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平:坚持绿色发展 厚植生态优势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8-03-23 11:10 信息来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章节来陈述,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为当前林业工作指明了方向。美丽中国,绿色是底色, 必须坚定绿色发展理念,以“两山”理论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永州林业坚持“护绿、增绿、用绿”三措并举,厚植生态优势,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林业新格局。

  一、严格护绿,为生态健康提供优质保障。

  护绿,就是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全面筑牢生态屏障,守住生态红线,保护美丽环境。

  严格生态红线管控制度。认真做好森林、林地、湿地、物种等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作,使生态保护红线区域连通顺畅,布局系统完整。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林地使用项目审核审批,制止毁林开垦,杜绝林地无序流失。对建设工程永久性征占用林地、临时占用林地、国土整理、风电项目、临时用地超期、超审批面积和不按图施工等行为开展专项清理整顿和打击行动,对非法乱征滥占用地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坚持以“林地一张图”经营管理林地。制订完善天然林资源保护制度,实施好林木采伐指标进村入户“阳光工程”,对生态区位重要或生态脆弱地区,严格实行禁伐、限伐和减伐措施,逐步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在保护好现有国、省级公益林的基础上,市县级生态公益林要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积极探索国家出资赎买集体所有生态公益林的渠道和方式。

  严格自然保护地保护。一是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快8个国家湿地试点公园建设进度,确保江华涔天河、双牌日月湖两个国家湿地试点公园2018年通过验收,确保冷水滩湘江、回龙圩高尚湖、新田县新田河三个拟建省级湿地公园获批试点,新申报双牌七里江、蓝山毛俊水库两个省级湿地公园试点。结合湘江保护与治理“一号工程”,在冷水滩、零陵、祁阳、双牌等县区各建立一个面积300亩以上的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提高湿地生态功能。二是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推进都庞岭、阳明山、舜皇山、九嶷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能力项目建设和工程建设,坚决整治各种违法开发建设活动,严控自然保护区范围和功能区调整,提高自然保护区保护能力。三是加强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管理。对在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内进行的建设,从严审查。在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严格生物多样性保护。切实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和天然林、生态公益林、古树名木保护,稳步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积极开展“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生态保护节庆活动。二是狠抓森林灾害防控能力建设。严格森林防火值班备勤、应急处置、责任追究、制度建设和能力提升等工作。健全和完善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制度,认真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推广“不打药能治虫”的生物防治模式,把成灾面积控制在最低范围。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灾害。三是加大打击力度。禁止非法猎捕和非法采集、采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以办案为抓手,适时开展严打专项行动,加大对非法猎捕候鸟为重点的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的打击。

  二、大力增绿,为城乡安居提供优质环境。

  增绿,就是要加大造林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加快国土绿化,努力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确保森林覆盖率稳中有升。

  森林资源提质扩面。创新国土绿化方式方法,实行高利润市场化定向造林、高功能多样化生态造林和造林困难地段的生态修复。通过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实施大户战略,推进国土绿化,提升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探索先造后补、以奖代补、赎买租赁、贴息保险、以地换绿等多种国土绿化方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积极实施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加快造林困难地和石灰岩地区石漠化绿化步伐,多层级构建起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高林业生态系统质量及稳定性。突出抓好乡村“五边” (城边、路边、水边、村边、宅边)造林和重点工程造林,结合秀美村庄建设、“千万”珍稀树种进农家活动,2018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27万亩,在每个县区打造一个“五边”造林示范点,再逐步扩大范围,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认真组织编制中长期森林经营规划,建设一批森林经营示范基地,推进森林抚育间伐和森林认证工作,让永州森林由穿“衬衣”向穿“棉衣”跨越。2018年全市计划封山育林28万亩,退化林修复35万亩,森林抚育91万亩。

  林木种苗优化供给。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和林地测土配方,不断提高良种使用率,加强对林木种苗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质量监管和抽查力度,严格落实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行政审批、标签、档案等制度,确保圃地苗批合格率达标。重点抓好江华林场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金洞林场南方红豆杉、闽楠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双牌县五星岭林场南方红豆杉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建设和市林科所油茶采穗圃建设等工作。同时,大力促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2018年全市新建花卉苗木基地1万亩。

  城区绿化全面提质。认真做好双牌、宁远两个省级森林城市总体规划,确保2020年迎接验收通过。结合“六个绿色”创建工作,引导各单位和城市居民创建绿色社区、绿色机关、绿色学校、绿色企业、绿色医院和绿色家庭,推动中心城区绿化向生态化、森林化、色彩化、景观化发展。

