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真:浅谈蓝山林业技术发展现状及策略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12-14 10:57 信息来源: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现今的林业技术已经明显无法与总体经济环境相匹配,技术的落后导致无法满足当前的总体需求。林业发展最重要的是努力促进生产技术创新发展,摒弃陈旧观念,大胆采用新技术,与时代潮流接轨,从而推动林业的整体进步,使林业摆脱当前的发展困境,真正实现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 蓝山县简介

1.1 蓝山林业基本情况

蓝山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湘江源头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湘江源头区域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全国木材战略储备试点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是全省13个省直管试点县之一。林地保有量213.56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8.8%,活立木总蓄积578.6万m3,森林覆盖率73.16%,现存建档立卡古树名木1097株,是省重点林区县,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

1.2 林业资源情况

蓝山县自然条件优越,林业资源丰富,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的植物资源有213科、767属、1699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植物的有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共2种;属国家Ⅱ级保护植物的有樟树、闽楠、伞花木、金恭麦、野大豆等14种。全县目前种植杉木林77.99万亩,经济林29.7万亩,松木林16.44万亩,竹子25.12万亩。全县共有古树名木1026株,共计30科57属77种,其中散生古树788株,占76.8%,古树群9个238株,占23.2%。树龄500年以上的79株,300-499年的305株,100-299年的642株。蓝山县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县内野生动物中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云豹、豹、林麝共3种,国家Ⅱ级保护的有猕猴、豹、大灵猫、小灵猫、鹿、石羊、石獾、苍鹰、长耳鹦、穿山甲、锦鸡、石蛙、虎纹蛙等27种;另有142种陆生脊椎动物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脊椎动物”。

2 蓝山林业发展现状及原因

2.1 林业经济发展缓慢

当前蓝山林业经济生产科技水平低,生产加工大多为低端产品,需求少,易淘汰,林产品加工产能与工艺设备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林产品企业普遍为劳动密集型,严重缺少技术密集型企业,林产品深加工能力薄弱;林业经济品牌效应较差,严重缺少知名林产品品牌;林下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小。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林木滥砍滥伐、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等问题,对环境破坏大。

2.2 林业技术和人才力量薄弱

技术的革新推动着产业的变革,是产业不断发展的生命源泉。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仍然是科学技术,特别是现在的森林管理,都是数字化、信息化,更加需要懂电脑、懂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而从当前蓝山林业发展的状况来看,技术与人才缺乏已然成为制约蓝山林业发展的关键。

2.2.1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信息设备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传统的技术已经不能符合时代发展与需要。如现阶段蓝山林业病虫害防治,主要依靠多年的工作经验,使用的防治设备是传统式背负式手动喷雾或喷粉器,在开展野外野生资源调查、森林抚育、造林、林业调查等等多以传统技术和传统设备使用为主,费时费力,且调查出的数据真实度不高。野外红外摄像机、无人机施药等新设备新技术缺乏。

2.2.2人员老化,青黄不接

林业部门人员老化,青黄不接,新生力量缺乏,致使用许多技术非常传统的技术手段,经营理念陈旧不堪,继续墨守成规,对新兴技术持有漠然的态度。林业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新引进的技术得不到推广与应用,这对于蓝山林业产业的健康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3 林业发展资金不足

国家林业补贴项目和资金不少,但大多是扶持造林,用于林业技术培训、林业管护等技术方面补助少,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林业管护工作的开展,也限制了产业发展。资金是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只有投入适当的资金才能够引进先进的技术、吸引优秀的人才。当资金匮乏时,想要完成各项工作都是困难的,这对产业技术创新起到很大的阻碍作用,难以完成林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导致出现林业技术利用率低的情况。

2.4 缺乏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

科学有效的技术推广机制是林业产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林业技术的推广工作不到位,导致无法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间接导致林业生产能力低下,从而使蓝山林业的经济效益不高、资金匮乏、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技术,恶性循环的后果是林业产业无法良性发展,使林业经济落后于总体发展。

3 林业发展的策略

3.1 转变传统林业观念,引进新技术、新力量

蓝山作为湘江源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提倡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的当下,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发展理念已然是行不通的。为实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力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管理和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坚持生态建设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

3.1.1引进新技术新设备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器械在各行业的应用愈加广泛,新技术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现状,大量林业作业向信息化、自动化转变。根据蓝山实际急需引进一批新技术新设备,如无人机、野外红外摄像机等设备,无人机技术可用于野外巡护、森林资源调查、病虫害防治等。

3.1.2加快人员招录和培养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人才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必须要加快青年干部的招录,努力营造培养人才的环境,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林业队伍中,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基础,为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打下坚实基础,摆脱传统发展模式的现状,才能保证蓝山林业科学持续地健康发展。

3.2 加大资金投入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从事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向社会提供森林、湿地生态服务的行业。蓝山湘江源的源头,也是南邻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地区,为保护好湘江的源头,需要引进新的技术、新的力量,而技术发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新时期要加大蓝山县林业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有效利用资金,提高林业技术能力,促进林业技术的有效应用,继而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进一步发展。

3.3 提高林业技术推广效率和效果

林业技术推广可以为科研及生态林业建设部门提供良好的沟通桥梁,林区生态建设、修复、保护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一种新的林业技术则需要在林区生态建设、修复、保护过程中实践验证。完善和完整的技术推广体系有着十足的必要性。科技是提高林业建设水平的关键,要坚持把科技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加大林业科技推广力度,通过建立一批科技示范区、示范点,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林农培训力度,普及林业科技知识,使林业良种良法深入千家万户,尽快转化为林业生产力。

李明真:浅谈蓝山林业技术发展现状及策略

1402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