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中:坚持“两山”理论,推动乡村振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20-04-27 10:56 信息来源:


    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遵循。今年以来,围绕坚持“两山”理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结合生态扶贫、国土绿化等中心工作,我对全区践行“两山”理论推动乡村振兴情况开展了调研,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本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渌口区是全省重点林区县、油茶大县和国家储备林建设示范县,总林地面积86.5万亩,森林覆盖率51.84%,森林蓄积119.0万立方米。上世纪70年代,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对朱亭27万亩“人工林海”给予高度评价。

(一)资源基础较好。近3年来,全区完成各类造林、森林提质增效6万余亩,森林抚育3万亩,同时全面落实“三年禁伐”行动,全区森林蓄积量保持了3%的年增长率,森林覆盖率达到51.84%。同时,全区古树名木资源保存较好。

(二)保护措施到位。一是严守林地保护红线。全区林地保有量连续5年维持稳定,保持在86.5万亩以上。二是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近年来,全区年度森林火灾面积发生率远低于市对县(区)绩效考核0.9‰的控制指标。三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近几年,全区松材线虫等森林病虫害的成灾面积为零。四是依法治林取得成效。积极开展了“绿剑”等专项行动,进一步保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三)生态扶贫取得成效。2017年到2019年,年均整合生态公益林管护资金60万元,每年聘请130名贫困劳动力为生态公益林护林员,年人均工资达到4200元;2020年新增生态公益林护林员119名,全区249名护林员每人年工资5000元。同时,每年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助资金20万余元,受益贫困人口4300人。

(四)项目投入不断扩大。2019年整合项目资金,共计完成县乡村三级农村道路绿化238.66公里(折四旁面积1000亩、蓄积2000立方米),无偿提供造林绿化苗木140多万株,完成人工造林1.95万亩。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全区在资源培育、产业建设、依法治林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带来一定制约,必须加以切实解决。

(一)森林资源方面,存在着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全区森林资源蓄积119万立方米,每亩蓄积不到2立方米,森林资源精细化管理手段落后,而且存在树种结构单一,林地生产力下降等不足。根据调查,全区用材林中,中龄林和成熟林的60%以上均为纯林,不仅缺乏彩叶树种,同时抵御森林病虫害能力不足。

(二)产业建设方面,存在着林下经济发展引导不力、油茶产业发展不快、楠竹产业发展困难、珍贵树种建设力度不强的问题。特别是楠竹产业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全区现有楠竹18万亩,立竹蓄积3500万株。近年来,因为全区楠竹加工粗放,产品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每年可产500多万根但实际销售不到150万根,未能发挥应有经济效益。

(三)依法治林方面,存在着采砂采石采矿毁损林地积累问题较多,森林防火任重道远等方方面面的问题。2018年度,省级审计指出了我区6个乡镇不同程度存在乱采乱挖、违占、违建的问题,其毁损林地的恢复任务仍然很大。同时,全区的防火隔离带建设落后。因为配套资金投入不够,全区防火林带、防火林道等基础设施不够健全,抵御森林火灾的能力不足,生态安全风险始终存在。

(四)科技支撑方面。一直以来,我们按照每个乡镇2名技术人员的模式,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但目前,我局技术人员中近70%的年龄在50岁以上,后备力量严重不足。同时,林业科技转化率不高,造林施工仍存在粗放经营问题。此外,还存在造林质量不高问题。根据调查,2019年的农村道路绿化部分树种如香樟,存活率很低,部分路段甚至不到40%,缺兜现象严重,景观效应较差。

(五)资金保障方面。主要是区一级配套资金不足。2018年,我们在南洲镇横江村实施退耕还林、还湿项目311.3亩,省级补助资金50万元,但该项目资金预算达到300多万元。其他如国家储备林项目等乡村振兴林业项目,其自筹资金比例基本达到70%以上。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引领。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切实做好农村道路绿化、秀美村庄、生态廊道、秀美庭院等项目统一规划,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一是标准要严。按照一村一景原则,优化珍稀林木、彩色树种配置,突出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二是要目标要高。要争取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区农村道路绿化率达到100%,打造100个以上的秀美村庄,建设1000户秀美庭院。同时,在十四五期间建设生态廊道1万亩。

(二)坚守生态底线。一是加强整治。坚决打击乱采乱挖、乱砍乱伐、违建违占等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二是加强生态修复。十四五期间,要实施造林绿化5.0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万亩,完成森林抚育5.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3.0万亩,实施湘江流域裸露山地治理3万亩。并通过人工造林,促进0.1万亩矿山开采占用林地的森林植被恢复。

(三)突出产业支撑。在近5年内,要做大做强两大绿色产业。一是建设万亩珍贵树种基地。以龙船镇“百益嘉”公司和两个国有林场为中心,打造集中连片的万亩珍稀名贵树种基地。二是扶持油茶产业。建设5万亩高标准基地,完成4万亩油茶改造及加工,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山区经济,带动仓储、物流、加工、工程装备、生态旅游等产业发展。

(四)加强科技引领。以科技专家服务团为抓手,组织开展林业科技信息服务,发展“互联网+”现代林业,探索“科技+”发展新路子。

(五)坚持生态惠民。主要是要加强林业项目整合,利用部门和行业优势,努力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贫困区域倾斜,把民生林业向贫困群众倾斜,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收入。

(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部门资金,形成聚集效应,全力支持乡村绿化。今后3年内,我们可以整合植被恢复费和人居环境工作费用等,用于农村道路绿化建设。

彭志中:坚持“两山”理论,推动乡村振兴

12012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