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均明:探索零陵林业生态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8-01-02 11:37 信息来源:

  “十二五”期间,零陵区委、区政府提出了“生态立区、开放活区、工业强区、旅游旺区”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零陵发展战略,为新时期零陵林业指明了方向和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从区情出发,把握关键,选准突破口,才能实现零陵林业的率先突破发展。

  一、零陵林业现状

  近年来,全区上下精心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特色林业,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全力推进林业发展和保护工作,使我区林业建设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林业地位得到提升,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特色林业蓬勃发展,全区林业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重点工程造林质量规模不断提升。重点工程的实施带动了林业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森林资源总量的快速增长,改善了生态状况,增加了农民收入,使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增强。近五年来,全区累计完成林业重点工程造林11万亩,其中三边造林1.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人工造林1.21万亩、油茶新造1.7万亩、中央财政补助造林1.95万亩、退耕还林荒山造林0.5万亩,长江防护林造林0.4万亩,面上造林4.04万亩。

  (二)通道绿化工程造林成效显著。按照区委、区政府“讲实效、出精品、创佳绩”的要求,积极践行“三创”精神,经过实践探索,确定在境内高速公路、国道、区乡道狠抓绿化精品工程示范点的工作思路,采取规范整地、客土回填、大苗移栽、抽水灌溉、覆膜保墒的超常措施,区级领导累计抓精品工程示范点25处,造林4000余亩,点上造林成活率达95%以上,荒山荒坡绿化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三)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得到加强。通过国家级、省级、市、区级公益林项目的实施,区、乡两级健全了森林管护机构,村级聘请了164名专兼职护林员,组建了17支半专业化森林消防队伍,森林公安、执法管理队伍得到加强,全民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显著增强,破坏森林资源案件逐年减少,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四)特色林业快速发展。通过近年来的努力,全区油茶、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林果面积累计达30万亩,2016年油茶、花卉、苗木 、异蛇酒等地方名优特色林果林产经济、生态效益日渐显现,天惠油茶、四季青苗木等基地规模逐步扩大,异蛇产业稳步发展,全区林业产值达到24.7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

  组建由书记区长挂帅的造林绿化工作领导班子,联系乡镇办事处的区级领导分别负责乡镇辖区造林绿化工作。乡镇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为造林绿化工作第一责任人,并组建专门班子具体抓落实,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到村到路段。制定实施方案,抓好造林绿化任务落实。

  (二)加强技术指导

  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办事处现场指导秋冬整地造林工作,林业局班子成员和技术人员包乡镇。技术人员加强对树种选择、整地、栽植、种苗、管护等方面的技术指导。派出技术小分队对各乡镇冬造整地情况进行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严把种苗和造林质量关。

  (三)保障资金投入

  按照“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会参与,多方筹资”的办法,积极争取各方支持。造林绿化资金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投入,区、乡镇财政分摊负责等多种途径解决,同时积极向上争取生态建设项目资金。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工程造林长防林和现代农业油茶项目以公司、大户实施为主体,财政给予补助,油茶新造补助600元/亩,分三年奖补到位,油茶低改补助180元/亩,长防林工程按国家政策补助到位。面上造林积极鼓励社会个人参与造林绿化,以大户实施为主,林业部门无偿给予技术指导,免费提供种苗,纳入国家造林补贴项目按政策补助到位。

  (五)加强造后管护

  一是严把管护质量。“三分造、七分管”。认真把好造林管护质量关,千方百计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每年5月和9月进行两次抚育,锄草、除杂、培蔸,严格实施造林管护技术措施,确保造林保存率在90%以上。二是实行管护“五包一定”。实行两个“五包一定”管护,即在种植管理上“包种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包防火,一定五年”,在种植区域上“包乡镇、包路段、包山头、包地块、包庭院,一定五年”,确保种植质量和效果。三是明晰管护权责。种植专业户负责苗木成活率和苗木抚育管理;造林地所在乡镇办事处负责预防森林火灾,防止人畜破坏;林业部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林业重点工程造林管护;各造林主体要落实管护经费,签订管护合同,切实落实管护责任。

  (六)加强森林资源管护

  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划定重点监管区域,加大林区巡查和火源监管力度,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合作,村组一线管理的防火体系格局,每年投入防火经费100万元,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购置防火设备。二是开展生态保护宣传。开展“爱鸟周”和“湿地保护日”活动,建设萍岛和观音山生态科普基地。三是加大打击处理力度。开展专项行动,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有力地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一是森林资源总量较少,分布不均,质量不高,结构欠合理,森林的生态功能脆弱,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二是林业发展与社会需求矛盾大,尤其是与各级党委、政府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特色林业产业发展水平低,规模小,速度慢,名优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产业化程度不高,特色林业品牌尚未形成,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随着林业工作领域的不断扩大和资源总量的增加,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林业执法和行政许可还存在一些“死角”,依法行政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林业科技新技术推广工作不够深入,林业生产经营的科技含量不高,粗放生产经营一直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在零陵林业突破发展中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一)深入抓好造林绿化工作。围绕潇水、湘江两岸沿线“绿色长廊”、“旅游精品路线”建设目标,在组织抓好社会造林的基础上,借助项目支撑,重点抓好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河流沿线荒山人工造林、天保人工造林建设,思维侧重沿线,政策倾斜沿线,工作重点部署到沿线,以领导造林示范点带动面上绿化。 

