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传佑:着力“四大融合” 抢占转型高地 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向林业强县迈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8-04-17 10:59 信息来源:

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林业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空间。我们新化县是全省的重点林区县,丰富的森林生态资源是全县经济发展的最大基础性资源,如何把林业产业打造成县域首位经济,将林业大县变成林业强县,是新化林业新时代发展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从我县近几年林业产业发展的实践来看,笔者以为,全县上下要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集结政策、人才、资本优势,着力林业产业与转型升级、调优政策与调优结构、重点示范与品牌园区、转变作风与服务产业等“四大融合”,大力培植森林旅游、竹木加工、油茶种植、中药材、林下经济等“五大主打产业”,使林业产业牢牢占据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第一高地。

一、林业产业与转型升级相融合。林业产业要获得高质量的大发展,必须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战略性的转型升级,必然会带动林业产业阔步发展。我县拥有广阔的林地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国土总面积545.2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312.9万亩,有林地面积264.7万亩,是全省响当当的林业大县。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林业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产业的发展只是作为县域经济的添头。2010年,全县林业总产值只有38.7亿元,仅占GDP的6.8%,是典型的林业大县,产业弱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将发展林业产业的认识提高到空前的高度,提出了“林业产业是转型高地,林业产业是结构优化,林业产业是创新前沿”的经济发展观,确定了“百亿绿色产业”培植行动,果断将林业产业做为引领全县经济发展的首位经济、第一大产业,将发展林业产业与推动转型升级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从而推动了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一方面,将林业做为产业转型的高地。全县调整产业结构,切割低效益、高消耗、粗放经营的煤炭、矿产、冶金和房地产,引领工商业主和民间资本向林业产业转移,至2017年,从事林业产业的公司、合作社达到492家,是2013年的两倍多。其中竹木加工220家,林下经济110家,5000万以上的规模企业39家。这里面,有很多是工商业者的产业转移类型,在新发展的公司企业中,占到了一半多的比例。如年产值1个多亿的恒安工贸是矿业的转型,年产6500万的冠艺家居是图书商务的转型,年旅游综合收入1.8亿的三联洞旅游的老板原是县商业协会的会长,年产1.2亿的渠江源旅游的老板是运输业者,而年产5500万的绿源科技则是退休的科技工作者。另一方面,进行林业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减少商业木材的砍伐粗加工,将全县的木材砍伐量从2010年前的10万立方以上,控制在4万立方以内,全面取缔松脂生产,强力裁减土纸、一次性筷子等低档产业等等,将森林旅游、竹木加工、油茶种植、中药材、林下经济做为林业产业发展新业态,引领传统低档产业向中高档转移,实现中高档价值链。

二、调优政策与调优结构相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以政策做支撑,林业产业的每一步发展和每一次成功,都是调优政策与调优结构的大合唱,是二者的融合体和粘合物。我县为了顺应县域经济新时代发展趋势,扶持林业产业大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关于支持工商企业转型投资林业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优化林业产业招商引资环境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提出了许多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对林业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引导和扶持,尤其对油茶产业发展、森林旅游、工商业者转型和林下经济发展等,拉力巨大,成效明显。有了政策这把经济转型升级的尚方宝剑,各地发展林业产业的积极性和战斗力便迸发出来。比如发展森林旅游,县委县政府做出了从“旅游活县”到“旅游立县”的战略调整,县政府先后出台了20多个文件,内容涵盖旅游的各个层面,从而策动森林旅游的大飞跃,森林旅游综合收入从2010年的不到15亿,提高到2017年86亿(全县旅游综合收入113亿元),实现了从旅游弱县到旅游强县的快速转变,新化也成为魅力十足的新的美丽的森林旅游目的地。再比如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对林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也是史上最大的,每年捆绑项目资金1000万。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中,将林业产业列入扶持和重点项目榜单,以捆绑资金促林业产业,以林业产业促精准扶贫,极大地促推了新化林业产业的发展。

