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皓:如何实现“生态+”发展战略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7-12-06 14:54 信息来源:

  建区20年来,我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发展。中国林科院湖南君山碳水通量生态定位站(包括杨树人工林和长江滩地芦苇两处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站)、中国林科院兴林抑螺工程技术中心湖南分中心、湖南省林业血防工程建设效益观测站、湖南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等多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站点和湘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专业大队先后落户君山,天井山省级森林公园、天井山河麂自然保护小区等生态文明园区先后建成。2006年以来,我区先后被定为“全国兴林抑螺示范县(区)”、被授予“中国野生荷花之乡”称号;被“保护母亲河——2011年长江流域青少年植树行动”湖南省代表地区,为中美碳联盟第九届年会提供考察现场;三年“绿化创模”率先通过国检,为岳阳市赢得了荣誉。

  但上述成就主要体现在“硬件”建设方面,而林业生态发展“软”环境正面临着越来越突出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知”之不深。对“生态”和生态问题的认识还很肤浅,对“生态”的重视还停留在植树造林层面。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所呈现的问题也体现在多方面。除开山采石问题外,华洪运河沿线湖泊珍珠养殖造成的水质污染也引起了沿湖村民们的抱怨。在平原湖区,农田防护林网基本破碎化,“三杉”让位于杨树,导致池鹭、夜鹭等栖高木候鸟栖息地锐减,林带生态景观退化;湿地过度利用(如洞庭湖“迷魂阵”、铁丝网等)导致湿地物种分布区收缩,本地原生树种——川三蕊柳濒于绝迹。上述都是大面上的生态问题。二是“行”之不足。各乡镇作为行政管理主体,对林业生态事业建设的重视还有待加强。过去多年来,因囿于经费紧张的现实情况,在植树绿化、特别是村庄环境整治上过去主要指望某些主管部门出资,甚至来给它当“管家婆”。正因为如此,虽然我区近年来冠名“生态”、“绿色”示范窗口越创越多,但与此同时整体生境质量并未能得到相应提升,生态安全不可持续基础也未得到相应巩固。

  我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我认为宜从以下两方面把好脉搏:

  一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一方面,要有明确的战略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来后,生态建设也成了最重要的政绩评价内容之一。根据区第五次党代会提出的“1+5”发展战略和“打造洞庭生态明珠,建设现代滨江新区”奋斗目标,按照国家林业“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长江(经济带)生态涵养带的主攻方向(环洞庭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全省林业建设四大主题(“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绿色通道、秀美林场”),围绕“生态+休闲旅游”、“生态+城乡一体”、“生态+健康君山”做好稳定生态资源、提升生态质量、推进生态建设、构建生态文化等“生态”文章。华容县委、县政府近些年开展的第一轮、第二轮“全面绿化三年行动”的战略举措,很值得我们借鉴。另一方面,要有明确的政策引导方向。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支持工商企业转型投资林业建设的意见》,鼓励工商企业转型投资“裸露山地”造林绿化,通过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解决好我区林业事业发展的资金问题,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同时,要引导不同属性资本分别向公益林、商品林流动,从政策层面明确今后林业生态项目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区全面绿化的原则框架,即垸区绿化以政府投资为主体,逐渐将通道、水岸周边绿化去杨树化(亦即去大户造林模式)、同时向永久性公益林地过渡;以杨树为主的成片速生林主要布局在江湖外滩,投资以民间资本为主。遵循上述原则的林业生产活动,区政府按项目政策要求以补助形式予以扶持。再者,要有明确的具体措施保证。“十年树木”实不易。前些年浙江甬温高速让道于千年古樟,华容县花费巨资将数条“三杉”林带从大户手中收购予以永久保护,如今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而反面教训也非常之多,其取其舍,都是基于地方文化和政绩取向使然。另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既要讲两点论,更要讲重点论”的讲话精神,“集中资金办大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不能“撒胡椒面”, 生态建设方面必须统筹资金、打造典型、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要加强政府主导功能。“重造轻管”一直是我区植树造林软肋,致使人工造林质量难以提升,真实反映了各地对植树绿化形式上的重视、内容上的漠视。生态建设与保护主体是各级政府,没有政府的主导,社会各界的热情也无从提起来。今后特别要切实摆正乡镇政府“行政主导”和主管部门“业务指导”的关系,厘清政府和政府部门的职责职能与工作关系,强化各方责任担当和主动作为意识,不等不靠,避免乱兵上阵、骑马打屁两不分。

  “君山文化”是岳阳市四大重要特征文化之一,其核心理念就是“生态”。只有全面理解“生态”,踏踏实实做好“生态”文章,才能为麋鹿、越冬候鸟等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栖息环境,才能为24万君山人民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才能真正建成小康社会和“水墨丹青君山”诗意家园;才能通过改善生态质量的诸多举措有效化解已经面临着的、或即将面临着的生态安全问题,才能真正对得住“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地区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区)”这一光荣称号。

徐皓:如何实现“生态+”发展战略下的林业可持续发展

6677156