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青山绿水谋福民生,鸟语花香助力脱贫
安仁县是国家罗霄山片区扶贫开发县,属半山半丘陵地区,林地多,贫困人口也多。如何让群众尽快脱贫?安仁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紧紧围绕“四个安仁”建设总目标,扎实推进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惠民、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精准脱贫等工作,深入实施生态扶贫系列工程,打造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宜居福地,为民谋福助力脱贫。
一、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融合并进是安仁实现绿色发展的主途径,2020年,安仁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5.54%,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35.68亿元,初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安仁。一方面,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狠抓造林绿化,三年来,共完成人工植苗造林4.5万亩,封山育林22.5万亩,森林抚育45.6万亩。实施防护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在国有林场及条件较好的乡镇通过实施更替、择伐、抚育、补植等措施精准提升森林面积,全面提升森林防护功能和景观质量。实施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对凤凰山神农殿景区、S212线安仁段、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渡口丹霞山第一山脊可视山头和衡茶吉铁沿线等重点路段,采用人工造林、彩叶补植补造、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方式,进行森林生态景观提质改造,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色彩的生态景观屏障。另一方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展绿色村庄(森林乡村)评价认定工作,进行秀美村庄建设,新创省级绿色示范乡村70个。加快公园景区建设,重点打造稻田公园、龙塘湖山庄、神乐生态庄园、万福公园、永乐江国家湿地公园等精品工程,为安仁生态旅游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档升级特色小镇建设,通过市场运作,引进雄森集团对安平新城、龙海温泉新城等8个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开发,打造宜居示范长廊。投入大量资金,对神农殿风光带--熊峰山民居进行改造,打造湘南古民居风格等。
二、让绿水青山成为脱贫靠山
靠山吃山,靠林脱贫。安仁县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开展生态增效行动,突出转型发展,建设“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靠山。一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为适用林业产业发展,普及健康生活,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建设湖南熊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炉寨生态旅游等项目。以现有经济林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油茶、药材产业,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和绿色产业的整体提升。积极引进湘众药业发展中药材,引进中联天地、中南、天华油茶种植有限公司发展油茶造林。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挖掘神农文化,发展“森林+康养”、“森林+旅游”产业,目前神农殿景区绿化、基础设施和神农广场主体建设、农耕博物馆等已完成。每年的春分药王节吸引游客上百万,带来综合旅游价值上亿元。三是推进生态扶贫。加大天然商品林、生态公益林、森林防火护林员等补偿力度,局副科以上领导联点对建档立卡贫困生态护林员的出勤和巡查记录进行督查,确保生态护林员责任不断加强,素质不断提高。
三、用执法如山留住绿水青山
靠山吃山,不愿保护,不懂保护,很快就会坐吃山空。安仁县用严格执法保护,既引来“金山银山”,又守住“绿水青山”。一是进一步加强森林管理。严格实施林木禁伐减伐制度,对集体林,个人林实行限伐,国有林场以及S212线、S320线、衡茶吉铁路等主要干道,全部实施禁伐。对全县三个国有林场全面禁伐,对林木采伐严格依程序审批,实行伐前设计、伐中监督、伐后验收。严格执行林地定额和用途管制,严守林地红线管理,严把林地报批材料的审核关。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对全县所有涉林案件进行全面调查摸排。二是进一步巩固森林防火。紧紧围绕“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精心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全面落实防火措施,三年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件。三是进一步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始终将安全生产摆在第一位,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生产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活动,及时排查和消除隐患,三年来,未发生一起林业安全生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