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恩勤: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来,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生态城乡、绿色产业”四大主题建设,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培育农业品牌情况
西晃山有机茶。近年来,西晃山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西晃山有机茶叶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这几年公司运作茶园的面积扩展到1500亩,投入资金1200万元。西晃山有机茶公司新建了茶叶精深加工厂,该加工厂始建于2015年年底,目前初步建成一条生产线,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建成600余平方米厂房一个、生产线一条(生产绿茶、红茶)、冷冻库一个等。同时,公司和湖南干发茶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以品牌的联营加入了大湘西茶产业促进会。2017年,西晃山有机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西晃晴云牌茶获中国中部农博会产品金奖。
二、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情况
1、实施防护林和油茶建设。一是2018年实施防护林封山育林5000亩,主要分布在江口墟镇牙溪村1000亩,板栗树乡盐井村1500亩,舒家村长坡山村1500亩,石羊哨乡岩落寨村1000亩。二是利用中央投资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2018年春在锦和镇新场、郭公坪镇江家溪、板栗树乡大辽等村实施油茶造林1400亩。
2、加强林政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村级护林组织。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县共配有村级护林人员677名,其中:公益林护林人员2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432名,建立健全护林管护网络,实现县城内林地、林木、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监管全覆盖。二是严格坚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对上级每年下达的林木采伐指标,坚持做到指标总量不突破,分类计划不串用,管理规范,阳光操作。三是限伐商品林。为进一步改善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对高速、国省道沿线第一层山脊或缓坡地带200米范围内的0.885万亩商品林,实施2016年至2018年三年禁伐措施,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性采伐;省林业厅确认我县2015年度主伐采伐量基数为15119立方米,2016年我县应减少主伐采伐量3024立方米,2017年应减少5443立方米,2018年应减少7378立方米,三年合计减少15845立方米。四是管好公益林。对全县73.7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9.85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13.91万亩)公益林实施严格管护,落实管护措施,兑现生态补偿(补偿资金1200万元),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覆盖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两个100%,夯实麻阳生态屏障基础。五是保护天然林。全县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被纳入全国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试点范围面积11.92万亩,目前,完成天然林区划界定外业11.92万亩,建立了数据库。六是保护动植物。对森林病虫害做到了早监测、早发现、早除治。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今年对县城内8家经营疑似野生动物摊点及12家冷冻食品库进行清理整治,共查获野鸡死体16只、中华竹鼠死体10只、獾死体1只、竹鸡死体120只。由于管理措施得力,管理力度到位,今年来,我县没有发生大的乱砍滥伐案件,林区秩序基本稳定。
3、森林公园建设。一是文名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0200亩,其中核心景区3200亩。2014年8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文名山省级森林公园列为2018年县庆核心重点项目,公园建筑面积占地80亩,总投入资金1.0亿元。2017年6月,麻阳城建投公司代表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市涪陵区环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资金9258.47万元。公园建设一轴(登山步道)、一环(西环)、六景(边城遗梦—寿乡广场,山水流影—养生湖,乐天森林—儿童乐园,百草流芳—百草花园,鸿鼎云霞—祈福塔,绿茵翠谷—运动场)的景观结构。2018年10月29日,公园正式开园。目前,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以上,成为麻阳最佳养生、健身福地。二是西晃山2018年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1200亩,投入资金60万元。积极申报西晃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将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文名山省级森林公园、杨柳山林场打捆包装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已邀请中南林科大旅游学院专家教授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力争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情况
2018年我县规划设计秀美村庄19个,共投入绿化资金112万元,栽植了水杉、银杏、红叶石楠、桂花、樟木、紫薇、茶花等绿化树种及花卉。
四、打好脱贫攻坚战情况
1、人工造林。2018年我局精准扶贫项目有人工造林1700亩,700元/亩(含苗木费),涉及7个乡镇22个村。森林抚育3300亩,200元/亩,涉及1个乡镇3个村。