  (二)认真落实森林保护建设。一是保护好天然林资源。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工程和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项目,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顽强的护林队伍,使其成为全区护林的中坚力量。加强森林防火和林政执法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全区的森林资源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二是抓好森林公园建设。开展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详规编制工作,尽快成立何仙姑省级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启动森林公园建设工作。三是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做到管理规范,保护措施到位,对古树名木建立电子卡片档案管理,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对濒死、生长环境差的古树名木采取围栏、扩大绿地面积、补洞、支撑及病虫害防治等针对性保护措施。

  (三)抓好林业特色产业建设。把特色产业建设与“一村一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兴建基地和林果示范园全面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园区化和标准化。建立以政府公共财政投入为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拓宽产业发展投资渠道,建立完善扶持政策,建立林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突出抓好油茶产业、花卉苗木产业、竹木加工业、异蛇产业、林下产业、森林旅游等产业项目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大对现有林下养殖、油茶产业、异蛇产业项目的扶持力度,使其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为加快全区林业产业化进程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五、工作思路

  (一)科学谋划,实现零陵林业跨步迈进

  1、大力开展林业新态试点。区划生态功能区,确定生态优先方向,积极推进天保工程和碳汇林业,加快森林旅游业和森林康养业的发展。“十三五期间”林业新业态产值收入比占林业总产值的20%以上。

  2、守住生态红线,保护生态红线。建立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适度提高有偿使用生态标准。积极争取进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大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以上,城区绿化率达35%,全区河流主要断面水质达二类标准,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5%,主要生态指标稳居全省前列。

  3、加强石漠化治理。治理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新造2万亩,补植1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做好国家石漠公园申报的前期准备工作。

  4、开展“裸露山地”复绿。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铁路可视范围内“裸露山地”完成复绿5000亩,石漠化地区完成造林10000亩,矿区“裸露山地”复绿5000亩,三年完成20000亩“裸露山地”复绿任务。

  5、提升森林质量。积极争取中幼林项目,扩大森林抚育面积,从现在的每年的2.5万亩提高到5万亩,提升林分质量。加快低产林改造,每年安排低产林改造10万亩,其中毛竹3万亩、油茶2万亩、其他用材林5万亩。要营造混交林,新造林针阔混交林比例达30%以上,国有林场混交林要达到50%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阔叶林比重要达到70%以上。

  6、提质提标城乡绿化。巩固创森成果,深入推动创园工作,建设秀美村庄。确定207国道旁富家桥镇、322国道旁黄田铺镇、永连公路旁邮亭圩镇为生态文明建设镇,石山脚乡竹元背村、黄田铺镇鹧鸪岭村、富家桥镇干岩头村、梳子铺乡里洞村、南津渡办事处香零山村等27个村为美丽乡村和秀美村庄示范村,大力开展道路绿化和沿线村庄绿化工作。

  7、推进矿区植被恢复。制定《零陵区公路、铁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矿区植被恢复实施方案》,强化领导责任,明确治理目标,倒排治理工期,认真组织实施。发改委负责立项招标,财政负责整合资金,林业负责制定方案检查验收,水利、国土、环保负责水土流失矿山治理,锰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计划完成投资27166.38万元,矿山复绿35035.8亩,复垦被损毁的农田4245亩,新增耕地591.05亩,治理废渣及尾渣337.55万吨,填平露天采矿628个。争取三年见效,五年完成治理恢复任务。

  8、加快林业产业升级。一是将油茶产业园布局与通道绿化规划同步推进,在衡枣高速、322国道珠山、黄田铺、石山脚段投入500万元建设3000亩油茶产业基地;鼓励社会资本转型造林,在二广高速邮亭圩段建设700亩国槐中药材基地。二是在石山脚乡大夫庙村建设2000亩油茶全市首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湖南天惠、永大九嶷被批准为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三是依托“香零山——异蛇科技园——富家桥魅力小镇——贤水河风光带——周家大院——仙姑故里”“永州之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富家桥国有大庙头林场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每个乡镇办事处要建设一个乡村生态旅游基地。“十三五”期间森林生态产业要占林业总产值30%以上。

  (二)全面启航,争取2018年林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1、抓好造林绿化工作。2018年规划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万亩(重点工程造林0.5万亩<长防林0.1万亩,油茶新造0.4万亩>,面上造林1.5万亩);通道绿化里程133.8公里;森林经营11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森林抚育5.0万亩,毛竹低改2.0万亩,油茶低改2.0万亩);打造一条乡村精品绿化线路;完成62个村秀美村庄建设;全民义务植树100万株。

  2、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绿化美化提质建设。①抓好全区62个秀美村庄绿化美化建设。计划完成种植樟、桂等绿化苗木5万株。②对部分示范村“四边”(路边、村边、宅边、水边)绿化率达不到标准的进行绿化提质建设,确保绿化率达标。③对2017年完成的6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5个区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绿化美化建设不达标的村进行提质。

  3、抓好森林防火工作。①狠抓森林防火各项措施落实,增强群防群治意识。②落实森林防火目标,森林火灾发生率控制在20次∕10万亩之内,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之内,确保不发生较大森林火灾。

  4、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抓好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工作落实,与乡镇签订好责任状,督促乡镇与村、组签订好责任状。积极开展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古树名木资源的建档立卡,完善数据库建设,实行挂牌保护,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率100%。对偏远地区遗漏的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普查和补登。

  5、加大涉林案件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森林火灾案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对案件查处力度。加强野保执法力度,特别是对酒店的管理和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的疫源疫病管理。

  6、坚守生态红线,为地方经济护航。严格实行林地定额管理,保证全区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指标。

李均明:探索零陵林业生态发展

667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