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象文:发展林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5-16 11:06
信息来源:
双峰县地处湘中腹地,总面积1596平方公里,人口92万,辖15个乡镇1个经开新区。境内森林资源丰富,现有林地面积104万亩、森林蓄积349.82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7.62%。2018年全县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国家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6家,为全市之最。近年来,我县主动适应林业发展新常态,围绕建设“生态富厚双峰”总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要求,强化措施,突出特色,狠抓落实,着力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全力助推乡村振兴,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调优结构显特色
我们根据国家“调结构、稳增长”的产业政策,依据全县森林资源分布情况,积极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突出林业产业特色。一是大力发展木竹经营加工制造产业。全县有木竹加工经营企业200余家,主要分布在石牛、梓门、杏子、走马和永丰县城。其中以加工业为主的133家,包括:木胶合板厂15家,竹胶合板厂8家,竹砧板厂3家,锯木方料加工厂30家,刨花板厂1家,木质原料造纸厂1家,木竹地板厂1家,木竹加工家具厂30家,木片厂7家,单板厂10家,木材包装加工厂10家,家具厂15家,竹凉席厂2家。企业经营由粗放型向现代型转变,企业创新朝高、精、尖方向发展,积极创造自己的品牌。产品涉及到生活、办公、建筑、水利、汽车等众多领域,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走出国门,勇闯东南亚和非洲,出口20多个国家,年创产值45亿元以上。带动农户9.3万余户,解决就业人员1万多人。二是大力发展楠竹产业。我县是全省楠竹产业的重要县市之一。现有楠竹面积近20万亩,立竹数3080万根。近年,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双峰县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双峰县楠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政策措施,大力推进竹产业发展,努力打造“湖南竹业之乡”。坚持每年新造、扩鞭2000亩,丰培10000亩,累计高标准实施楠竹丰产培育、低改6万亩,修建竹林道100余公里。三是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我县是全省重点油茶产业县市之一,现有油茶面积10万亩。下发了《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为油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全县年产茶油550吨,实现油茶产值5500多万元,全县林农人均收入400元。四是大力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我县有苗木花卉苗圃(基地)45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公司2家。总计种植面积7110亩。品种以桂花、香樟、红叶石楠、茶花、广玉兰、罗汉松、杨梅、枣树等常规品种为主,逐渐引进培育名贵品种如楠木、花梨木、红豆杉、丹桂、樱花、银杏等。近几年来,通过绿化双峰四年行动年产花木400余万株,年产值达到9600余万元。五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我县积极指导林农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药、林禽、林果等林下经济产业,全县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285家,其中从事林下经济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有128家,2018年林下经济产值1.13亿元。
二、调整布局强规模
我县按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和企业化运作的理念,着力实施“一镇一业一基地一品牌”发展战略,重点抓好石牛乡、梓门桥镇、杏子铺镇和九峰山林场的20万亩楠竹产业基地建设,印塘乡、锁石镇、走马街镇、洪山殿镇、青树坪镇的1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建设,甘棠镇、三塘铺镇、青树坪镇、花门镇、荷叶镇的1万亩药材产业基地建设,沙塘乡、杏子铺镇、走马街镇、梓门桥镇、石牛乡的40万亩用材林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基地建设,突显了产业品牌优势,提高了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在抓好楠竹、油茶、苗木花卉、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的同时,我县突出抓好全县的主打林业产业即木竹经营加工产业,努力打造成全县板材和家具产业航母。全县200余家木竹经营加工产业中占地面积在30亩以上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企业有12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发展原材料基地90多个,分布在130余个村,1.2万余户林农入股参与经营。主要生产工业板材(竹胶板、桥梁板、车模板)、家具和装修板材(细木工板、指接板),年产值达到45个亿,销售额达到40个亿,产品出口20多个国家。同时,积极引导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和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全县木竹经营加工企业有国家级著名商标3个、驰名商标2个、名牌产品3个,著名产品4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驰名商标3个、名牌产品8个、著名产品8个,创新成果5个,获得22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特别是中南神箭和海人公司两大国家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是我县木竹经营加工产业的领头雁。中南神箭秉承” 产品就是人品、质量就是生命” 的经营理念,研发30多个产品,暢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4亿多元,年出口5000多万元。海人公司独家产销海人专利竹床垫,产品畅销全国18个省市,在全国孵化180家以上、年利超过300万以上的工厂,2018年产竹床垫50万张,需楠竹5万吨。中南神箭和海人公司通过实施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集生态旅游和精准扶贫为特色的发展模式,在石牛、荷叶、沙塘、梓门、杏子等5个楠竹主产乡镇15个楠竹丰产村约8000户竹农建设10万亩楠竹产业园,带动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调新举措促发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我县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把林业产业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引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强化责任、高位推动”的林业产业发展思路,做到“一业一机构、一业一政策、一业一考核”。