2、生态护林员选聘。2017年度我县新增生态护林员200名,各乡镇从2017年12月23日开始至2018年1月10日前,全县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续聘工作已全面完成,共选聘和续聘了432名生态护林员,年底,发放2018年四季度劳务管护补助。
3、林区公路建设。2018年全县共有16个乡镇31个贫困村及非贫困的林区公路新修及维修,项目总投入247万元,项目已基本完成。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措施、政
今年来,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生态城乡、绿色产业”四大主题建设,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林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培育农业品牌情况
西晃山有机茶。近年来,西晃山大力发展有机茶和生态茶种植,西晃山有机茶叶股份制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这几年公司运作茶园的面积扩展到1500亩,投入资金1200万元。西晃山有机茶公司新建了茶叶精深加工厂,该加工厂始建于2015年年底,目前初步建成一条生产线,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建成600余平方米厂房一个、生产线一条(生产绿茶、红茶)、冷冻库一个等。同时,公司和湖南干发茶业签定战略合作协议,以品牌的联营加入了大湘西茶产业促进会。2017年,西晃山有机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西晃晴云牌茶获中国中部农博会产品金奖。
二、实施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情况
1、实施防护林和油茶建设。一是2018年实施防护林封山育林5000亩,主要分布在江口墟镇牙溪村1000亩,板栗树乡盐井村1500亩,舒家村长坡山村1500亩,石羊哨乡岩落寨村1000亩。二是利用中央投资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2018年春在锦和镇新场、郭公坪镇江家溪、板栗树乡大辽等村实施油茶造林1400亩。
2、加强林政管理。一是建立健全村级护林组织。为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全县共配有村级护林人员677名,其中:公益林护林人员24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432名,建立健全护林管护网络,实现县城内林地、林木、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监管全覆盖。二是严格坚持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对上级每年下达的林木采伐指标,坚持做到指标总量不突破,分类计划不串用,管理规范,阳光操作。三是限伐商品林。为进一步改善林分质量、增加森林蓄积,对高速、国省道沿线第一层山脊或缓坡地带200米范围内的0.885万亩商品林,实施2016年至2018年三年禁伐措施,严禁任何形式的商业性采伐;省林业厅确认我县2015年度主伐采伐量基数为15119立方米,2016年我县应减少主伐采伐量3024立方米,2017年应减少5443立方米,2018年应减少7378立方米,三年合计减少15845立方米。四是管好公益林。对全县73.76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9.85万亩,省级公益林面积13.91万亩)公益林实施严格管护,落实管护措施,兑现生态补偿(补偿资金1200万元),确保省级以上公益林管护面积覆盖率和补偿资金到位率两个100%,夯实麻阳生态屏障基础。五是保护天然林。全县集体和个人天然商品林被纳入全国天然商品林管护补助试点范围面积11.92万亩,目前,完成天然林区划界定外业11.92万亩,建立了数据库。六是保护动植物。对森林病虫害做到了早监测、早发现、早除治。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乱捕滥猎野生动物行为。今年对县城内8家经营疑似野生动物摊点及12家冷冻食品库进行清理整治,共查获野鸡死体16只、中华竹鼠死体10只、獾死体1只、竹鸡死体120只。由于管理措施得力,管理力度到位,今年来,我县没有发生大的乱砍滥伐案件,林区秩序基本稳定。
3、森林公园建设。一是文名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0200亩,其中核心景区3200亩。2014年8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文名山省级森林公园列为2018年县庆核心重点项目,公园建筑面积占地80亩,总投入资金1.0亿元。2017年6月,麻阳城建投公司代表县人民政府与重庆市涪陵区环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建设资金9258.47万元。公园建设一轴(登山步道)、一环(西环)、六景(边城遗梦—寿乡广场,山水流影—养生湖,乐天森林—儿童乐园,百草流芳—百草花园,鸿鼎云霞—祈福塔,绿茵翠谷—运动场)的景观结构。2018年10月29日,公园正式开园。目前,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已超过90%以上,成为麻阳最佳养生、健身福地。二是西晃山2018年实施国家战略储备林建设1200亩,投入资金60万元。积极申报西晃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利用现有森林资源,将西晃山省级森林公园、文名山省级森林公园、杨柳山林场打捆包装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目前,已邀请中南林科大旅游学院专家教授进行前期规划设计,力争2019年成功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情况
2018年我县规划设计秀美村庄19个,共投入绿化资金112万元,栽植了水杉、银杏、红叶石楠、桂花、樟木、紫薇、茶花等绿化树种及花卉。
四、打好脱贫攻坚战情况
1、人工造林。2018年我局精准扶贫项目有人工造林1700亩,700元/亩(含苗木费),涉及7个乡镇22个村。森林抚育3300亩,200元/亩,涉及1个乡镇3个村。
2、生态护林员选聘。2017年度我县新增生态护林员200名,各乡镇从2017年12月23日开始至2018年1月10日前,全县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续聘工作已全面完成,共选聘和续聘了432名生态护林员,年底,发放2018年四季度劳务管护补助。
3、林区公路建设。2018年全县共有16个乡镇31个贫困村及非贫困的林区公路新修及维修,项目总投入247万元,项目已基本完成。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措施、政策措施
