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泽金:贫困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浅述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9-19 15:25 信息来源:


  目前,油茶产业已列入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湖南省湘西州是武陵山区贫困地区,湘西州更是将油茶产业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产业、重点产业来发展。以保靖县为例,笔者浅述一下贫困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一、保靖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保靖县2018年计划完成油茶产业建设任务15850亩,2019年计划完成39800亩,两年计划完成55650亩,共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6个村,重点偏向贫困村,主要品种以湘林210号为主,投入资金1784.97万元。预期实现1.5万余户6万余人通过实施油茶产业稳定增收。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保靖县在发展油茶产业进程中,对油茶产业和市场前景认识不到位。其因油茶产品未能形成有效的市场商品经营模式,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油茶市场经历了几起几伏,大部分经营管理方式为“人种天养”,油茶生产仅限于满足茶农自身食用,加上政府扶持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生产的油茶一直未能真正的市场化经营,导致农户发展油茶产业积极性不高。
  (二)油茶建设投入资金短缺。一些政策性投资局限于油茶初期的种植,而对于后期的管理缺乏应有的资金投入,据测算5年期间每亩需投入资金近3500元,大部分种植户难以承担。由于暂没安排培管资金,培管难度大,会出现重造轻管的现象,不利于产业的发展。从保靖县2018年冬至2019年春油茶验收的情况来看,除套种农作物的2千余亩及少部分农户自行培管的,其它的种植面积均未按要求进行抚育管理。因此,没有后期的持续性培管投入,难带动建档立卡户真正的受益脱贫。
  (三)油茶林地流转难。当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时,公司和合作社想改变经营模式,采取油茶林地流转方式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却很难办理。其因林地的流转程序多,手续复杂,特别是集中连片开发涉及部分阔叶林地的流转就更难。利用国土局土地整理项目,又相互制约,流转后不能实施土地整理,土地整理后又不能办理林地流转手续。
  (四)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强度不高,规模化造林面积少,农户分散性造林多,零星小班多,加上机耕道、排灌、防旱等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大大增加了经营成本。据调查,保靖县2018年冬-2019年春油茶造林面积2.24万亩,涉及作业小班4175个,其中面积1.5亩以下小班达1489个,占35.6%,无法集中连片,加上油茶产业机耕道、排灌、防旱等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初始化建设阶段,无形中给油茶产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制约。
  三、发展对策
  (一)加强宣传。油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保靖县又有着种植油茶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政府要充分舆论宣传武器,加大宣传力度。要通过新闻、广播、微信、短信、宣传牌、标语、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油茶产业建设的宣传,使人民群众充分认识油茶产业对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特别是要加强后期管护的宣传,让项目区群众了解油茶造林后期管护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管护的责任感与自觉性。
   (二)加强管护。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增加生态护林员工作职责,把油茶产业管护工作作为当前工作来做,明确管护责任。层层签订管护合同,把油茶后期管护责任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加强监督,不断完善油茶造林的管护机制,坚持将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纳入到当地日常管理工作范畴。在全县形成“护林员专职负责、林农自我管护、油茶办巡回检查、对项目乡镇定期督查”的管护机制。同时,在林业抚育、管护项目中重点支持油茶产业,确保开发的成功率和受益率,破解达标难的问题,走出一条符合保靖县情的新造和管护并举路子。
  (三)推进流转。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公司、大户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组建农业合作社或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企业、公司出资金、技术,农民出土地等多种形式参与油茶建设,推进油茶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和山林土地流转,坚决落实《湖南省森林资源流转办法》,解决流转难的问题。林业、国土、经管等部门要搞好土地流转的协调服务工作,对油茶产业土地流转业务,必须优先、限时办结,消除农林公司、开发大户的顾虑,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明确开发方式,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股份等合作经营方式参与全县油茶产业建设。把原来由农户自行管理的分散林地统一集中管理经营。促成油茶林集中连片经营,解决选地难的问题,突出规模优势。
  (四)搭建平台。组建成立油茶产业协会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集团,广泛开展座谈讨论、外出学习、考察等各项学习技术活动,相互传授技术、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同时县林业部门积极做好技术跟踪服务,选派过硬技术人员,帮助油茶种植户在选苗、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给予技术指导把关。并定期邀请上级相关技术专家来保靖县举办技术培训班,或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油茶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五)加强融资。通过去“库存”补“短板”的方式,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退耕还林、油茶新造、低改等工程造林,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油茶项目,通过上级专项资金的投入和农业银行、农商行等油茶开发贴息贷款的扶持。做到将林业、科技、现代农业产业综合开发、移民开发、土地整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开发等部门项目扶持资金,凡是能够套上油茶开发项目的尽量向该产业项目倾斜,对油茶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给予税费优惠等政策扶持,调动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形成广泛共识,营造浓厚氛围,鼓励民营企业、机关干部等群体参与,吸纳民间资金投入油茶产业开发。同时充分发挥“全国油茶适宜栽培区域”和国家林业局确定为油茶产业核心发展区的有利优势,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农民致富的新举措,积极争取国家政策的扶持。
油茶作为绿色保健食用油,享有“东方橄榄油”的美称,国际国内需求量较大,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充满信心,走出一条林业部门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参与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龙泽金:贫困地区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浅述

1046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