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发展林药经济,实现林增民富——桂阳县林药生态经济发展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实现路径。随着世界范围内崇尚中药传统疗法和天然药物潮流的兴起,以天然中药材资源为原料生产的药物和保健食品的国际认知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中药材资源已成为世界医药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2015年10月,84岁的我国中医科学院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暨医学奖”,更是为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因此,发展中药材产业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桂阳县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乘势而为,大力打造“林药之乡”,迈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崭新步伐。
一、桂阳发展林药经济条件成熟
中药材喜阴,林下种植有利于中药材的生长,而中药材能发挥林下植被的作用,有利于蓄水保土,减少火灾隐患;植树造林周期长、收益慢,而中药材短期便可见效,达到“当年栽树次年受益”。
桂阳是林业大县,把中药材种植和林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大幅拓宽中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又可以有效巩固生态林业发展成果实现双赢。
我县在新形势下提出重点发展林药经济,打造“林药之乡”,既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又切合本地实际。一是土地优势明显。桂阳县现有林地面积28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06%,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集体林地确权率、发证率在98%以上,家庭承包率达90%,为发展林药经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自然条件优越。桂阳县地处南岭腹地,四季分蛤,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中药材生长繁衍。境内中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拥有玉竹、百合、黄精、何首乌、鱼腥草、鸡血藤、蜈蚣、全蝎等800余种,列入国家Ⅰ、Ⅱ级保护或濒临灭绝的珍贵稀缺中药材品种有红豆杉、半枫荷、穿山甲等20余种,为开展林下人工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种质资源。三是深受林农欢迎。林业生产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经济效益低,而在林下引进中药材种植,可以起到以短养长、以药养林的作用,深受我县广大林农欢迎。四是试点效果明显。我县从2013年起,重点扶持湖南利诺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在林下试点种植中药材,辐射带动药材种植户3500户,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值达3.6亿元。2014年,利诺公司被评为“湖南省林下经济示范种植基地”,2015年进入“国家林下经济示范种植基地”名单。事实说明,发展林药经济大有可为。
二、桂阳发展林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
国家《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特别是国家《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出台,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桂阳县根据地形地貌特征、中药材资源禀赋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实施了中药材产业“一园三带五大体系”的“135”工程。即依托湖南利诺等医药企业建设1000亩医药产业园,引导医药企业集群发展;打造北部山区“林药”生态产业带、南部山区中药材生态产业带和舂陵江流域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产业带;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与种苗繁育、种植技术研究与新产品研发、技术指导与质量检测服务、人才引进与培养、市场流通物流等5大体系。为此,桂阳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桂阳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从2015年起至2017年,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扶持中药材产业;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家庭中药材农场、中药材庄园等模式,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重点项目纳入 “十三五”规划,建设中药材生产服务信息采集网络,从财政、人才、资源、技术、信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发展林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推动我县林药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三、桂阳发展林药经济多种模式趋势向好
根据不同的林地条件,林下种植中药材可以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一是中成熟林林间种植模式。郁闭度在0.2-0.6之间的中龄林、成熟林(包括过熟林),林下空间较大,林内采光、透气及遮荫等综合条件较好,适合种植喜阴类中药材。利诺公司在我林业局苗圃的马尾松林内成功种植三七就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二是油茶林套种模式。桂阳县是油茶大县,现存油茶林达22.4万亩。利诺公司在苗圃油茶采穗圃内套种桔梗已经获得成功。三是退耕还林地种植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坡耕地原来都是耕种过的旱土,土壤结构、土壤肥力都较好,在林内种植中药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防火线种植模式。林区防火线种植中药材,既能合理利用土地,又可以增强防火效果,一举两得。
目前,我县已有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余亩,逐步建设了湘玉竹、苦参、三七和“林药”等几大中药材基地,重楼、黄精、细辛等近20种野生中药材实现家养驯化种植,29种常用大宗中药材实现规模化种植,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模板。
随着“林药经济”的兴起,中药材产业将由传统的大田种植逐步向林下种植推进,产业发展的重心也将由“土里”向“山上”转移。县委县政府必须立足本职,全力以赴为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做好各方面服务工作。一是推进土地流转,帮助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大户租赁林地、处理纠纷、办理林权证,为企业和大户增强投资信心,促进中药材产业规模化发展;二是加强科技支撑,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林下中药材种植、经营、管理,配合有实力的企业,对林下种植中药材的一些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三是强化项目扶持。对中药材种植面积符合林业项目立项条件的,给予重点支持。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优势,造就了丰富多样的药用植物资源,为开展林下中药材人工种植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产业化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必将成为我县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