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初开:浅析生态护林员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7-16 10:35
信息来源:
双牌县地处湖南省西南部、永州市中腹,潇水河中游,总面积1751平方公里,总人口20.3万。境内林地面积占到近90%,是国家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重点县、国家战略木材储备试点县、全国绿化模范县、湖南省林业重点县和省竹产业开发重点县,也是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7年脱贫摘帽)。全县现有6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816户贫困人口27020人。
2018年,双牌县根据党中央“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与生态护林员、公益林管护护林员、天保林护林员和森林防火护林员等相关机制进行整合,在全县范围内选聘出生态护林员265人(全部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加强日常监督考核等,生态护林员队伍管理日趋规范。
一、生态护林员队伍现状
全县各乡镇生态护林员共265人,其中:Ⅰ类生态护林员115人,人均管护面积4000亩,人均工资1万元/年;Ⅱ类公益林护林员150人,人均管护面积2500亩,人均工资0.6万元/年。管护总面积约95万亩,主要承担公益林管护、天保林管护、湿地保护和森林防火等职责。2018年,我县共发放护林员工资235.93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02万元、县自筹133.93万元。
二、生态护林员队伍存在的问题
1、业务水平不够高。全县生态护林员人员均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文化水平大多为初中乃至小学文化,自身学习及领悟能力不强,虽然经过林业主管部门的多次培训,但对相关林业法律法规及林业惠农政策仍然不是很清楚,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工作,如巡山记录不够规范、不够标准等。
2、履行职责不够主动。个别生态护林员热心打理自家那三亩田,对履行生态护林员职责不主动、不积极,特别是在森林特防期,有不服从工作安排的现象,影响了森林安全的有效保障。
3、队伍不够稳定。目前,所聘任的生态护林员管护劳务补助多的为833元/月,少的仅有500元/月,因报酬太低,难以维持一家老小的正常生活,导致个别生态护林员产生浮躁心理,难以沉下心来认真开展工作,严重影响了队伍的稳定。
4、日常管理不够规范。对于生态护林员管理,实行的是“县聘、乡管、村用、县级林业主管部门督查”的模式,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等问题,造成了各乡镇在队伍管理中职责不明、权限不清。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培训。为切实提高全县生态护林员的业务水平,林业部门、扶贫部门和各乡镇要加强协调和配合,积极组织全县生态护林员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系统地学习林业法律法规,系统地学习《湖南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管理办法》、《湖南省公益林护林员管理规范》、《湖南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等,系统地学习生态护林员巡山记录的规范填写。
2、强化管理。林业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要紧密配合,严格按照《双牌县生态护林员考核办法》,强化对生态护林员的日常监督,强化年终考核结果的运用,督促全县生态护林员主动履职尽责。
3、提高待遇。针对生态护林员待遇普遍偏低的现状,林业主管部门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切实减轻县级财政的负担。同时,为稳定护林员队伍,要相应提高护林员管护劳务补助。
4、增加人员。目前生态护林员管护的山林面积多的有4000亩以上,少的也有2000余亩,且大多远离居民区,线长、面积大、任务重,急需要在以后的选、续聘工作适当增加人员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