。抓好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全面压实管护责任。两木,即林木、古树名木。严格实行林木限额采伐制度,年采伐量控制在70万立方米以内。认真宣传和贯彻《永州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全面加强古树名木资源管护。一物,即野生动物。加强野生动物监管,在持续抓好禁食野生动物后续工作的同时,开展各种专项执法行动,确保不出问题。

4、科学利用,发挥森林效益。林业是规模庞大的绿色经济体,生产的产品可降解、可回收、可循环利用,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巨大潜力和广阔市场。坚定绿色发展思路,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绿色低碳的消费方式,围绕“一茶一药一游一能源”,为全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一茶,即油茶。新造油茶10万亩,低改15万亩,实现年产油茶籽20万吨,产值70亿元。一药,即中药材。主要抓好厚朴、杜仲、金银花等木本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规模达到50万亩,年产值30亿元。一游,即森林旅游。争创全国森林康养示范市和2个国家级森林旅游示范县,把市森林植物园打造成全省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和中心城区网红打卡胜地。一能源,即生物质能源。主要是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依托丰富的林地、物种等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宜林荒山荒地和盐碱地、矿山复垦地等难利用地,定向培育一部分能源林,提升林业生物质能源使用比重,部分替代石化能源,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5、创新机制,提升森林生态保障能力。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中办、国办已正式印发文件,决定全面推行林长制,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党政领导责任体系,明确各级林长的森林草原保护发展责任”。林长制聚焦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的重点难点,创新了体制,聚焦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建立了林长会议、信息公开、部门协作、工作督察等制度,协调了工作机制,落实了各方责任,是加快林业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制度创新,是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的重大实践,也是推动新时代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意见要求,要紧紧围绕上级安排部署,结合永州市情林情,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林长制改革各项工作,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将林长制制度优势转变为林业治理效能,为保护好永州的绿水青山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宋振平: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如何发挥林业作用的调查与思考

15260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