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克强:加快推进桃江竹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见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12-23 11:19 信息来源:


桃江县是国务院原总理温家宝亲笔题名的“楠竹之乡”之一,全县竹林面积达115万亩,立竹2.56亿株,竹林资源居全国第三位,湖南省第一位。竹产业是桃江县的优势产业,是助力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守着大好的竹林竹山,如何更好地让其成为百姓致富的金山银山,成为我们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桃江县笋竹产业发展现状

桃江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15万亩,立竹2.56亿株,居全国第三、湖南第一,是湖南省“千亿竹产业工程”核心基地。截至2010年5月,全县共有省级毛竹丰产林培育示范基地1个,竹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乡镇有4个,9万亩以上的乡镇有2个,8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个;连片1000亩以上笋竹两用林达14个,500-1000亩的达19个,200-500亩的达17个,100-200亩的10个,拥有5亩以上竹林的农户达26080户,共建成林道3200公里、作业道1000公里。结合本地资源实际,合理规划建设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桃江竹凉席”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4家竹凉席企业入选湖南省百强电子商务企业。成功申报“国家桃江楠竹产业示范园区”,立足竹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引进企业、打造品牌,现有入园企业达39家,桃江竹材涉及17大类400多个品种,涵盖户外材、刨花板、竹集成材、重组材、竹新型燃料、竹工艺品等各类精深加工产品。成功申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实验基地1个。

近年来,桃江大力推进笋竹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功创建桃江农村一二三产业(桃江竹笋)融合发展省级示范县,“桃江竹笋”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019全国绿色农业十大领军地标品牌”;制订出台了《复水毛竹笋加工技术规程》,通过湖南省市监局地方标准的批准发布,桃江竹笋生产技术成为全省“行标”。目前已有惊石农业、竹缘林科、亿阳仑生态食品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具有SC食品认证,打造了惊石老农、竹聚缘、竹如、亿湘缘、竹美人等竹笋品牌,仅该9家企业2020年度收购的鲜笋量达1875万斤。桃江县坚持以丰富的竹资源与独特的竹乡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竹文化生态旅游,延伸产业链条,成功打造国家非遗传承基地1个,国家森林康养基地2个,建成湖南第1座以竹为素材的中国(桃江)竹文化博览馆,更好地促进了竹制品的传承保护、展现了桃江的竹乡魅力。通过创新性举办竹笋节,高标准承办第十届中国竹文化节,吸引全国各地竹业专家、企业家、客商参会,洽谈订货,促成了21个重点项目落户,进一步提升了桃江“楠竹之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为进一步夯实竹产业基础,将竹资源基础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桃江县将竹产业作为推动全县“一县一业”的先行产业、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产业,出台并完善了《关于支持竹产业发展的八条政策措施》,明确从2020年开始,县政府每年整合资金3000万元支持引导全县竹产业发展;着力做活“竹资源培育、竹传统产业、竹精深加工、竹笋健康美食、竹文化旅游”五篇文章。2019年度,桃江县竹产业首次实现百亿产业目标,同比增长21.82%,取得明显成效,2020年度,竹笋产量首次突破1亿斤,创历年新高。

二、桃江竹产业发展的瓶颈

桃江虽然竹林资源丰富,也正举全县之力发展竹产业,然而仍存在许多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竹资源的利用与开采相对落后。一是竹林培育积极性不高。目前实施的森林抚育对象仅针对乔木林,不含竹林,由于林农培育竹林缺乏抚育项目资金,导致砍伐、培育竹林的积极性不高。二是竹材利用率低。桃江竹林大多处在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农村劳动力缺乏,人力成本高,竹林培育多数处于粗放阶段,品质不高,导致该县的竹凉席企业和竹集成材、户外竹材加工企业所需竹材,大部分由外地调入,外地竹材每年引入量达13.3万吨,占比17.78%,本地竹材利用率仅82.22%左右。三是竹产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缺失。从而导致竹类采伐和初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不高、生产效益低下,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竹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二)竹产品的品牌与推广相对薄弱。尽管桃江县竹产业在2019年度便实现了百亿产业目标任务,但相比建瓯、安吉而言,存在品牌建设和推广还不足、地域产品品牌不够响、资源优势发挥不足的问题。如桃江笋竹产品在门店销售方面存在专卖店较少,电商平台销售方面则面临电子商务人才缺乏、且外流现象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品的外销。

(三)竹产业的科研与开发相对滞后。桃江县竹产业发展,目前面临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和成果转化滞后的问题。竹产业生产一线科技和创新人才缺乏,企业科研和创新意识淡薄;竹产业科技创新缺乏孵化基地和中试基地,导致新科技、新产品无法成形、既有产品难以量产,制约了竹产业科技创新的进一步成熟,制约了竹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四)竹产业企业消耗竹材能力减弱。我县大量消耗竹材的竹建筑模板、竹凉席等企业逐步进入了衰退期。竹建筑模板受到了木模板、铝模板的强力竞争,产能不断下降,生产企业已从盛期的45家下降到目前的15家,且下降趋势无法逆转;随着空调的普及,竹凉席产业逐渐萎缩已成定局。由于目前没有大量消耗竹材的新产品替代,我县的竹材均价已从巅峰时期的35元/百斤下降到目前的19元/百斤,而采伐竹材的人工成本上升了3倍,严重影响了竹林经营和农民增收。