三、重点示范与品牌园区相融合。创新转型、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是产业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整合,需要重点培植,需要示范带动,需要园区辐射,需要品牌效应,只有将重点示范与品牌园区相融合,林业产业才能得以有机的、可持续的发展。我县将森林旅游、竹木加工、油茶种植、中药材、林下经济确定为“五大主打产业”,重点打造培植,倾力培植出了“新化旅游”、“梅山家居”、“梅山药材”、“新化山货”等特色品牌,产生了很好的享誉度和市场竞争力。至2017年,森林旅游奇葩绽放,以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湾国家湿地公园、紫鹊界风景区、天门原生态旅游为首,精心打造了10大森林旅游基地,创建AAAA级景区2家、AAA级景区5家,3条旅游精品线路,10万人从业,年接待游客85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86亿,2016年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国第一批全域旅游实施县。竹木加工快速发展,形成家具、板业、门业、家居协调发展,加工公司企业达到220家,成立了家具协会,从业5万人,5000万规模企业6家,年总产值实现11亿。林下经济128.5万亩,专业合作112家,从业19万人,年产值31.6亿元,一举获评“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湖南省首批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三大荣誉。中药材种植发展到30万亩,其中木本中药材种植15万亩,从业1.1万人,年产值1.8亿。油茶低产改造5万亩,新造油茶林10万亩,今年以后可实现大面积出产。2017年,在全县112亿林业产值中,五大产业总值达到91.8亿元,占比82%。为了培植“五大主打产业”,揉捏成了重点示范与品牌园区大融合。与此同时,努力加强品牌、园区、基地、示范区建设,进行典型引路。几年来,先后培植了冠艺、依梦、星光、兴隆、星驰、湘惠、奉家山、颐朴源、梅山玉龙、梅山汉等185个品牌,有12个省级以上驰名或著名品牌,“新化黄精”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通过评审。同时,建立了大熊山、奉家、天门等森林旅游,唐奇、绿缘中药材,冠艺、恒安家居等13个产业园,唐奇中药材、大熊山森林旅游被评为省级特色示范产业园。建立各种林业产业示范区的基地58个。起到了“建一个基地,带动一批林农”;“树一个灯塔,点亮万家灯火”的辐射带动效果。

四、转变作风与服务产业相融合。林业产业的发展依仗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视支持,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真抓实干。在林业产业建设与发展中,林农是生产力,干部更同样生产力。加强对林业产业的引导,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大协作大融合,需要林业战线及涉农部门艰苦的付出与优质的服务。近几年来,我们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的党组织建设中,把“两学一做”、“精整扶贫”、机关作风建设与发展林业产业很好地融合起来,形成全县党员干部齐心抓林业的共识与合力。每年,我们结合传达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县委都要组织千名干部下基层,开展全年性的服务“三农”工作,其中的一半,投入到林业产业的挂钩联系与深层次服务。县林业部门,切实加强对林业产业的规划、调度、科技和项目上的热忱服务,近年来完成林下黄精、林下灵芝、林下蘑菇、林下天麻、楠竹高产等科研项目,广泛利用测土配方科技,指导林业产业的种植与开发。建立林业、农业、科技、教育、畜牧水产、经信等部门的科技服务联合机制,为林业产业提供广泛的技术、信息、交流、销售、协调等方面的优质服务,为全县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与强大动力。通过各级党员干部与广大林农的不懈努力,2017年,全县投入林业产业建设的人数达到46万多人,实现林业总产值112亿元,GDP占比提高到18.9%,林业产业真正成为全县的第一大产业,首度实现百亿林业产业大县。先后有5家林业企业被评为省级林业产业龙头企业,荣获3个省级林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特别是在森林旅游、中药材产业和林下经济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分别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全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湖南省首批省级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而今。林业产业在县域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加重,只要按照这条好的路径不懈奋进,在不久的将来,完全可以将林业产业打造成全县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林业强县的林业梦有望真正实现。

苏传佑:着力“四大融合” 抢占转型高地 实现林业产业发展向林业强县迈进

667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