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突出创新引领,努力推进耒阳市油茶产业科学发展
神农创耒,开华夏文明之源;蔡伦造纸,始天下文章之盛。耒阳是中国油茶发源地,种植历史达2300多年,自古以来,享有名气。近年来,我市发挥“全国油茶种植面积最大县市、油茶种植历史最久、群众基础最好”等优势,把油茶作为核心特色产业来抓。主要做法是:
一、持之以恒,蓄势而动振雄风
10余年来,我市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将油茶作为重点产业来培育、来发展、来打造。
(一)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是引领作用越来越强。编制了《耒阳油茶2018-2025年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油茶面积达125万亩,茶油总产量达3.75万吨,油茶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现已将S320、武广高铁、G107、京珠高速沿线的一个个小山头打造成了一个个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二是组织保障越来越强。历届班子对油茶高度认可、大力支持,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良好氛围,在成立高规格的油茶发展领导小组后,又专门设立了油茶发展中心,为持续助力油茶产业提质增效,理顺了体制机制。三是发展举措越来越强。我市提出“3131”工程后,将油茶列入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百亿产业来打造。
(二)支持政策不断延续。一是财政奖补持续加力。在财政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将奖补金额从2008年的200/亩提升到现在的1000元/亩。二是技术帮扶持续加力。形成了“一推广、三统一”模式,即全面推广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统一供应苗木,实行良种壮苗造林;统一技术措施,实行标准化种植;统一验收标准,确保新造林质量。三是风险防控持续加力。积极联系保险公司,为油茶种植户与保险公司架起连心桥,争取油茶林全面参保。全面加强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预测预报、采摘秩序维护等日常管护,在水东江街道办事处、东湖圩镇、马水镇建设全国首个“油茶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有效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三)参与热度持续升温。一是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强油茶产业的意见》等政策,油茶发展方向更加明朗、蓝图更加宏伟,广大群众形成了“油茶是个好东西”的共识,支持、参与油茶发展的热情高涨。二是群众参与更加广泛。全市90%的村、组、农户都种植了油茶,近10年新造油茶林33.8亩,全市油茶林面积达到118.4万亩。三是振兴后劲持续增强。随着油茶逐渐进入丰产期,相关产业相继发展。全市油茶规模企业34家,专业合作社58家,油茶庄园8家,1000亩以上种植大户37家,100亩以上种植大户296户,连片万亩油茶基地5个。
二、积极探索,顺势而为延链条
抢抓国家大力发展油茶机遇,推动油茶产业由低产能向高效益、初加工向深加工、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一)突出融合发展,推动低产能向高效益转变。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不断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做到了既强市又富民。一是坚持与文化旅游“融合”。深入挖掘油茶旅游文化资源,加快推进油茶特色小镇建设,积极培育生产体验、休闲观光、养生康体等现代服务业,全国首家油茶博览园落户我市,东湖神农汤泉油茶庄园已初显成效。二是坚持与生态保护“融合”。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山种植油茶,引导煤矿老板从“煤海”转战到“油海”。东湖圩镇汤泉村曾因开矿挖煤,满山植被遭破坏,林地涵养能力严重退化。而今,村里成立合作社,在煤矸石上种起油茶,昔日满目疮痍的山上,眼到之处皆是绿色,2018年人民日报以《煤矸石上油茶花开》为题,进行专题报道。三是坚持与脱贫攻坚“融合”。出台《耒阳市油茶产业专项扶贫资金利益链接实施方案》,建设了10个油茶产业扶贫基地,帮助3800户贫困户脱贫。2018年油茶企业为500户贫困户提供8982个劳动力用工,发放劳务工资71.86万元。
(二)聚焦品质提升,推动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推进油茶加工由老作坊向旗舰厂转变,由粗加工向精加工跨进。一是茶籽产量大幅提升。狠抓老油茶林抚育垦复,提高老油茶林单位面积产量,全市老油茶林亩产量能增加20%以上。二是单位油量大幅提升。我市交通水利投与神农国油公司共同注资1.41亿元,打造了神农国油加工旗舰厂,引进了国际领先油茶加工生产线,不断提升单位出油率。三是茶油质量大幅提升。通过工艺改良,耒阳油茶实现了从热榨向冷榨的转变,既保持了热榨的产量与香味,又保证了冷榨的营养成分与天然色泽,油质实现质的突破。
(三)注重链条延伸,推动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油茶全身都是宝,以前,油茶主要压榨成食用油,现在,通过科学投入,产品实现了优质化、多元化。一方面,品种越来越多。鼓励加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油茶产品附加值,神农国油公司研发的洁颜粉、洗发原液、护发精华、沐浴露等油茶副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1800万元。一方面,质量越来越好。积极与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油茶产学研基地。神农、金鑫、殷理基等企业在油茶树人工授粉、茶籽剥壳、茶油加工、产品包装等方面,取得了146项科技成果及产品专利。今年多次赴粤港澳大湾区洽谈对接,已与多家化妆品企业、科研机构达成共识,规划在开发区建设油茶精深加工园,其中湖南润丽生物将于11月份正式投产。
三、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树品牌
做强做大油茶产业,种植是基础,加工是关键,营销是突破口。
(一)用过硬质量打造品牌。我市作为“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全国名特优经济林—油茶之乡”“湖南省产油大县”,有着过硬的品牌优势。近年来,向省工商局申请了“耒阳茶油”著名商标,邀请省级专家团队制定耒阳茶油标准。特别是神农国油公司生产的神农国油,荣获2015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金鑫公司生产的利天然茶油远销香港、日本等国际市场,“耒阳茶油”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
(二)借上级政策擦亮品牌。以落实上级油茶支持政策为契机,加大我市油茶品牌打造力度。特别是2010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为我市油茶发展打响了名气、擦亮了品牌。2019年10月16日至18日,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盛会在耒阳成功举行。288名国内顶尖行业专家带来油茶产业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耒阳共识。“耒阳油茶”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46项油茶科技成果及产品专利,更是让八方之宾眼前一亮。16家油茶产业链上企业入驻耒阳经济开发区,15亿元签约项目合同资金,见证了耒阳油茶产业高速发展和产业转型发展的巨大潜力。油茶,俨然成为中国耒阳“走出去”的一张亮丽名片。
(三)以营销手段推广品牌。积极通过各种节会,大力推介我市油茶产品。《中国油茶发源地—耒阳》宣传片,在北京地铁国贸大厦出口处滚动播放,进一步提升了耒阳油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新开展油茶趣味运动会、油茶文化征文、同唱油茶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不断诠释了耒阳油茶的深刻内涵,让广大群众对油茶有了更全、更深的认识。
下阶段,我市将坚定信心、紧咬目标、抢抓机遇,进一步做大种植基地,做亮产业融合,做响耒阳品牌,做活油茶市场,做实产业扶贫,让耒阳油茶引领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