为促进油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由一名副处级领导专门负责抓。下设办公室,从县发改委、财政局、林业局、科技局抽调人员组成办公室成员,先后下发了《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和《双峰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油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制订出台了《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对油茶新造100元以上的每亩补贴200元;低改的每亩补贴100亩;对新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油茶加工企业,以奖代投20万元。同时,建立有效的考核机制,实行各级领导干部任期油茶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出台了《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考核办法》,纳入全县绩效考核范围,一季一督查,半年一考评,年终一考核,兑现奖惩。油茶产业基地乡镇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位推动油茶产业发展。
为了促进板材和家具产业规模发展、出台了《双峰县板材和家具产业发展的意见》,成立了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的板材和家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对8家国家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林业局、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各安排一名副局长和帮扶专干在项目资金、征地拆迁、基地建设、科技创新、产品包装、营销策略和优化环境等方面实施对口帮扶。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林业产业园,提供国有土地和贴息低息贷款。为了降低板材和家具产业采伐运输生产成本和林农的劳动强度,出台了《双峰县竹林道路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在全县开展竹林道路建设,全县计划建设竹林道800公里,每公里补助1万元。同时,已向省林业局申报了竹林道路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快竹林道路建设进度。目前,已建120公里,在建60公里。
(二)强化科技支撑,加大服务体系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增强林业产业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我县强化林业产业科技支撑,加大林业产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林业产业科技培训。近年来,先后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技术人员2000人次,培训林农1万余户。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兴林、结对帮扶”活动。局助工以上林业技术职称人员主动帮扶1—2个林业产业户,共帮扶林业产业户160余户。三是积极加强与省林科所、中南林科院等科研机构进行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重点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繁育,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及标准化、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森林食品示范基地建设上下功夫,积极开展内引外联不断开发升级新产品,创造我县自己的林产品新品牌、新名牌。四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引导林业产业企业参与原材料基地建设,认真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体、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辅的林业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及林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五是规划整顿,加强监管,促进发展。去年下半年,对全县林业产业企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规范整顿,在清理规范整顿中搞好年检年审发证。对投资规模少、生产能力差、耗材多、环保不达标、经营效益低的低效高耗型家庭作坊式加工企业痛下决心限制发展,限期整改,对无证经营加工企业坚决取缔。对投资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突出的加工大户予以重点扶持。对从事原材料深加工、精加工、科技含量高、环保安全、具有一定名优品牌效应的企业优先扶持。通过建立完善林业产业监管制度、原材料来源检查制度和管理情况报告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林业产业企业的监管,鼓励林业产业企业诚信创业、合法经营,依法严厉查处林业产业企业违法行为,促进全县林业产业健康有序、优质快速发展壮大。同时,积极发展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实现多次增值。坚决避免低水平重复,做大做强现有加工企业,培育名牌产品和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经济林、生态旅游及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等新兴产品产业,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努力建立品种推广体系、技术研发体系、生产经营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林产文化体系等五大体系,促进我县林业产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