三、实现竹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对策

(一)强化资源培育使用,夯实产业发展基础。针对竹资源的利用与开采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加大三个“力度”上下功夫:一是加大竹林培育扶持力度。加强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积极申请将竹林基地培育纳入新一轮退耕还林、造林补贴、森林抚育补贴、省级财政现代林业产业补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业综合开发、森林植被恢复等项目支持范围,争取相关项目资金,参照《湖南省森林抚育规程》,对集体或个人所有竹林,采取森林抚育措施,加强丰产林基地建设,优化竹林结构,促进林木生长。二是加大林道建设支持力度。为进一步完善林区道路网络,提升竹材的使用率。向省级部门争取优先实施竹林区公路建设,强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将竹林区道路纳入地方债券、涉农有关工程项目支持范围,千方百计加快竹林区道路建设。三是加大设施购置补贴力度。申请将笋用竹林的灌溉设施建设纳入小农水、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支持范围;争取将竹材采伐油锯、集材索道或山地轨道搬运机、竹笋采挖机具,以及竹材制材、削片、拉丝、起蔑、编席或竹笋剥壳、分选、清洗、电烤笋烘干、包装等初加工设施设备等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减轻农户和企业负担,激发竹产业发展活力。

(二)加快品牌建设推广,增强产业发展动能。针对竹产业中品牌与推广相对薄弱的问题,在三个方面做足文章:一是强化节会推广。加大与上级林业、文化旅游、媒体集团等部门的对接力度,继续组织以竹文化作为主要元素的相关节会,比如“快乐益阳·竹乡飞春,湖南卫视迎春晚会”“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美食文化旅游节”、高质量发展论坛等,不断扩大桃江笋竹产品影响力和文化知名度。二是加大消费支持。充分利用重要节会、会议活动等推广、宣传全笋宴席菜品等,在各酒店、农家乐推广全笋宴,打造笋食品经济,不断提升桃江竹笋食品的知名度、美誉度;要求各单位在购置办公设备时示范购置竹家具家居,形成政府带头使用、推广本地特色竹制产品的风尚,推动竹家居产品环保、健康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三是打造竹旅精品。打造竹文化旅游精品,推动竹种植与竹文化、竹编工艺与竹创意设计深度融合,重点打造竹文化博物馆、竹海旅游度假区、安宁竹谷、桃花湖森林康养基地等文化旅游产品,将符合条件的竹林小镇、竹林康养基地、竹林公园优先纳入省级森林人家、省级森林小镇、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和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支持范围,并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竹林公园、竹林康养基地申报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森林康养示范基地。

(三)促进技术创新融合,提升产业发展质效。针对桃江县竹产业发展面临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滞后的问题,从“三加”上发力:一是加强技术引进。桃江县是知名竹乡,桃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竹产业的氛围十分浓厚,拥有国家级的楠竹产业示范园区,发展竹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智,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引领我县竹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加大产品研发。积极引导我县竹产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开展竹产业创新和科研;打造竹产业孵化基地,积极向上级争取新技术、新产品来我县开展孵化、中试,提高桃江竹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吸引更多资本和技术;同时,加大竹类产品科研经费投入,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高科技含量的竹类产品,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推动竹林资源大规模工业化利用,为竹资源找到新的利用途径。三是加快技术推广。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推动科技兴林;积极从福建、四川、浙江等地引进技术能人,努力在桃江本地培养一批科技示范户和技术能手,推动竹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四)加大项目引进培育,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针对桃江县竹业企业数量大,但高精尖优质项目不多、物流成本总体偏高、加工企业外流情况突出、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建议在引进与培育上下功夫:一是加快推进产业链招商。围绕特色竹资源优势和竹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一园五区”规划布局,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加大对引进企业、项目的把关力度,力争引进的项目符合生态环保发展要求及该县发展规划,促推企业能在桃江实现长效性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大龙头企业支持。对于竹类重点企业和龙头企业,在招商引资时实施“一企一策”招商,为企业提供政策、项目、信贷等方面予以支持,协助惊石农业、竹材科技等龙头企业做好原材料认证、项目申报、上市、环保、转型升级等,对于在新上市的企业,给予上市后税收贡献奖励、金融政策扶持等,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不断增强桃江竹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核心竞争力,带动竹业企业发展壮大。三是破解行业瓶颈问题。针对竹产品市场存在的物流成本高、环保设施建设配套不达标的问题,一方面,加大物流整合力度,以凯邦商贸物流园为中心,引导桃江县快递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在物流园内实现统一分拣、分发,推进资源整合,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切实提升电子商务综合配送能力及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另一方面,建议加快推进集中区环保设施建设,推动以往作坊式、排污超标等企业统一进驻到集中区,在规范企业环保行为、提高企业环保水平的同时,提升传统竹企业的生产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颜克强:加快推进桃江竹产业跨越式发展之见

14057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