(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积极支持农户造林,全年完成15000亩用材林建设,鼓励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动广大农民利用空坪隙地和荒山荒地造林,对于造林面积达5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给予400元/亩补助。
二是鼓励广大林农发展油茶林,2018年麻阳油茶造林一般散户造林小班面积5亩以上,补助600元/亩;大户造林在100亩以上,补助1000元/亩的肥料等物资,按麻阳油茶产业园方案执行。
三是深入推进义务植树活动。为绿化乡村,建设美丽家园,在植树节后林业局巡回到各乡镇发放40万元绿化苗木,由村民自发在村旁、水旁、宅旁、路旁栽植。
四是建设秀美村庄。2018年选定19个村作为秀美村庄示范点建设,围绕乡镇、村庄人口聚集地实施身边增绿行动,开展路边、村边、水边、宅边造林,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二)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1、突出抓好12.01亩天然林区划保护和73.88万亩公益林保护,构筑生态屏障,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以林地一张图经营管理林地,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强化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继续实施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占、破坏自然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2、切实抓好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建设,提升护林、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贯彻落实市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检疫工作力度。
3、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完善湿地分级体系,公布湿地名录,加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开展湿地生态补偿、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文名山森林公园全面提质改造,重点围绕生态园林景观改造、水景改造、增加消防通道和游步道、打造景点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三)实施林业综合改革
推广楠木桥村级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搭建林业资产评估平台,进一步实施全县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探索生态公益林旅游扶贫新机制,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重点引导和培育一批林下旅游扶贫精品项目。投入资金1200万元,着重发展1000亩西晃山有机茶叶基地。
策措施
(一)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积极支持农户造林,全年完成15000亩用材林建设,鼓励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发动广大农民利用空坪隙地和荒山荒地造林,对于造林面积达5亩以上,经验收合格后给予400元/亩补助。
二是鼓励广大林农发展油茶林,2018年麻阳油茶造林一般散户造林小班面积5亩以上,补助600元/亩;大户造林在100亩以上,补助1000元/亩的肥料等物资,按麻阳油茶产业园方案执行。
三是深入推进义务植树活动。为绿化乡村,建设美丽家园,在植树节后林业局巡回到各乡镇发放40万元绿化苗木,由村民自发在村旁、水旁、宅旁、路旁栽植。
四是建设秀美村庄。2018年选定19个村作为秀美村庄示范点建设,围绕乡镇、村庄人口聚集地实施身边增绿行动,开展路边、村边、水边、宅边造林,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
(二)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1、突出抓好12.01亩天然林区划保护和73.88万亩公益林保护,构筑生态屏障,落实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坚持以林地一张图经营管理林地,加强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强化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继续实施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推进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侵占、破坏自然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2、切实抓好森林防火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能力建设,提升护林、物资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坚决防止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贯彻落实市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管理责任书,每年开展松材线虫病春、秋季普查,加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和防治检疫工作力度。
3、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完善湿地分级体系,公布湿地名录,加强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开展湿地生态补偿、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对文名山森林公园全面提质改造,重点围绕生态园林景观改造、水景改造、增加消防通道和游步道、打造景点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
(三)实施林业综合改革
推广楠木桥村级林权抵押贷款担保合作社的成功经验,搭建林业资产评估平台,进一步实施全县林业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林下经济,深入探索生态公益林旅游扶贫新机制,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重点引导和培育一批林下旅游扶贫精品项目。投入资金1200万元,着重发展1000亩西晃山有机茶叶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