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伟:坚持绿色发展 构建生态北湖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9-05-14 15:58
信息来源:
近年来,尤其是2008年特大冰灾以来,北湖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区和绿色发展战略,以开展《生态北湖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北湖”建设。截至2018年底,全区森林蓄积量达到176.6万m3,森林覆盖率达到69.16%,林业总产值从冰灾时的3.58亿元增长到22.67亿元。先后获得全省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先进集体、全省绿化先进单位、全省公益林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郴州市城区绿化攻坚活动先进集体、郴州市城乡绿化达标县(区)等多项省市荣誉。
一、坚持科学规划,倾心打造生态格局
北湖区以林业灾后恢复重建和转型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三年城乡绿化攻坚”、“绿城攻坚”、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一是全力恢复生态。按照“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总体布局,依托北湖生态资源优势,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全方位、多形式地建设以乔木为主体、灌木为铺垫、花草点缀、设施配套的休闲绿地公游园,着力发展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加快生态植被恢复,逐步形成了近自然的森林生态系统。自2008年以来,全区累计各类造林绿化资金近20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9.25万亩,完成全面封山育林72万余亩。二是及时调整规划。围绕建设“生态北湖”目标,制订了《北湖区“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及《北湖区“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和《生态北湖建设四年行动计划(2017-2020年)》,及时调整了规划,确立了“生态立区、绿色发展”战略。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对全区山林实行封山育林管理的决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北湖区2015-2017年森林生态景观提质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实施了蓝天、净土、碧水、青山等四大综合保护工程,以及旧城改造、庭院美化、道路绿化、河道整治及风光带建设等重点工程。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综合整治和绿化提质工程,在郴州大道、X090线、武广高铁、G107国道“两横两纵”交通干线沿线的村庄,建成了三合、石山头、小埠、土坑下、吴山村等一大批生态美丽乡村。
二、坚持开放创新,大力拓展生态空间
北湖区注重绿化整体山水大格局的建设,通过大力实施立体绿化、拆违建绿、破墙透绿和道路改造和河道整治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建设“生态北湖”。 一是以绿色文明为主题,不断扩大公共绿地。坚持以大工程带动森林发展,持续推进“绿城攻坚”,完成了骆仙公园、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月形山公园等一批具有城市区域特色的、生态效益良好的休闲绿地,初步形成了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扩大公共绿地,积极推广建筑物屋顶、墙体立面、立交桥等立体绿化,努力使能够披“绿”的地方和空间都“绿”起来。二是以隔离林带为屏障,全面提质通道绿化。按照四季有花的要求,重点发展城市功能分区之间的森林绿地,十年来实施通道绿化242.3公里。重点建设了郴州大道北湖段、武广高铁北湖段、厦蓉高速北湖段、京港澳高速北湖、107国道、桂临公路(S214线)鲁塘段等绿化提质工程,形成了多条近自然森林分布为主的生态隔离带,有效地缓解城市热岛、浑浊效应。三是以四水共导为特色,积极打造水月北湖。以江、河,湖、溪“四水共导”为特色,让水网融入林网,依水建林,以林涵水,建立以公共绿地为生态基础,以城区绿色通道为生态链接,构建了林带水网为生态脉络的林水相依的亲水型宜居城市。近十年来,全区实施水系绿化76.2公里,融资代建4亿余元重点开展了“西河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把西水河生态休闲廊道打造成为堤防安全的防洪带、风光秀美的景观带、经济繁荣的产业带、人水和谐的美好家园,彰显时代特质。
三、坚持严格保护,不断完善生态网络
持续推进生态兴区战略,严格控制生态红线底线,执行最严的生态保护措施,守卫北湖绿水青山。一是从严审批。严把设计关、审核关、审批关,采取征占用林地前置审批方式,严格落实林地限额管理,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2008年以来,北湖区在项目占用林地审批中未发生一起超限额审批、越权行政审批事件。出台了《关于对全区山林实施封山育林管理的决议》,制定和完善了林木采伐指标审批办法等,全区林木商业性采伐连续5年为零。二是防护结合。成立了一支126人的专业管护队伍,明确具体职责和任务,配备了护林员外勤助手和GPS护林员系统,建立了专职护林队伍,对全区森林资源保护、森林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实行全天候全覆盖的专业管护。在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区编制了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预案,采取无公害防治措施,对病虫害繁殖高峰期进行药物喷洒治疗和专业防治,防治率100%。三是从严执法。2008年以来,全区先后开展了近百次以火案查处、林地清理、野生动物保护等为主的“火案一号”、“火案二号”、“利剑行动”、“清网行动”、“缉枪治爆”等专项整治行动,依法查处各类林业案件1937起,其中刑事案件142起,治安案件1029起,林业行政案件766起,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9000余万元。
四、坚持融合共享,全面推进生态康养
注重提升城市绿化文化品位,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北湖真正实现自然与人文相结合,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相交融,让城市融入森林,让森林拥抱城市。一是拓展休闲绿地。按照“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的要求,积极开辟沿江、沿河、沿路绿化带,大力新建各类公园、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绿地。坚持“还湖于民、还绿于民”的理念,在城区主次干道补绿,对华太路、骆仙西路、寒溪路等城区道路绿化带进行提质,陆续完成骆仙公园、刘仙岭公园、丽景公园、大岭上公园、月形山公园、仙岭湖体育休闲公园等城区山头公园及骆仙林荫广场、龙女寺、七里洞公园体育广场等林荫广场,初步实现了市民出门500米有休闲绿地的目标。二是发展休闲观光。积极扶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游,引导和带动休闲观光农业旅游健康有序发展,创建了华塘镇等6个绿化示范乡镇,三合全国生态文化村和小埠古村、花园等27个绿化示范村。创建了全国第一条自驾旅游公共服务标准化景观大道郴仰公路,建立了仰天湖-西河国家湿地公园。依托仰天湖,大力发展森林休闲游,形成了以仰天湖为中心,以郴仰公路旅游干线为重点的森林旅游网络。三是保护古树名木。强化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保护古树名木的重大意义和价值,提高全民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抓实保护工作,对全区16处古树群、2464株古树采取GPS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拍摄,建立名录档案,设立木质标志牌进行普查建档挂牌保护。加大了执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盗挖、非法移植、收购倒卖等破坏古树名木的违法活动,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