  三、科学用绿,为人民需要提供优质产品。

  用绿,就是坚持绿色发展,做大做强绿色经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让绿色富民、绿色乐民。

  打造永州油茶品牌。围绕全市“潇湘八品”计划,通过抓基地、建园区、创品牌、搭平台,推进油茶产业转型升级。全年计划新造低改20万亩油茶基地(新造4万亩),争创“永州茶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力争到2020年达到年产纯茶油10万吨、调和油15万吨的规模,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

  抓好大森林生态旅游建设。编制好《永州市森林旅游“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提升森林旅游发展品质和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打响“锦绣潇湘、美在永州”旅游形象品牌。一是打好森林旅游增量牌。拟将冷水滩四明山省级森林公园申报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拟将回龙圩回峰林场申报为省级森林公园,加快市植物园、金洞、阳明山、九嶷山等单位的森林康养项目建设,新创建一个以上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二是打好森林旅游提质牌。结合国家鼓励创建森林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将森林康养、秀美林场、森林特色小镇打捆建设,争取每个县区要有一个林场符合省级秀美林场的标准,辐射和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三是打好森林旅游文化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创新阳明山“和”文化旅游节、零陵异蛇文化、金洞楠木文化等已有重大生态文化节庆活动。继续挖掘山水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花文化、竹文化等林业文化产品,大力打造寻根祭祖、生态健身、访古探幽、民俗风情等四条森林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建设森林旅游小镇、森林体验基地、森林人家等标志性森林生态文化设施,构建森林生态旅游新平台。四是打好森林旅游宣传牌。围绕九嶷山、阳明山、舜皇山等林业核心景区,重点开拓大湘南、粤港澳、湘粤桂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等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提升永州森林旅游市场份额。五是打好森林旅游服务牌。加快培育森林旅游与餐饮商贸、温泉养生、运动健身、森林康养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全年实现森林旅游总收入增长10%以上。

  打好园区升级战役。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链为抓手,以优化环境为基础,以项目落地为关键,以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做优林业实体经济,打造“创新、开放、品质、活力”园区,全力推进产城融合。2018年重点整合相关企业,打造冷水滩、新田2个国家级现代林业产业园,带动周边百姓致富。积极主动为市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服务,坚持为民生工程、公益工程和基础建设开绿灯。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按照“一村一品牌、一乡一特色、一区一优势”的方向,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全年计划林下经济经营面积累计达到360万亩,年产值65亿元,从业人数达到18万人。一是突出示范带动。抓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林下经济中药材种植补贴试点和科研示范工作,积极推动国有林场林下经济发展,建立各种模式类型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争取相关政策资金支持。全年计划新培育国家级林下经济基地1家以上,省级林下经济基地2家以上。二是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鼓励有条件的林农流转承包林地的经营权,积极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林业龙头企业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全年争创国家级林业专业合作社1家以上,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2家以上,每个县区新培育林下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实体1-2家。三是加快职业林农队伍建设。形成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生产,吸引林农以地入社、带地入股,全面增加农民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收入,让林农分享产业融合发展收益。四是探索林产品营销新路子。推进林业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壮大林区经纪人队伍,加快建设和完善林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大力推广网上交易、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五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林地“三权分置”改革,鼓励发展各类专业大户、家庭林场、股份制林场,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完善各类森林资源保险制度,吸引更多林农参加林权抵押贷款和森林保险。加强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搭建平台,完善林权登记和规范化管理,引导林业生产要素合理有序流动。

  提高科技支撑能力。一是实施科技引领新战略。紧扣支撑生态建设、引领产业升级、服务绿色发展三大主题,力争在继续做好我市现有油茶、毛竹、棱角山矾、富硒笋等中央财政和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工作的基础上,落实2个以上中央或省市级科技项目立项。二是加快林业科技“产学研”转化率。围绕我市三个百亿产业、生态旅游、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提升以及石漠化治理、林下经济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提高自主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能力。三是提高科技服务的“精准度”。利用优质基地和林业大户做好科技示范,以点带面提高林农科学意识和素质。督促完善各级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和科技特派员行动,实现科技人员网格化服务。

  新时代开辟新气象,新征程谱写新辉煌。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永州林业将励精图治、担当作为,努力为永州经济发展增添绿色新元素、贡献绿色新动力!

宋振平:坚持绿色发展 厚植生态优势

667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